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检查临床研究论文_江鸿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检查临床研究论文_江鸿滨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检查特征。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10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听力正常12耳(11.65%),轻度听力损失31耳(30.10%),中度听力损失31耳(30.10%),重度听力损失19耳(18.45%),极重度听力损失10耳(9.71%)。91例(91耳)听力损失患者中,单纯传导性听力损失47耳(51.65%),混合性听力损失35耳(38.46%),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9耳(9.89%)。91例(91耳)听力损失患者患耳均未能引出声反射。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对听力造成损害,定期听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及预后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力检查;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115-0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反复耳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由于间歇期病变部位较为隐匿,症状潜行,因而常被忽视[1]。但若未能及时治疗,病情迁延,可致各种颅内、外并发症,影响预后。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随着听觉系统的老化,患者常有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即发生老年性聋,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老年性聋出现后,可使听力损害更为复杂。以往临床在诊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多会过多依赖于颞骨薄层高分辨率CT检查以及手术或药物治疗,但却常忽视听力检查的重要性,研究证实,听力检查在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术后听力等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无全身使用耳毒性药物史、长期噪声接触史、家族性耳聋病史,均为单耳发病,并排除突发性耳聋。入选的103例患者中,男62例(60.19%),女41例(39.81%),年龄18~89岁,平均(38.4±7.5)岁,其中≥60岁37例(35.92%),<60岁66例(64.08%),病程1个月~62年,平均(22.3±8.5)年,其中单纯型19例(18.45%),骨疡型26例(25.24%),胆脂瘤型57例(55.34%)。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先做耳镜检查,对外耳道耵聍及分泌物进行清理,以利于听力检查,同时明确有无鼓膜穿孔。采取丹麦AD229b听力计,在隔声室内测试,控制噪音不高于27dB。先测气导,再测骨导,将骨导耳机放置在乳突部,对侧耳以窄带噪声掩蔽,测试方法为升5降10法,对不同频率气骨导阈值记录。

1.3 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标准

按照1997年WHO标准评价听力损失严重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常听力:听力损失不足25dBHL;轻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26~40dBHL;中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41~60dBHL;重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61~80dBHL;极重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超过80dBHL。

2.结果

2.1 103例(103耳)听力损失程度及性质分布

103例(10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听力正常12耳(11.65%),轻度听力损失31耳(30.10%),中度听力损失31耳(30.10%),重度听力损失19耳(18.45%),极重度听力损失10耳(9.71%)。91例(91耳)听力损失患者中,单纯传导性听力损失47耳(51.65%),混合性听力损失35耳(38.46%),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9耳(9.89%)。

2.2 声反射

91例(91耳)听力损失患者患耳均未能引出声反射。

3.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十分多见,患者的年龄分布广泛,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就诊的患者中以青年及中年患者最为常见,老年患者多因老年性聋而忽视了对耳聋症状的关注度,故就诊率偏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与鼻咽部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此外,也与生活方式、掏耳、外伤、游泳等有关。单纯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累及的主要是中耳传音结构,纯音听力检查仅有气导听阈阈值增加,但骨疡型与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进一步对内耳感音功能产生损害,引起混合性耳聋,患耳气导与骨导纯音听阈阈值均可增加[3-4]。

本研究结果显示,103例(10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听力正常的仅占到11.65%(12/103),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在发生听力损失的患者中,听力损失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均有分布,听力损失性质主要是传导性听力损失,超过全部听力损失患者的50%。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以及听力损失性质与患者是否及时接受治疗密切相关。中耳炎早期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主要是鼓膜穿孔与听骨链破坏,若鼓膜穿孔小,且听骨链无破坏或破坏程度轻,患者的听力多无明显损失。但伴随病情的加重以及病程的延长,鼓膜穿孔逐渐加大,而听骨链的破坏也逐渐加重,可发生传导性听力损失。若临床治疗不及时,随着病变的逐渐加重,肉芽形成,黏膜增厚,两窗活动影响可随之加重,造成骨导阈值增加[5]。

研究证实,中耳炎症会增加圆窗膜的通透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脓液中含有的细菌可引起大量毒素生成,并经圆窗膜进入到外淋巴中,再渗入内淋巴,从而对耳蜗毛细胞形成损害,导致骨导阈值增高[6]。通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越重、病程越长,患者内耳毛细胞所受损害也就越重,易引起混合性听力损失,病情进一步发展即可引发极重度听力损失乃至全聋。因而,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确诊后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及时清除病灶,有效保存听力,对于老年性耳聋人群也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声反射是评价中耳功能正常与否的敏感指标,中耳功能即便是有轻微异常也可引起声反射引出率显著降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鼓膜与中耳发生了炎性病变,导致中耳功能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基本无法引出声反射。本研究中,出现听力损失的91例(91耳)听力损失患者患耳均未能引出声反射。因此,临床上若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出声反射,则应考虑诊断是否存在失误。

综上所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对听力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加强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听力检查有助于明确听力受损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方敏,李朝军,杨莉,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1):1496-1498.

[2]柯嘉,姜立伟,潘滔,等.儿童及青少年中耳炎听力损失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1):62-66.

[3]刘谦虚,张志钢,赵晓明,等.中青年与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听力学特点及区别[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3):24-28.

[4]邓碧凡,高波.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0例听力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13-614.

[5]温秀友,徐文强,马聪.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4):104-105.

[6]陶勇,郑芸,王恺,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检查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1,26(6):919-921.

论文作者:江鸿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检查临床研究论文_江鸿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