男孩们因为“情绪缺陷”而陷入了很多麻烦_亲子成长论文

男孩们因为“情绪缺陷”而陷入了很多麻烦_亲子成长论文

男孩麻烦多,源自“情感缺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麻烦论文,男孩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养男孩,两种不同的方式

丁爸方式:男子汉不哭

丁丁正玩得高兴,被小伙伴不小心绊了一下,重重地摔在地上,额头上立刻起了一个大大的包。丁丁趴在地上大哭起来。一边的丁丁爸十分心疼,但是他依然不动声色地对丁丁说:“丁丁,爬起来!你是男子汉!男子汉不哭!”听到爸爸严厉的声音,丁丁果然不哭了,自己爬了起来。爸爸正暗自高兴呢,谁知丁丁突然转身,狠狠地打了小伙伴一拳。

强爸方式:“摔痛了吧!”

类似的情形中,强强爸爸是怎么做的呢?他拉起强强,紧紧搂住他的小肩膀说:“摔痛了吧!”强强哭了几声,似乎从爸爸的搂抱中重新获得了能量,很快就挣脱爸爸,和伙伴们重新玩了起来。

两个孩子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长大,自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丁丁看起来似乎更强悍,更富有男子汉气概,但他厌学,写作业总要父母陪着,学习成绩也不好,而且看起来总是焦躁不安,动不动就跟人打架斗殴。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常常腹痛,却什么毛病都查不出。跟丁丁不同,强强比较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面对挫折与困难有着一股令人叹服的韧性,自我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也非同一般。

你爱给孩子贴“小男子汉标签”吗?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对男性的要求就是坚强、独立、富有竞争意识,少有儿女情长。养育男孩的家长都生怕男孩子将来缺乏这种社会和文化认可的男子汉气质,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急于向小男孩灌输坚强的意识,对男孩子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女孩摔倒了,哭了,我们会把她抱在怀里,很爱怜地抚慰她;而男孩子摔倒了,哭了,我们就会对他说:“你是小小男子汉,哭什么?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男孩碰破了一点皮,我们会说:“这点伤算什么呀?一点都不痛!”如果男孩害怕了,我们会说:“男子汉天不怕地不怕,没什么好怕的。”

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如此这般地要求他们,这种一贯的要求就会让他觉得他的痛苦不再是痛苦,他的悲伤不再是悲伤,他的焦虑也不再是焦虑……他很多的情感都因被贴上“小男子汉标签”而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逐渐被扭曲、变异了。渐渐地,他就会怀疑自己感受这些情感的能力,导致情感与行为之间的通路被阻而变得情感缺失。所以,男孩子长大一些,不管他遇上什么样的事情,即便内心焦虑无比,他也总喜欢满不在乎地说:“这没什么!”“我很好!”他总是试图以此来掩盖或者否决他的真实情感,而父母也因此没法把准他真正的脉搏,进而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身心问题:旁门左道的情感释放

表达(包括语言表达与行为表达)是抒发情感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会更倾向于通过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动不动就喜欢打人、推人、抓人的原因之一。孩子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学会用语言表达情感。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贴“小男子汉标签”,孩子就无法通过父母习得更多正确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他已经拥有的表达方式又受到约束,那么他就会放弃通过哭泣、语言表述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情感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表达出来,但这些情感积蓄的能量并不会因为被约束而消失,相反还会不断地积攒,最后从“旁门左道”,也就是“情感支路”释放出来,通常包括攻击行为、意志消沉、发脾气、毁坏东西、自伤等;也可能从生理通道释放,表现为一些健康问题,如头痛、腹痛、胸闷、惊厥等。

情感的缺失,就好比男孩行为和身心健康问题的催化剂,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令人头痛,麻烦多多。

帮助男孩的情感健康发育

要防治男孩情感缺失,帮助他情感健康发育,父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映射男孩的情感

比如:当孩子高兴的时候,父母也冲他乐,并且用语言描述一下他的情绪:“你看起来很高兴。”当他不开心的时候,父母可以模仿他不开心的表情,并且描述他的情绪:“小哥哥不跟你玩,你看起来不太开心。”

随着男孩对情感的体验更加深入,父母对于情感的描述可以更复杂一些,还可以加入一些前因后果,引导孩子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比如,男孩因为生气冲着某个小朋友扔石子,父母可以引导他:“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他破坏了你的沙堡。不过对着他扔石头可是太危险了。你可以告诉他,他破坏了你精心制作的沙堡,你很生气。”

提供情感表达的榜样

3~7岁阶段,男孩的情感表达更多地依赖模仿。因此,家里的成人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时机,适时地表露自己的情感。比如,妈妈某一天回来很晚,正好又赶上下雨,爸爸很担心妈妈被淋湿,那么爸爸就没有必要隐藏这种担心,可以坦然地表达出来:“下雨了,你妈妈今天没有带雨伞,我很担心她被雨淋湿。我得给她打个电话,看看她出来了没有。”然后爸爸可以给妈妈打个电话,去接妈妈或者确认妈妈没有遇到麻烦等等。

体察和认同男孩的情感需求

有时,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并非像他表现出来的样子,而是有着别的含义。因此,父母要透过那些表象,试着去探测他内在的情感需求。

比如:妈妈临时加班,未能按时回家,孩子担心妈妈不再回来,变得十分焦虑。到了睡觉时间,他不肯睡觉,哭闹不休。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而是一味地强调他应该早点睡觉,或者只是告诉他妈妈很快就会回来,那么孩子的哭闹就不会休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妈妈还没回来,你很担心,所以你没法按时睡觉。”在认同孩子的这种情感之后,再给他提供应对的策略:“我们给妈妈打个电话,看看她什么时候能回来。”让孩子听听妈妈的声音,通过事实告诉他,妈妈并没有出什么事儿,她加完班就会回来,孩子就会比较容易被安抚了。

孩子跟成人一样,很多时候他只是需要你理解他。一旦他意识到你已经理解他了,他的情绪也就释放出来,小脸自然也就由阴转晴了。

向男孩演示正面情感

当孩子有一些负面情感时,父母可以通过演示正面的情感来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感带来的麻烦。

比如,5岁的阳阳看了一部电影后,整天模仿里面的打斗与喊叫,把一家人吵得不得安宁。实际上,他是被里面的情节吓着了,所以试图通过这种打斗与吼叫来化解自己的恐惧心理。如果父母一味地制止他的这种行为,他的负面情感就会越来越强烈。父母不妨鼓励他画一个超人的标志,把这个标志贴在自己的衣服上,或者动手制作一个很“厉害”的“超级武器”,阳阳的恐惧心理就会被另一种很“英雄气概”的情感所取代,他的麻烦行为自然也就消失了。

标签:;  ;  ;  

男孩们因为“情绪缺陷”而陷入了很多麻烦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