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退针法在儿科静脉留置技术中的应用论文_朱玲玲 苏文丽 马国兰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扬中2122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单人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单手退针法及传统双手退针法各40例,比较2种方法在静脉穿刺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救退针成功率)。 结果:经过比较,单手退针法成功率高于双手退针法。 结论:小儿不易合作,静脉留置针单手退针法可提高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手退针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生物相容性好,对血管刺激小,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但因小儿好动,不易合作,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是儿科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单手退针法可有效避免小儿血管弯曲、细小、不合作引起的穿刺失败[2]。我科现将单手退针法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7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80名患儿,年龄在1-7岁,全部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双手退针穿刺法:取出留置针,链接输液器,排尽空气,转动针芯,左右松动外套管,避免上下拉动以免损伤导管,常规皮肤消毒,使套管在左,针翼在右,再次排气,检查无气泡,取下护针帽,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穿刺,见回血再进少许,另一护士固定患儿穿刺的头部或四肢,穿刺护士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向前送外套管入静脉,右手退出针芯,用3M敷料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落下,延着导管塑形,撕边框,按压贴膜,写明留置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2.2单手退针穿刺法:取出留置针,链接输液器,排尽空气,转动针芯,左右松动外套管,避免上下拉动以免损伤导管,常规皮肤消毒,使套管在上,针翼在右,再次排气,检查无气泡,取下护针帽,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左手穿刺,方法一:进针后见回血以右手及中指固定Y型针柄,以右手食指退出钢针针芯0.3-0.5cm再向血管内送软管,将软管全部送入后拔出针芯;方法二:进针后见回血,以右手及中指固定Y型针柄,再以钢针为支撑连同软管一起送入血管内,左手固定,右手退出针芯,用3M敷料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落下,延着导管塑形,撕边框,按压贴膜,写明留置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3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x 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静脉留置针传统双手退针成功32例,失败8例,单手退针成功39例,失败1例,远高于传统双手退针法

两组退针方法穿刺成功率比较

x ² 6.13 ,P<0.05

3.讨论

通常在留置针穿刺退针芯时采用的是边进外套管边退针芯,出现左手右手同时操作,无法固定患儿的穿刺部位,导致皮肤松弛血管活动性增大,再加上患儿因穿刺的疼痛而恐惧紧张不配合,使导管触及血管壁发生穿破或折转,导致穿刺失败。采用单手退针法送针时,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不动,并且绷紧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保持血管的充盈度,减少因活动过度致皮肤皱褶和血管弯曲,从而减少了进针的阻力,使送管顺利,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时的痛苦,为静脉输液、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也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在护士工作繁忙、任务繁重、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只需一人操作,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庞继艾.小儿静脉留置穿剌技术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39-41

[2] 周华,罗国芳,赵兰.单手送管法在小儿留置钍宣穿刺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2):127-128

论文作者:朱玲玲 苏文丽 马国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单手退针法在儿科静脉留置技术中的应用论文_朱玲玲 苏文丽 马国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