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浩
华鸿嘉信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房地产行业中,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及其重要,若质量存在问题,不仅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发展的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着重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问题,总结出几点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取得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由于房屋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也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若某一项出现差错,就会影响到建筑的工程质量。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尤其是房屋建筑主体的工程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这是房屋建筑得以正常使用的前提,也是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在现如今建筑主体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
1研究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现实意义
据权威数据统计,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的工作内容。具体来说,在施工实践过程中,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涉及的结构内容众多,一旦其中一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对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效果造成影响。此情况下,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就无法满足居住用户对其使用提出的安全性、舒适度以及其他功能效果需求。为此,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采用监理手段,对主体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保证其作用稳定性与实际使用要求一致。
2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
2.1模板工程
1)移位问题
建筑模板在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模板轴线移位,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是:混凝土在经过浇筑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发生凝固,凝固之后,在将模板拆下的过程中,墙面与柱子的位置会与建筑轴线的位置发生偏移。一般情况下,这种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为翻样不到位,另一方面为技术交底不够彻底。此外,发生移位还有如下原因:墙体和柱子建筑模板的顶部与底部限位不够稳固,而且在支模时,没有进行拉线,包括水平拉线或竖向拉线,与此同时,没有将垂直型的有效控制对策应用其中,以及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等,都会引起移位的情况发生。
2)偏差问题
除移位问题外,在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偏差问题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种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层的高度以及预留毛孔洞标高出现的偏差。此外,施工设计标高若出现偏差也会出现偏差的情况,其根本原因为建筑楼层没有设立标高控制点,在预留孔洞方面也没有对其进行固定。
2.2混凝土施工
1)麻面与空洞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为麻面,二为孔洞。
①麻面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局部表面会出现缺浆的情况,这样一来表面便会形成许多空洞或麻点,使表面看起来略显粗糙,但是钢筋在其中却不会外漏出来。发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模板的表面比较粗糙,或者混凝土含有一定的杂物,这两种原因会造成模板在拆卸的过程中表面会受到破坏。模板在拼接的过程中不够严实,会造成局部出现漏浆的情况。若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均匀的情况,那么气泡在便无法有效地排除出,这些气泡会停留在模板表面,出现麻点。
②孔洞
孔洞,也就是混凝土在内部出现的空隙,空隙中没有混凝土,呈现蜂窝状,在内的钢筋会暴露出来。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钢筋太过密集,导致混凝土被钢筋隔绝而无法下料,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鼓捣,若再次浇筑,混凝土便会出现离析的情况,而其中水浆与沙子没有进行融合,便会导致跑浆情况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钢筋外露
混凝土里面的钢筋出现外露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钢筋保护层会出现漏放垫块,或者是层垫发生移位,两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钢筋紧贴模板,从而产生外露。
3)夹层与裂缝
出现夹层与裂缝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变形缝和施工缝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其表面,没有及时清除松动泥沙与表面的水泥膜,没有及时去除软弱的混凝土层,没有达到全部浸湿便对其进行浇筑等,都会导致夹层与裂缝的产生。此外,施工缝部位往往会存在一些泥土和沙石,若没有及时处理,也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3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3.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1)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钢筋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与材质报告单进行审查。对于进程的钢筋材料,则通过检查其外观质量,来判断其是否具备施工使用资格。加工钢筋时,如发现力学性能异常,应要求施工单位对钢材进行化学成分检验与专项检验,以强化其作用于结构实践的效果价值。此外,监理人员还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钢筋复试报告,并将所有不合格的钢筋清退出场。
(2)对于钢筋焊接的外观质量,监理人员如发现不合格的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工重做来进行焊接质量的控制。
(3)钢筋绑扎作业质量的监理工作开展,应通过巡视你检查作业现场,对存在不规范与质量问题的绑扎提出改正建议。此外,在进行浇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前,应对钢筋材料的质量进行二次复验,以保证施工使用质量与设计要求一致。
3.2优化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后,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监理人员与其他相关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凝固所产生的缝隙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在凝固程度符合要求以后进行养护。究其原因,对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如果太早或者太晚的话,都会降低养护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于平面浇筑的养护,可以采用洒水并盖塑料薄膜的方式,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以此发挥养护工作的价值。如果养护工作在冬季进行,还需要在上述步骤之后,在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行铺土,避免由于混凝土表面过于湿润而影响养护的有效性,为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重量提供基本条件。总体而言,为了能够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监理,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强化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避免对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3模板工程质量监理控制
(1)房屋建筑监理人员应按照工程结构体系与施工现场情况,在保证模板与支撑系统作用合理性的情况下,对模板工程提出审核要求。即通过严格检查进场模板,并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脱模剂材料,来控制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
(2)检查柱支模、墙等结构构件是否存在基底弹线,进而判断其是否与设计使用要求一致。与此同时,还应认真检查模板拼接缝、加固情况以及节点位置。对于梁板底模跨度超出4.0m的情况,应将起拱高度控制在1/1000~1/3000之间,来满足模板结构的设计使用要求。
(3)混凝土结构的拆模,监理人员应进行整体性控制,以确保结构承
重模板与结构的养护试块达到目标强度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常温环境下,大模板强度施工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2MPa以上,才可拆除模板来提升模板拆除作业的合理性。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情况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关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问题细化,并进行细致的处理。施工中需遵循施工设计施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武晋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应对思考[J].城市建筑,2015(23):60.
[2]王新霞.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注意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6(9):229.
论文作者:刁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主体论文; 模板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