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 乐陵 253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智能化建筑其实就是以建筑工程为平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管理理念结合为一体,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且节能的居住环境。随着国家对低碳环保理念的大力倡导,现如今整个建筑行业都在大力推行绿色智能化建筑,这也是建筑也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节能;应用
引言
本文针对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运用,结合了大量绿色建筑的工程实例进行相关分析,说明了合理应用建筑智能化的关键性、绿色建筑体系的特色,指出了建筑智能化的具体应用实践,希望能给相关人员展示一些建议和方案以供借鉴。智能化运用于绿色建筑中的重要发展意义智能化绿色建筑的主要发展理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在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在不断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强调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体现,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还应该创造一种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筑的功能已经不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住所这么简单,在其基础之上还需要充分体现艺术美感、融入先哲智慧、实现自然与建筑还有人三者和谐统一发展。现代化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然条件,选择最为恰当的施工技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尽可能减低能耗。在满足建筑外观高端大气的前提之下,还应该对身心健康和自然环境进行一定的考虑,现如今建筑工程也逐渐向着更加科学合理化方向迈进,这就需要对智能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带给绿色建筑的全新发展活力。
1合理应用建筑智能化的重要作用
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并不确定,对于这个并不确定的概念,美国智能建筑研究院给出的定义是,建筑智能化是指同时满足建筑系统、结构、服务和管理,以提供一个便利、宽松、合理、有效的生活环境。国际智能工程学将智能建筑定义为:实现用户的居住需求,同时具有信息技术的灵活性。而欧盟智能建筑定义的则是实现建筑对自身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持续降低维护成本的前提下,用户能够提高效率并且享受服务。我国对智能建筑的解释为:建造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通过完善建筑施工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来实现施工设备管理与施工设备的合理有效组合。随着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绿色建筑也得到了巨大发展,智能建筑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实现了资源的节约,改善了周围的环境。
2绿色建筑体系的两大特点
2.1高效率
设计人员根据绿色建筑体系的自身特点,制定了合理有效的节水、节能的应急预案,并制定了与使用绿色建筑体系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为了保证能够通过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来提高绿色建筑体系的实用性,更是为了发挥绿色建筑体系的全部性能,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如此便能使得绿色建筑的所有设施不仅能够增进居住者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还能满足人们所有的日常生活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节能性
在绿色建筑体系中,居民的生活空间是越来越大的,因为绿色建筑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并且绿色建筑体系的节能性十分突出,因为绿色建筑体系中的所有可利用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举个例子,设计人员在绿色建筑体系中会将居民的生活厨余垃圾进行合理分类,或者将生活废物进行高效处理,如此便能降低生活污染物的排放数量。
3建筑智能化的具体应用实践
3.1应用在设计阶段
在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清楚具体的要求,节约大量资源,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有效优化,以此来提高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可以在室外培育能够快速成长、适应性强的植物,并采用环保的防治技术,规范除草剂与杀虫剂的用量来设计室外环境。社区物业部门要引进先进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制定相应的制度,并详细记录防治药品的具体使用来提高绿色建筑体系结构的完整程度。此外,设计人员还要依据当地的地质状况,改进原来的设计方案,并致力于减弱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植被与水体。为了提高净化效果并且循环利用水资源,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土壤的实际情况使用生态化的处理方式,通过使用合理有效的净化措施对被污染的水体及时进行处理。此外,为了保护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设计人员需要在完成施工后,立即采取对应的生态复原措施对周围环境可能被污染的植被、水体与地质进行复原。
3.2应用在施工阶段
在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来减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所有能源的高效使用率,以此来保护施工场所周围的水文环境不被污染、减少周围的生态环境压力。当在工程管理上使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时,相关人员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类相关信息收集汇总,若出现错误信息,软件会识别出来,如此便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在该项目中,施工人员建设了海绵城市,建筑规模如下:①设置下凹式绿地并占地面地下室顶板绿地的90%,有着优良的储蓄调节功能。②在所有的停车位上铺设透水材料,其中包括了机动车位与非机动车位,能够有效减少地表雨水的流失。③为了不断降低雨水的地表径流量和减少热岛现象的出现,设计人员对该项目的屋顶的大部分面积都进行了绿化处理,其他没有绿化的屋顶则设置太阳能,如此便能有效美化此项目的周边环境。该项目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它的年径流量控制率明显有所提高。
3.3应用在运行阶段
为了让工程项目中的网络管理系统更加正常稳定地运行,确保消耗品、资源与绿色的高效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在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运行和维护时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网络管理系统,概念就是指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与管理的系统,能够确保小区物业管理效率与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在选择热源时,施工人员不应该直接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电加热设备来对控台进行供暖,而是要合理改进完善原来的采暖系统冷热源和空调设备,施工人员不宜在该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当中使用电直接加热设备进行供暖控台,而是要对原本的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进行合理的改进。在选择合适的热源形式时,也要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特点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来选取。
结语
本文全方面地分析了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体系的设计、施工和运行三大阶段的应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要点,这能够为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应用此技术时提供参考意见,从而使得建筑智能化技术能够在绿色建筑体系中得到良好应用并推动绿色建筑体系的发展。而绿色建筑体系的设计人员则更需要学习优良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应用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对绿色建筑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对后期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也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现如今随着我国低碳环保理念的大力倡导,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将节能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郑严松.发展智能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建筑节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6):80-81.
[2]田力男,高波,赵青.浅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区域性建设——青岛绿色建设科技城的实践和标准化探索[J].建设科技,2018(18):12~17.
[3]周海珠,王雯翡,魏慧娇,孟冲,魏兴,李以通.我国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需求分析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8,34(09):148~153.
论文作者:万清平,孙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建筑论文; 体系论文; 建筑智能化论文; 技术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