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护理中交叉感染的防范研究论文_胡东华

麻醉恢复护理中交叉感染的防范研究论文_胡东华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以麻醉恢复护理管理,分析其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类型、分布特点及原因,并从护理角度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医院接受手术麻醉1000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麻醉后恢复室护理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特点、类型及原因等进行总结分析,对诱发麻醉恢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数字双盲法抽取PACU患者10000例医院感染率4.1‰,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感染最多,分别31.7%和24.4%;年龄越低和年龄越高,PACU患者医院感染率越高,对比差异显著;PACU停留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护理人员执行PACU无菌操作不到位、PACU消毒隔离不严格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到34.2%和29.3%。结论麻醉恢复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与消毒措施不到位、无菌操作不规范等有关。强化医院感染的认知,规范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是解决麻醉恢复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PACU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关键词:麻醉恢复;医院感染;护理;防控

麻醉恢复(PACU)是麻醉手术后,特别是全麻患者苏醒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医疗单位,为保障其顺利渡过麻醉恢复期而建立的科室。作为现代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PACU是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证明,PACU对促进麻醉后患者平稳渡过苏醒期,加快医院手术室周转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PACU患者大部分属于重病患者,受手术、麻醉残留及科室环境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医院感染,PACU患者也因此成为易感人群。本文选取10000例PA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其中发生感染患者感染特点、类型及原因等进行回顾分析,为PACU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1)入选病例资料完整,特别是对感染情况有详细的记录,未存在缺失或遗漏。(2)入PACU时间超过2h。(3)事先知情,愿意接受试验。排除心外科、大型手术、重大传染病及并发症患者。

1.2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手术麻醉10000例患者,均系麻醉后未清醒转入PACU患者,其中男性6900例,女性3100例;年龄1~72岁,平均(42.4+3.8)岁。科室分布:普外科3500例,妇产科3150例,耳鼻喉科2040例,胸外科800例,骨科500例,其他10例。

1.3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资料回顾性分析法,对受调查220例PACU患者及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手术医师、责任护士及家属一起探讨患者情况,重点统计分析对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年龄及停留PACU时间与感染比例等。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感染率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41例PA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分类

10000例PA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1例,感染率4.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达31.7%;泌尿道和胃肠道分别为24.4%和14.6%,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2.2年龄及PACU停留时间与医院感染率

年龄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呈现“U”形分布,年龄越低和年龄越高,PACU医院感染率越高,而年龄16~45岁为医院感染分布的“波谷”,感染率最低。PACU停留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线性”分布,随着停留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也越高,即PACU停留时间与医院感染正相关。

2.3PACU医院感染的原因分类

护理人员执行PACU无菌操作不到位、PACU消毒隔离不严格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占到34.2%和29.3%,其次是护理人员对防控医院感染的主观认知不到位,占到17.1%。PACU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制度规范缺失为重要原因之一,本组为9.8%。

3讨论

3.1PACU医院感染特点分析本次调查10000例PACU患者,其中4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4.1‰,高于临床普遍报道的低于2‰的比例,根本原因还是与采集的样本量总体偏少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重点跟踪的41例PACU医院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系统,此比例为31.7%,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二者分别占到24.4%和14.6%。

(1)呼吸道感染.患者麻醉恢复平均滞留时间为64min,平均置管时间为27min,平均脱管时间为37min,从这个角度上说,麻醉恢复室是发生插管、留管最频繁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器械性感染,再加上PACU内部环境因素,人员流动大,病菌携带多,无疑会加大感染的风险。

(2)泌尿系统感染。本组有10例系泌尿道感染,占全部感染病例的24.4%,尤以女性和小儿患者居多。正如前面所言,麻醉恢复病菌细菌潜伏多,而且室内温湿度也容易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易感风险高,一旦因为体质虚弱、营养缺失、休息不足等因素造成抵抗力下降时,寄生在尿道的细菌病菌便会侵袭,导致感染。

(3)胃肠道感染也是比较常见的医院性感染,胃肠道感染多以单纯性胃炎比较多见。本次研究还从年龄和PACU停留时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二者与医院感染率的长期关系。总体表现为两极分化,即年龄越小和年龄越大,PACU医院感染,而年龄16~60则为感染率的“波谷”期。分析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PACU停留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病情严重,许多患者接受全麻或转入PACU后仍未拔管,感染风险自然增加;二是停留时间越长,接触PACU设备仪器的概率就越高,许多器械本身携带病菌,另外PACU环境也可能是危险因素,造成PACU停留时间越长患者感染概率随之升高。

3.2预防和控制PACU医院感染的对策

3.2.1优化PACU布局

对PACU地面、家具和仪器设备等进行优化布局,地面保证无死角、见光、防滑,设置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二是家具极可能无沟槽设计,以实用和自带滑轮为主,避免灰尘淤积,也利于清洁消毒。配备治疗台、转移车、垃圾柜等,避免人员过多停留和拥挤;三是对关键仪器设备要放置合理,可移动,便于及时归位。对PACU建立每日消毒清扫制,圈定责任人,每日湿式清扫,将预防消毒、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结合,每日擦拭物体表面及医疗器械。

3.2.2强化人员的预防

控制人员进出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必须对进出PACU加强无菌化规范管理,一是对进入PACU需对附着物进行高压灭菌,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等,避免涂抹传播;二是护理人员不得佩戴首饰、饰物进出,勤剪指甲;三是治疗护理人员操作前均需保证手卫生,操作后用洗手液洗手.洗手按照六步洗手法。

3.2.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一般情况下广谱抗菌药物应在术前2h内服用效果佳,不过许多患者转入PACU,往往意味着患者手术时间差,且多同时插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导管,极容易发生器械室感染,因此适时给予抗菌药物十分必要。

对于此类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菌药物,同时密切监测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2.4严格呼吸机使用

切断呼吸机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途径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对麻醉面罩、吸氧面罩、麻醉剂螺纹管、湿化瓶、吸痰瓶等PACU器械,应做好一人一用消毒,同时还要将麻醉呼吸机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3.2.5加强医护人员感染及无菌操作培训

手术医师由于直接接触患者,是引起感染最直接的人群,因此必须强化手术医师无菌操作意识,在手术过程中将无菌操作意识渗入全程,减少细菌传播概率。

护理人员也是导致医院感染重要人群,医院应采取各种方式对医护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和整体素质培训,护理部门应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密切配合,提高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消毒隔离、无菌操作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知识,增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以及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

3.2.6污染物品的处置

PACU污染物品处置是整个污染处理环节最后的一环,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PACU由于人流量大,每日产生的垃圾多,因此首先应从源头上分类放置外,其次还要将污染物集中放置在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袋添标识并做好登记,交于污染物品转运接收人员。

参考文献

[1]唐芳,蔡建芬.2007-2011年麻醉恢复空气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7):1610-1611.

[2]曾芬兰,邓宁,张媚.标识在麻醉恢复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6,28(17)

[3]支彩英,孙利珍.麻醉恢复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1(11):2294-2295.

[4]柳芳,张兰,伏春玲.麻醉恢复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1(15):3227-3228.

论文作者:胡东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麻醉恢复护理中交叉感染的防范研究论文_胡东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