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践活动对教学的意义论文_杨振磊

浅议实践活动对教学的意义论文_杨振磊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 251700

摘 要: 思想政治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自我肯定;有助于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新课程理念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实践教学 学习兴趣

一、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可以适时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和活动形式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走访先进集体和成功人士、搜集整理有关道德观、法制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格言、警句故事等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学生们在活动中直接与现实生活亲密接触,进一步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进而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活动还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主动性,引发了学生内在的主体需求,解决了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弄清了模糊认识;培养了学生将教材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对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生活中的再现进行分析、研究,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实践活动有助于进行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自我肯定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活动,有着很强的新颖性、趣味性,其活动的趣味性往往能冲淡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意识”,给不同差异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优秀生不自觉地放弃了成绩上的优越感,后进生也忘记了自己的“后进”,在共同建构的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交往着、合作着、创造着。同时,更因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所提供的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采访先进人物、主题故事会、公益活动等多样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拥有了课堂之外特别广阔的活动天地,各种各样的兴趣特长都能发挥出来。学生一旦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其特长往往能找到用武之地,就像在学习中容易树立自豪感的伙伴一样,他们在活动中也因自己的特长而树立起自豪感,建立起自信心,实现自我肯定,形成健康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快乐。

三、实践活动可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向转化

促进理论知识外化为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具体活动中领会理论知识的内涵,关键要做到:“动脚”——走出去感受社会。积极指导学生深入基层、接触社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等主题有重点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前往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工矿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多角度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动笔”——写下来训练思维。积极鼓励学生用课堂教学中所掌握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将自身在开展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感悟形成文字材料,既作为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作为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效果、开展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动口”——说出来交流思想。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报告会、调研成果交流会、主题演讲比赛、热点问题访谈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交流活动,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分享成长体验。促进实践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与周密组织,使实践活动与课堂讲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活动方案设计、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研究,制定并实施方案到最后,到研究体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最能体现出学生参与过程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良好情趣态度,能比较完全地体现出学生的独立获知、探索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同时更能通过实践活动方式,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互动主体的作用,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之间民主平等的教学互动局面。当然,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离不开教师在方法上的指导,但作为教师在坚持“能者为师”的观念下,注意把握参与时机,适时对学生活动方式、过程进行指导。如,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公益活动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去组织、联系落实;要注意积极的鼓励、在必要指导的前提下,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信任和欣赏学生,但不要面面俱到,大包大揽;要大胆放手、敢于放手,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性、创新性,去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工作、独立地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应有发挥,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五、实践活动有利于新课程理念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思想政治课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与社会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环境的“零距离”接触。这样,真实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用于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利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教教材”、学生“啃书本”那种“死板”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涂艳 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3期。

[2]鲍苏云 如何让学生学会享受学习——幸福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实践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年,01期。

[3]李春燕 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1期。

论文作者:杨振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浅议实践活动对教学的意义论文_杨振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