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周晓琼,蒲君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表现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发生伦理冲突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常见伦理冲突表现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包括有利原则与不伤害义务之间的冲突35例(34.31%)、患者尊重与疾病强制手段之间的冲突35例(34.31%)、个人利益与集体权益之间的冲突32例(31.37%)。结论:强化传染病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人性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道德管理体制可显著降低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发生率,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传染病;伦理冲突;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141-02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多为微生物、寄生虫,其传播途径则是涵盖了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1]。目前我国发病传染病包含甲、乙、丙3类共39种,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及危害性,所以控制传染病传播、及早诊治显得尤为重要。传染病护理则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实施的护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伦理冲突时有发生,给护理工作实施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措施予以探讨,现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发生伦理冲突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年龄28岁~65岁,平均年龄(46.25±1.25)岁;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中专64例、大学/大专8例;传染病类型:乙肝50例、肺结核43例、梅毒9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传染病者;(2)无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1)终末期恶性肿瘤者;(2)临床资料存在缺失项者。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102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着重总结伦理冲突的具体表现,并依据其表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结果

通过对10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当前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包括有利原则与不伤害义务之间的冲突、患者尊重与疾病强制手段之间的冲突、个人利益与集体权益之间的冲突三种,患者分布占比见表。

3.讨论

3.1 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表现及内涵

本次研究中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包括有利原则与不伤害义务之间的冲突35例(34.31%)、患者尊重与疾病强制手段之间的冲突35例(34.31%)、个人利益与集体权益之间的冲突32例(31.37%)。其各自内涵如下:(1)有利原则与不伤害义务之间的冲突。传染病护理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各种服务,促使其感受到来自临床的人文关怀。并且在护理工作中应注重满足不伤害义务要求,尽量避免产生可能引起患者身心受到伤害的行为。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医护资源的短缺,使得细节方面的护理工作并未落实到位,没有重视传染病患者主观心理感受,从而诱发伦理冲突。(2)患者尊重与疾病强制手段之间的冲突。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与危害性,使得护理工作中必须对部分患者作出强制性的约束行为,而此种行为不可避免的会对其人格以及人权带来侵犯[2]。由于传染病患者受教育水平较低,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伦理冲突。(3)个人利益与集体权益之间的冲突。传染病对整个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得到了各界的共识,所以社会公众为了自身健康往往会要求对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进行披露,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但是对于传染病患者而言,其自身同样拥有着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而目前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继而界定传染病是否可以超越患者个人隐私权利进行公布于众的标准[3]。

3.2 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总结出的伦理冲突表现及内涵,本次研究提出了如下控制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首先,强化传染病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将伦理知识及伦理道德观念融入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工作中,促使护理人员严于律己,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从患者角度出发,杜绝违背伦理道德及社会公序良俗行为的再次发生。

其次,贯彻落实人性化管理机制。卫生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对传染病患者病情进行询问,全面掌握病情进展及治疗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存在负性心理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摆脱心理与思想误区。同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更为强调人性护理理念,以更加亲和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使得传染病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第三,积极构建道德管理体制。在传染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否能够及时将药物送抵患者手中,并且耐心讲解各种药物的服用注意事项、服药顺序、服药量等内容是无法用规章制度去约束的。此时护理人员道德修养及职业素养成为弥补此种不足的关键。而要想激发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道德的力量去激励,通过树立光辉榜样的方式来带动周围工作人员共同进步。此外,针对护理工作中不道德的行为应坚决予以谴责、通报批评,从而激发正能量在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传递。

综上所述,强化传染病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人性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道德管理体制可显著降低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发生率,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威.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33(29):258-259.

[2]潘孟侠,崔玉新,于瀛.运用人性化护理内涵解决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冲突[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10):156-157.

[3]肖晓林.探讨人性化护理解决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冲突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5(80):315.

论文作者:周晓琼,蒲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周晓琼,蒲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