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而且已逐步实施了大运行体系。为了保障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针对当前电网的运行机制,合理进行电网调控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多方面来看就应当是加强管理,让其变得更加精细和专业,从而真正降低其调控运行风险,加强调控质量和效率,让电网运行有保障,并能提供相应的对策,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调控水平。
关键词:电网调控;安全风险;对策
一、引言
电网调控是一项及其严谨的工作,也是一项及其细致之工作,工作的开展要求持之以恒,在电网各个环节都严格防范,做好危险点排除。当只有坚持不懈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处理,选择有效地措施应对,才能降低经济损失,避免有事故发生。
二、电网调控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是一个运行的整体,主要是由多个发电厂、变电所以及成千上万的用电用户,利用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进行彼此的连接,形成一定的网状结构展开相应的生产运行。电力的生产与输送均是十分快速的,一瞬间就能够完成,但是一定要确保全网的发电以及用电负荷是维持一个动态平衡。因此,一定要开展相应的电网调控工作,并且是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工作部分。电网调控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与安全,尽可能避免出现系统安全事故,假如出现了系统安全事故一定要及时予以处理,进而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排除系统故障,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电网的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供电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如果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将会对整个电网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破坏电力设备,产生的损失是没有办法估计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电网调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影响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因素
1.内部因素
影响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硬件因素、集约化因素、电网管理因素以及系统运行因素四部分。
1.1硬件因素指的是系统硬件本身质量、运行故障等安全风险,硬件安全是系统顺畅运行的基础,尤其是断路器、服务器以及二次设备等重要硬件设备,一旦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都有可能给电力系统造成严重损坏。
1.2集约化因素通常是由传统电网体系和大运行电网体系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在对电网管理模式进行调控转换时(如对断路器调控、二次设备进行调控等),大运行的集约化模式就容易改变传统的调控模式,进影响到系统的安全运行,其原因主要在于大运行调控在细节上要比传统的调控模式更加精细。
1.3管理因素指的是电网系统在自我调整时由于技术缺陷、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的一系列故障风险,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1.4系统运行因素指的是电网系统发生故障、死机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2.外部因素
常见的影响电网调控运行的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这些外部因素有时是突发性的,在事先很难预料到,因此也为前期的预防工作带来了难度。这其中,人为因素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如人为的操作失误、设备参数设置错误等,都容易造成电网系统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降低人为因素风险的主要措施在于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责任制度,并通过一定的鼓励和处罚性政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运行中的外部风险,从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电网调控安全运行的相关对策
电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与多种因素具有紧密联系,例如电网体系的管理与大建设、大营销及大检修等息息相关。要想保障电网在调控过程中能够安全运行就必须加强电网调控各级人员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最终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控制。
1.做到全局协调化
电网调控是一个大的体系,要做到有效管理就必须从整体上开展一种宏观管理模式。从全局出发查找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重点加强进而将其完善。各级调控体系还要明确整个电网调控的目标,让地方性电网与国家电网规划不脱节,要保持高度一致性。因此,在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后期施工与管理方面也要做好一系列的协调工作,对各工种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而实现电网建设及调控的全面一体化。
2.加强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在对电网调控运行中所存在风险的分析时就明确指出,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安全风险,要最大限度减少此方面的风险就必须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管理人员在整个电网调控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管理人员也是电网调控任务的管理者,所以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一定要围绕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进行开展。尤其是在设备存在的风险中,设备检修人员如果能够具有较高的工作素养,认真检修每一个设备,能够发现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彻底维修,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因设备本身存在风险而发生的事故。因此,为加强各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业知识,一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为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及时对其进行考核。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设备的系统管理和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并且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国内各行业之间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电网调控过程中,由于整个电网系统具有庞大的规模,计算机在实现电网调控的自动化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是影响电网调控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障电网调控过程中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调控的自动化水平,即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支持。
五、结束语
我国电网改革后,执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调控工作有了更高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电能需求量大。调控工作作为电网指挥机构,对电网安全运行有保障功能。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分析,并且提出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1]谈苏伟.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通信的现状分析和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ISTIC EI PKU -2010年22期
[2]梁鸿健,郭池,乔治中.基于ITIL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运维流程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J].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2011年21期
[3]刘洋,卢建刚.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分析与评估系统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ISTIC EI PKU -2010年8期-
[4]谈苏伟.电网调度自动化前置子系统实时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 ISTIC EI PKU -2009年7期
论文作者:刘文卿,任敬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电网论文; 因素论文; 系统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