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

张淳

北京航天爱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在当前的应用面临着较高的要求,确保各类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需要切实围绕着安全管理以及维修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尽可能降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出故障的几率。下面就重点围绕着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然后又具体探讨了优化管控对策,希望具备较强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机械行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技术设备,要实现机械制造的正常生产,就必须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时对加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1]。因此,可以说,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与维修是提升机械产品品质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节约设备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稳定性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设备功能的增多,对于安全生产以及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修工作必须更上一层楼,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概述

近年,对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各单位而言,加强设备安全管理,有效地维护和维修生产设备是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在正常运行和向生产转移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备管理条例》,以保障机械加工制造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平稳运行,从而保证产品完工率和成品率,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齿轮是机械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齿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产品的整体质量。因此,对于从事齿轮加工的企业单位而言,对机械设备安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 机械制造与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操作不规范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切实围绕着具体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把关,而操作不规范必然也就成为了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导致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出现故障,并且随之带来严重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结合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分析,随着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更新升级,相应操作对于精确度的要求更高,操作人员必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或者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具备较为理想的技能水平,必然也就容易产生较为明显的偏差失误,影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应用价值的同时,还极有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操作过程也就应该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

2.2 管理和维修的体系薄弱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与维护的前提和保障。由于我国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重视不够,致使机械加工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很好地去执行,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

为将校企合作的煤矿特色虚拟仿真实践平台落到实处,应该从学校层面上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小组,并由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育培训处以及学院教学院长和科研院长等成员组成。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并接洽与企业合作的具体事宜[4]。

2.3 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及维修作业中,相关人员专业水平高低给作业质量及水平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加工单位应加强认识,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水平。首先,加强相关人员思想教育。为提高管理及维修人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及维修工作,降低加工机械故障给加工活动造成的影响,加工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剖析真实案例,分析不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及维修工作的后果。其次,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定期组织管理及维修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讲解安全管理及维修工作经验、技巧等,使其对照自身实际,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3 提高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策略

3.1 规范操作流程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中针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监控至关重要,需要在生产现场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各项操作较为规范有序,杜绝违规行为产生。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操作流程的规范需要首先把握好操作人员资质的审查,确保相应操作人员符合具体设备运行管理要求,避免随意选用不合规的人员参与关键环节。“三定”制度是当前我国机械设备加工企业常用的制度。“三定”即“定时、定人、定岗”。定时是指每一天都应该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点检;定人是指每一台机械都应该有专人进行操作管理;定岗就是指在操作机械时应该采用交班制度,对同一台机械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便于日后的分析,同时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应该及时查明和消除,对问题故障进行排除,不允许带病作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交底制度,还有科学合理的修理计划等,有效保证了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3]

地膜一般选用宽度为90~100厘米,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微膜,每亩用量2.5千克左右。盖地膜时,两端要压实,上端要拉紧拉平,同时用土压紧地膜两边,将地膜固定。地膜盖好后要及时将棚内的二模拉开盖好,再将大棚两头封严,以利保温。

3.3 提高专业人员水平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需要有专业人员实施,需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原理,熟练应用多种维修工具。然而部分单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存在侥幸心理,不认真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3.4 加强机械设备的点检工作

点检工作是指定期检查设备。这种方式的优点:能够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中隐藏的问题,并且解决,以防止机械加工设备问题恶化,影响机械制造之后的生产;机械设备的点检作用是对设备的各个部分的毛病进行预防,也是预防维修的前提,毕竟,设备的维修会发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且维修之后的加工效率可能远不如之前,因此,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点检,可以有效防止设备出现大问题,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加工人员来说,对设备进行点检,能够促使他们更加的了解设备的结构,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自觉的爱护设备,并且自觉的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进行生产;最后,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点检工作,可以有效的反馈机械加工设备的各种信息,这样就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修,以保证设备持续的生产。对于设备维修来说,也会很好的提高设备维修的准确性。

4 结语

在机械制造行业当中,机械加工产品的设备可谓是重中之重,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是否可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就企业来讲,必须要从根本上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从而有效确保设备的顺利运作,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企业维修费用,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编制规划,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任何类型的企业来讲,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资产和经营性投资,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讲,还会存在跨行业投资的现象,如投资房地产、资本、股票、债权市场等,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缺乏相应的财务预算编制和深入的市场调研,就会使得投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极容易造成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孙晶,高刚毅.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思考 [J].南方农机 ,2018,49(21):56+61.

[2]罗华进.机械加工领域中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可行性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4):59-60.

[3]魏香林.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能量传输模型分析与能耗优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8,47(10):81-85.

[中图分类号] F407.41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