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王岭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8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36例;研究组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选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失;骨皮瓣移植;负压封闭引流

胫骨慢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是骨髓炎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疾病患者发病后通常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缺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等,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治[1]。本研究中就评价分析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36例)与对照组(n=36例)。研究入选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研究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为19至59岁,平均年龄为(36.4±5.3)岁,病程时间在2个月至5年之间,平均(2.6±0.8)年;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为18至60岁,平均年龄为(36.7±5.5)岁,病程时间在3个月至4年之间,平均(2.4±0.9)年。全部入选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分析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临床确诊后均常规对其实施死骨的清除;研究组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其骨皮瓣移植治疗操作为:术前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皮瓣面积的植入腓骨的长度进行确定,术中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体位,并常规实施供区消毒处理,再将腓骨小头至外踝之间的连线作为切除皮瓣的轴线,常规切至筋膜,对骨皮瓣位置进行调节等;然后依据患者需求将腓骨两端截断,再对腓动、静脉两端长度进行游离,并将腓静脉近端结扎,常规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等;最后依据患者的骨缺失位置及程度等选取对应的固定方式。负压封闭引流操作方法:皮瓣移植完成后通过生理盐水对其创口进行彻底的冲洗,再依据患者创口情况对引流材料进行剪切,完成后于材料中心部位置入硅胶引流管,并常规实施缝合处理;然后通过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实施覆盖封闭处理,将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至硅胶管。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常规换药清创治疗,待出现新鲜肉芽后实施骨皮瓣移植手术治疗。两组入选患者在术后均对其实施6至18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的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其中肢体功能通过Enneking 评价系统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恢复越良好。

1.4数据处理

选取SPSSl8.O统计学软件开展数据处理,数据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 ±s)或(%)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比分析,对比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显示,研究组的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Enneking评分等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胫骨慢性骨髓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疾病患者发病通常是因创伤骨折及血源性感染等导致。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工作方式逐渐改变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其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2]。骨缺失是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在其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人工骨或者自体移植是其重要治疗方法,其能够对骨骼愈合生长因子的增长进行抑制,对骨吸收及形成之间的平衡进行调节,而促进骨骼的融合,对缺失部位进行修复,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传统植骨治疗中,对于骨缺失在6mm以上的患者,极易出现植骨不能存活的情况[3]。

本研究中给予患者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分析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两种方法联用治疗可获取满意的疗效。分析考虑为:选用带血管蒂腓骨进行骨皮瓣移植,其应用腓骨的血运及适应能力均比较良好,且其结构表现为三角形,并由将皮质骨为主的长段管状骨组成,在治疗中可发挥出良好的抗弯曲及支撑作用;而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通过负压吸引管将坏死组织及污染物等迅速排出,避免创面发生感染,且其能够增大毛细血管的口径,使其后负荷及通透性下降,促进血管活性P物质的生成,发挥出局部血管化的促进作用,而对植骨区域的血供情况进行改善,同时其还能够对骨细胞的生殖及软骨的骨化进行促进,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获取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选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治疗,可将患者的愈合率提高,且还能改善其预后恢复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益,谭金海.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长段骨缺失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3):222-225.

[2]陈肖健.负压引流术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2):231-233.

[3]李卫,杨大威,孙丕云等.应用皮瓣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33(6):502-503.

论文作者:王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王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