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模式研究论文_李迅,范高军,高航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模式研究论文_李迅,范高军,高航

李迅 范高军 高航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5

摘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矿山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小型露天采石场存在的特殊性,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律法规,提出了提高人员素质、综合资源为核心的适合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模式。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采石场;采矿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国家为做好企业安全工作而采取的一项举措,它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促进企业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从而保证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避免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为此,国务院和国家安监总局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知道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目前,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在正常有序的推进之中。

然而,在非煤矿山领域,小型露天采石场在规模、资源、建设程序等方面相比大型矿山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根据行业特点,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小型露天采石场实际的生产建设条件,研究建立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模式十分必要。

1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特殊性

按照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39号令,生产规模不超过50万t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业单位统称小型露天采石场。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10.3万个非煤矿山中,小型露天采石场的数量占了77%。然而,如此大数量的小型露天采石场作业环境长期处于较差状态,采石场的安全生产事故也频频发生,给国家、企业以及工人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资源利用率非常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采石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地域分布上,异于大型矿山。一般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分布点多面广,有部分矿山选址还未组织严格勘察,对其矿床资源储备、地质安全条件、开采年限等未进行认真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在开采过程中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矿与矿开采间距不够等诸多问题。

(2)大多数的小型露天采石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些工人甚至没有上过学,不认识汉字,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或者根本没有,矿山整体专业水平非常有限。员工素质低客观上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工人安全意识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违章现象频发,屡禁不止,直接威胁矿山正常的安全管理和生产。

(3)多数采石场安全培训也不到位。企业安全教育大多缺陷,甚至从来没有对员工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培训教育。采石场企业不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甚至对新矿工上岗前和换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都不进行,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场还存在。

(4)企业管理落后,众多的小型露天采石场都是家族式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机制,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到位,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着无人管、不会管和管不好的问题。

(5)部分采石场急功近利,在利益的驱动下,因陋就简,技术装备落后,资金缺乏,规模小,产量低,乱挖烂采,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没有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小型露天采石场建设标准化的模式

小型露天采石场有其特殊性,要完全按照大型露天矿山的模式进行标准化建设来提高小型露天采石场的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等基础条件是很不现实的。小型露天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的前置条件可以作为小型露天采石场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考虑,也是最切合小型露天采石场实际情况的基本要求,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关于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现场建设等基础的标准化要求。结合前置条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以提高人员素质、综合资源为核心的适合小型露天采石场的标准化建设模式。

(1)小型露天采石场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应该立足于精、简、易懂。因为其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人员基本素质比起大型矿山会有一定差距,有一些当地的工人甚至没有上过学。要让他们系统的学习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那是非常不现实,也难以操作。因此,企业应该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工人为他们专门制定一些制度规范小手册,内容应该尽量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为基本条件,让企业员工能在工作闲暇,较为容易的学习到与其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操作规范等。

(2)小型露天采石场的人员培训。这些小企业的员工素质较低,对他们的培训应该长期、循序渐进的进行。要求讲课的老师尽量以切合工人自身条件的语言、授课方式进行宣贯教育,多举实际例子,营造活泼生动的培训氛围,避免照本宣科,以免工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培训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3)按照标准化建设前置基本条件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至少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然而,在对采石场实际的调查中发现,有很多这种小企业他们一年产量只有一两万吨,甚至几千吨,要让他们在这样的产能条件下,专门聘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工作,这是不实际的。企业要生存,标准化要建设,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同一区域内,相同规模的企业同时聘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同时对多加企业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既能解决人员聘用、技术攻关的问题,又能有效降低小企业负担。

(4)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第十二条:相邻的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应当大于300米,这也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但是在对采石场实际调查中发现,因为历史原因,在很多地方采石场不仅规模小,而且实际安全距离并没有达到现在规定的要求。有一些乡镇企业的相邻采石场距离甚至只有几十米,存在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采石场这种本身地理环境条件限制了很多企业的规模发展,多数地方出现的越界、无法进行至上而下台阶式开采等问题都与这种矿床资源配备不合理有关。应该考虑整合同一地域的采石场,特别是临近、地质环境条件相同的采石场,减少采石场的数量,增大采石场的规模。把分散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这样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也能更有效的推进采石场进行规模建设,实现真正的至上而下台阶式开采,实施中深孔爆破,降低安全生产风险。这些都是小规模的采石场难以做到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采石场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长期的,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国家全面开展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小型露天采石场正好以此为契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矿山人员培训,下决心提高人员队伍素质。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把综合小矿山资源提上日程,有效的减少当地小规模采石场数量,加大对采石场的整合、投资力度。这样,小型露天采石场的标准化建设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才能得到更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连勇.对露天矿工艺系统改造方案的探讨[J].露天采煤技术.2007.(03).

[2].杨德栋,王娜.关于小型矿山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J].中国矿业.2007.(11).

[3].裴文田.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03).

[4].姜海雷,吕天玲.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问题[J].安全.2006.(04).

[5].陈绍清,曹延龙,靳晓光.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技术条件研究[J].非金属矿.2011.(06).

论文作者:李迅,范高军,高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模式研究论文_李迅,范高军,高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