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决算的审计技巧_建筑论文

建设工程造价决算的审计技巧_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价款决算审计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款论文,决算论文,建筑工程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充分利用建筑综合指标,快速确定审计重点

单方造价法就一个地区而言民建项目的墙厚、层高、材料、消耗、劳动消耗、费用比重等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该地区的单方造价指标就可以作为审计对照指标,审计人员在拿到工程价款决处算书时不要立即开始计算工程量,可以把本项目单方造价计算出与当地单方造价指标进行对比,若差异较大就可以作为审计重点,例如:合肥地区砖混结构住宅单方造价一般在650元/平米左右,框架结构一般950元/平米左右。

工程量指标法用分部分项工程量除以总建筑面积,得出工程量指标系数,如某住宅楼工程的墙体砖砌体工程量为779立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00平米,由此可得墙体工程量指标为041立方米/平米,而该地区墙体指标系数为042立方米/平米,可以认为该项工程量计算一般没有多大问题。

材料消耗指标法在材料综合分析后将其中的主要材料单位消耗量,与本地区同类型工程材料单位消耗量指标相比较,出入较大可作为审计重点。例如某地区砖混结构六层住宅三材消耗量约为:钢材15-16KG/平米;水泥155-165KG/平米;木材0011-0014立方米/平米。

还可以利用工程费用指标法进行审计,就是分别算出工程项目土建、安装、装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占工程总价的百分比,与本地区同类指标进行比较,也可得出工程价款是否存在差异。

二、运用“统筹法计算”原理,快速审核工程量

在利用上述方法确定有关分部分项工程为审计重点后,再运用“统筹法计算”原理对此工程量计算复核就显得较为便捷,该方法主要是充分利用建筑物的“三线一面、楼层数”指标,即外墙中心线(L中)、内墙净长线(L内),外墙外边线(L外),底层建筑面积(S),楼层数(Z),例如:砖砌墙体工程量=(L中*砖墙高-门窗洞口面积)*墙后-嵌入墙体构件体积等。

三、熟悉各种预算定额,精通工程量计算规则

在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子目中,首先要熟悉每个定额项目注明包括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对一些综合定额项目,更应该注意定额的综合内容,例如1995年《合肥地区综合单位估价表》中基础槽、坑土方综合项目,按不同类型基础,不同埋置深度,综合了不同类别的挖土、放坡、基础工作面,回填土100米以内外运,回运土方,槽底钎探、槽底打夯。如果对这些综合的内容不熟悉,就会造成重复立项,重复套用定额子目的错误,促使工程造价提高。除此还应注意本地区定额之间的差异,例如:在计算外墙高度时,屋面是钢筋混凝土平屋面时,1995年合肥地区综合定额规定是算至钢筋混凝土层面板顶,而1998年安徽省编定额规定是算至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底,两者显然不同。对于工程量计算规则审计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策,往往在隐蔽交叉部位多算工程量。例如:在土建工程结构图中,梁与柱交接时,梁算至柱的侧面,主梁与次梁相接时,次梁算至主梁侧面。但多数施工企业的预算人员都是按照梁柱的结构尺寸统算,交接重复部分没有扣减,加大了工程量,提高了工程造价,如审计人员不熟悉计算规则,就难以去伪存真核实工程量。

四、熟悉材料预算价格掌握定额单价换算技巧

审计人员对定额预算单价不仅要能够熟练运用,而且还要掌握预算单价组成,首先是材料的预算格价,它包括材料的进价、税金、采保费、市内运费等,定额预算单位应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材料价格上下浮动较大,安装、装饰工程尤为突出,审计人员应深入市场调查,掌握价格消息动态,而且还要与当地建管部门保持联系,合理地确定材料价格。在对定额预算单价审核时,应当对施工单位人为地高套、错套、高套定额单位等,特别是定额单价换算应重点审核,因为有些内容允许换算,有些内容是不许换算的,要根据本地区定额规定,一般情况允许换算的是主材价格,不允许换算的是材料损耗、辅材费、机械费、人工费等。

标签:;  ;  ;  ;  ;  

建设工程造价决算的审计技巧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