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论文_王海

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论文_王海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天津 300191

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急速进步的今天,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国正处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浪潮的新阶段,若要投身其中,则要求我们有创新的意识。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谈不上立足世界科技之林。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一、转型升级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快速发展

1、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依据,是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获取了由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5个三级类共2.6亿个图斑构成的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为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保障。随着普查成果的广泛应用,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重大战略实施的公共基底作用日益凸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环保部联合印发通知,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牵头编制《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成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作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国土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多规合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污染源普查、文物保护等方面,普查成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理国情普查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新模式和新品牌,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在国情普查基础上,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国情动态,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等内在关系、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成为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扩展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展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定期更新,保持普查成果的现势性。二是综合利用国情普查、基础地理信息和航空航天影像数据等最新成果,开展国土空间开发监测、自然生态监测、重大战略实施监测等专题性监测。三是围绕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特色风貌、应急救灾等五个方面开展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监测产品和服务。

2、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测绘地理信息作为各类信息的时空载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前期性的地位。2016年,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25个部门,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推进智慧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指导开展时空大数据及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鼓励其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众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参与联合开展的年度评价”的工作分工。

时空基础设施内容包括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和支撑运行环境。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核心任务内容。建设时空大数据,应优先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全覆盖,充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和基础测绘成果,着力提升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能力,逐步推进人口、法人、气象、交通、规划、国土等多源数据的智能汇聚和动态关联,形成“智慧城市管理的一张活图”。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在线提供服务的枢纽和窗口。要面向不同需求、不同用户,分别搭建通用平台、专业化平台和个性化平台。针对浏览、查询、检索、管理、开发等任务需求的用户,建设具有共性与基础性功能的通用平台,向用户提供时空基准、数据、功能、接口、计算存储和大数据知识的服务。针对专业用户,建立专业化平台,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通用平台基础上扩充行业专题数据,开发专业功能,定制工作业务流程,封装为能够满足专题系统建设需要的专业化平台。针对公众用户,建立个性化平台,能够调用智能组装模块实现平台的智能封装、自动部署和按需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转型升级的努力方向与重点领域

1、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主要方面

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其实质就是要推进测绘地理信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创新以及生产方式、产品形式、服务模式、管理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供给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高端供给,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空天地一体化实时获取和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技术能力,加快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空间运行系统建设,提升遥感数据的科学分类和分析解译能力,形成时空大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生产方式方面,拓展和延伸测绘地理信息的业务链和产业链,不再局限于按计划、按分幅、按比例尺生产,而是可以按需求、按地理单元、按更新频率组织生产,并强化生产作业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形式方面,改变传统的以纸质地图为主的单一产品形式,提供以电子地图、导航定位、数据库产品、服务平台、公报和统计分析产品等为主的个性化、信息化地理信息产品,通过地理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提高地理信息产品的附加值;应用服务方面,实现从反映现状的静态测绘服务到体现变化和分析的动态地理国情信息服务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从后台服务走向前台服务转变,从单一测绘数据生产向综合性信息服务转变;管理模式方面,加快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从技术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从严格的分级管理向国省市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方向转变,从纵向部门管理向横向统筹协调共享协作方向转变;人才队伍方面,将实现从单一的测绘地理信息学科人才为主向多学科人才交叉融合转型,人才培养使用从部门系统为重点向整个行业全社会方向转变,广泛吸引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优势,推动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转型升级。

2、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重点领域

测绘地理信息的服务应用,应当在维护国家地理安全的前提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民生需求,以创新服务方式为手段,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协调机制,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要加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和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创新应用,推广面向普通公众的位置服务,以时空信息为基础实现相关行业领域信息的集成、融合与分析,加速测绘地理信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融合,带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精准农业等方面的发展。在服务协调发展方面,为“多规合一”的顺利实施提供统一的测绘基准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底图,构建统一的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精准优势,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准确掌握贫困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环境特点,为产业扶贫出谋划策。加强西部、边疆、远海等地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国家西部开发、边疆维稳等工作提供支持。

服务绿色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价值,积极参与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新型城镇化、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与转型等工作。构筑地理空间数据基础,掌握自然环境动态变化状况,为生态评价、执法监督、成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结束语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测绘与地理信息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卫星导航定位、高分遥感卫星等技术的进步升级,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测绘及地信技术深度融合,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库热西•买合苏提,王春峰.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曾文宪,方兴,刘经南,等.附有不等式约束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J].测绘学报,2014,43(10):1013-1018

论文作者:王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论文_王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