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和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程树松

如何正确认识和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程树松

辽宁省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中心小学 122000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进而积极思考与提问,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积极鼓励,并认真地加以引导。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1.问题意识的含义。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具体地说,问题意识的过程由低到高可分成三部分:

(1)发现问题。

(2)解决问题。

(3)具有问题意识。

2.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可以说是思维的起点,提出问题是对情境探索并产生新的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即确定问题的目标状态。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条件,以往的问题解决教学很少会涉及到,或把它简单地认为就是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进入问题情境,以“实践、探索、体验、发展”为中心主动开展探索学习。

二、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敢”问。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一种“有目的但不知道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是学习者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而急需对疑难点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我们应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

(1)要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生思想很活跃,求知欲很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就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畏惧感,使学生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应放下尊严和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

(2)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问,并予以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质疑问难的时间可以在上课前、上课时,也可以在上课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提出问题,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说:“同学们的问题都说得很好,是认真预习的结果。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予以肯定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

2.激发兴趣,让学生“好”问。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地质疑问难,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思维的兴趣,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兴趣的桥梁。而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就是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思维的好办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地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使互问顺利进行下去;还要深入其间,巧妙引导,让学生能大胆地去假设、去质疑,给学生一个专心学习与热烈讨论的机会,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授方法,让学生“会”问。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还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个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察觉到:在教学中,仅仅只有教师的自觉思维行动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继续爱思考,并且会思考,还要会提问,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深化问题,让学生创新。

在会提问的基础上,要不断地去思考、解决问题。当学生想独立地去探索某个问题时,我认为教师要予以情绪鼓励:“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能行!”当学生在探索中成功时,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并加以表扬:“回答得太棒了,你真聪明!”“回答得真有水平,我很赞赏!”这样,学生就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就会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之中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就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目标,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心理学认为:疑虑易引起探究反思,思想也就应运而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不等于问题的结束,而是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并加以指点,使得问题更深一层次,创造出新的奇迹。

总而言之,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提高问题的质量,形成自己特有的见解,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论文作者:程树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如何正确认识和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程树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