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注重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开展数学教学的引导工作,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在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思考能力。教师要明确小学数学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目标中思考和探索,努力的将数学知识镌刻到内心中。所以本文就以生活化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应用探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76-01
引言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尚不成熟,教师在教学引导时,要注重利用小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开展教学探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对于数学知识深化和理解。教师要深入的研究数学教学内容,利用数学教材,借助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元素,开展教学融合,以便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数学题目,开展数学教学引导工作。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生活元素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学习习惯。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的重要性
1.1为小学数学课堂提供教学素材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元素开展教学引导工作,能够将学生日常生活中联系紧密的事物与数学知识有效的结合,利用生活化案例开展教学引导策略,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和探索。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将知识与生活做好衔接工作,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教师也要注重利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当中的事物展示角,利用现实中的三角板、桌子角、墙角、铅笔盒角来展示各种类型的角。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脚,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与现实有效的进行结合,从而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数据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2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对于数学知识抽象理解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生活化元素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抽象化思维的培养和认知,教师要积极的推动小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千克、克、吨》这一节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克和千克的概念,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一个鸡蛋是多少克?并且将鸡蛋拿到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一个鸡蛋大约50克,教师再拿出10个鸡蛋询问学生大约多少千克?使学生能够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鸡蛋了解千克与克的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小学生能够对千克和克,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提高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2.生活化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将数学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
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小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压抑性,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摒弃又是教育的教学观点,在教学中渗透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数学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开展教学引导,以便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将生活案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探索意识,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分析数学学习数学,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认识程度较低。所以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开展教育教学的引导工作,以便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认知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分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折纸游戏,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每人发一张a4纸,教小学生,将a4纸分成大小相等的4份,教师再拿出其中一份询问学生,这一小份占了a4纸的几分之几?教师通过询问学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小学生在思考中对分数有所理解。
2.2教师要注重生活元素的选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将生活元素与学科知识有效的进行结合,才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对生物元素选择时要注重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理解能力选择必要的生活元素,开展教学引导工作,例如教师在选择生活元素时要通过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选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多与学生沟通,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动画片《爱宠大机密2》收到了本班小学生的热爱。在课余时间,笔者都能听到小学生探讨爱宠大机密中的兔子和小狗。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将数学知识结合《爱宠大机密》中的动画人物开展教学引导工作。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节课,引出动画片中的北极狐可以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中生存,而兔子就可以在零上20度的环境中生存。引导学生通过“+、-20”度了解生活中的正负,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小学生文化元素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将小学生的兴趣将数学知识有效的进行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02):46—46.
[2]李存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元素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6(28):67—68.
论文作者:陈德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元素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