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郭玉霞,解玉英,孙占昆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郭玉霞,解玉英,孙占昆

(顺义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300)

【摘 要】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2例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182例白内障患者均完成人工晶体植入,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3天视力≤0.3者47例,0.4-1.0者135例,≤0.3者术后一周随访,35例视力均达到0.4以上,其余患者为眼后节病变所致视力不佳。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40-01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白内障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小切口白内障术以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设备简单、手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我院于2013年-2014年对182例(共195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82例(195眼)患者中,老年性白内障145例155眼,并发性白内障37例40眼。年龄42-89岁。男性84例,女性98例。术后随访3个月。

1.2术前准备

查视力,测眼压,测角膜曲率,进行A、B复合检查,人工晶体度数按SRK-II计算,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术前3天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前1小时复方托吡卡胺散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手术方法

术前滴0.3%奥布卡因2次,球后注射2%利多卡因2ml,置开睑器,部分患者置上直肌固定缝线,于角膜缘后2mm做一字型巩膜隧道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充分水分离晶体核及皮质,用钩针头缓慢旋转晶体核,于核下及前房内注入粘弹剂,使晶状体核游离至前房,扩大角巩膜切口至6mm,有圈套器挽核,注吸冲洗残余皮质,囊袋及前房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平衡盐水冲洗前房内粘弹剂,检查切口闭合情况,必要时缝合1-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包盖术眼。

1.4术后治疗

百力特滴眼每日4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每日6次,散瞳每日1次,用药量递减,1月内停药。

2 结果

2.1术后视力

术后1-3天视力0.4-1.0者135例,≤0.3者47例,其中35例患者因术后角膜水肿影响视力,术后1周患者角膜水肿均消失,视力提高至0.3以上,12例患者视力<0.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9例,黄斑变性3例。

2.2并发症

术中6例患者注吸皮质时后囊破裂,破孔小,无玻璃体溢出,均成功植入人工晶体。35例术后第一天出现角膜水肿,患者一周后角膜水肿均消失,3例糖尿病患者出现前房渗出,予百力特每小时1次滴眼,1-2周后前房渗出全部吸收。

3 讨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点:(1)因“一”字型切口两端距角膜缘稍远,产生潜力的悬吊作用,防止切口下唇下垂,不易形成散光,术后散光较传统大切口的白内障摘除术明显减小。切口越大,手术散光就越大。切口大小与手术性散光的大小成正比[1]。(2)隧道切口位于角膜缘后2mm,切口自闭性好,前房维持好,能防止术中虹膜脱出、切口渗漏。(3)术后结膜瓣覆盖巩膜外切口,减少眼内感染机会。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2],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小,所需设备简单,手术简便易行[3],成本低,易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是白内障复明有效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岩,张尧贞。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屈光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1990.26(3):141。

[2]崔立,张月梅,王昱芳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54-155。

[3]张振平.晶状体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23。

论文作者:郭玉霞,解玉英,孙占昆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郭玉霞,解玉英,孙占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