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用TiZr合金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牙科用TiZr合金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张玉梅[1]1998年在《牙科用TiZr合金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齿科铸造合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物材料的不断重视,钛及钛合金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口腔修复材料。为了扩大钛及钛合金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弥补纯钛在制做义齿支架时强度的不足,本研究根据可摘义齿支架合金的性能要求,研制了新型牙科用Ti-Zr合金,该合金具有如下特点:(1)不含对人体有毒的合金化元素。(2)具有与钛相接近的比重,与IV型金合金及Co-Cr合金相比较制作的义齿将更加轻便。(3)强度较纯钛明显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TV型金合金及Co-Cr合金接近而延伸率明显优于Co-Cr合金,因此克服了Co-Cr合金制作义齿卡环易折断的不足。(4)主要合金化元素Zr对钛的流动性、线收缩性及焊接性能均有所改善。(5)显微组织特点为晶粒较纯钛明显细化,使Ti-Zr合金较纯钛具有更好的抛光性能。在新合金合成后本研究对该合金进行了生物安全性评价及应用基础研究。 一、生物安全性评价 1、细胞毒性实验: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7405技术报告的牙科材料的生物学评价,用分子滤过法对Ti-Zr合金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i-Zr合金的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无细胞毒性反应。 2、溶血试验:参考上海医用生物材料生物性能测试的方法,体外测定了Ti-Zr合金的急性溶血性能。结果表明Ti-Zr合金的溶血程度小于5%,可认为是不溶血的。 3、口腔粘膜刺激试验:参考上海医用生物材料生物性能测试的方法,在金黄地鼠颊粘膜上进行了TiZr合金的粘膜刺激试验。结果表明,Ti-Zr合金对口腔粘膜无刺激作用。 二、牙科用Ti-Zr合金的应用基础研究 1、采用网状试样法研究了不同铸模温度对TiZr合金铸流率的影响,并与纯钛及Ti6A14V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TiZr合金在铸模温度为

黄承敏[2]2004年在《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通过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试样进行表面改性,从而提高试样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利用等离子浸没注入的方法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进行氮离子注入,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注入层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显微硬度计及耐磨实验来评价改性后试样的耐磨性能;通过电化学腐蚀实验和测定改性后试样在人工唾液中Ti离子的释放速率来评价其耐腐蚀性能。采用多弧离子镀的工艺在等离子浸没注入改性试样上沉积一层氮化钛涂层(薄膜),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形成的氮化钛涂层进行表面成分的分析;用划痕实验来测量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大小:通过显微硬度计及耐磨实验来评价改性后试样的耐磨性能;通过电化学腐蚀实验和测定改性后试样在人工唾液中Ti离子的释放速率来评价其耐腐蚀性能。 离子注入改性后试样的颜色呈淡金黄色色泽,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试样的注入层形成了含氮化钛的改性层,其主要化学成分为TiN和Ti_4N_(2.33),不同的基体其氮化物的组成比例有一定的差别;其表面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比改性前增加,由于注入层较

参考文献:

[1]. 牙科用TiZr合金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 张玉梅. 第四军医大学. 1998

[2]. 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D]. 黄承敏. 四川大学. 2004

标签:;  ;  ;  ;  ;  

牙科用TiZr合金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