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力还给课堂论文_李海红

把生命力还给课堂论文_李海红

——谈课改下实验课的上法

李海红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 255400

摘 要:在新形势下,全国上下高呼课改,可是如何改,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上操作,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才能在课堂上生成对我们更有价值的资源?下面是我在实验课中对个人一些做法的总结和反思,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实验课 实验室 观察 欲擒故纵 教师 学生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们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正如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化学实验课在化学学习中的确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可帮助获得化学知识;会帮助培养实验技能。实验,当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做好实验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如何在一开始就能让学生端正实验态度,认真做好化学实验是我们在一开始就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呢? 这是许久以来我一直我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做好化学实验,在安全的前提下扎实地上好每一节实验课,我一直在努力寻求可行之路。在以前,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在带领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之前,我往往会给他们先上一节“政治课”。讲明白进入化学实验室的种种注意事项,甚至让学生“背过”。等到我认为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注意事项之后,才带他们去做实验。可是,说实话,效果很不理想,学生们进入实验室后的好奇心早把脑袋里记住的那些“关键词”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终于找到了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时,我在课后就记录了我的做法以及感受,下面,我将我当时的记录公示给大家,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到今天为止,我们做完了第一章中的所有实验。结果是:通过两周的实验室生活,同学们过了一把“实验瘾。回忆两周以来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我觉得——值!

同学们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都是异常兴奋的:他们有的哼着歌儿,有的情不自禁地大喊大叫,有的跑动着去追赶自己的伙伴,有的嘴里嚼着东西……这些,对我来讲,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没有象以前一样对他们大声斥责,而是“静观其变”。待上课铃响过之后,又过了一会儿,噪杂声才渐渐平息。这时,我说话了:“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是带着兴奋的心情来上课的,请大家仔细回忆自己刚才的举动,结合老师给你们展示的挂图,想一想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否符合一名‘小实验员’的标准?”

接着,我开始一张一张的展示《关于在实验室里进行安全实验》的图片。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观察,而且,我发现课前“违纪”的部分同学,微微地低下了头,有的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我发现自己的“计谋”得逞之后,我说:“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走进实验室后,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说明原因。五分钟后举手抢答。”

接下来的课堂,在一种“百家争鸣”的气氛中进行着》一组抢先先发言:“走进实验室,应该保持安静,因为实验室里回声很大,大声喊叫会刺激我们的耳朵,使我们感觉到很不舒服;不可以追逐打闹,因为实验台上有很多玻璃仪器,它们易碎,而且有的仪器看上去形状很奇怪,又是圆又是中间细两端粗的,制造起来应该很麻烦,估计价格也应该很高吧,如果损坏的话,损失很大;……”趁发言者喘气的空,三组又抢先发言了:“不可以吃喝零食,因为实验室里的空气不好,而且有一些有害的、易挥发的药品,吃喝东西会使我们受到伤害。”四组同学又说:“不能做小动作,开小差,因为如果走神的话,老师讲解的实验注意事项就会不知道,做实验时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其他小组的同学们也争相发言。这节实验课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因为从第二节课开始,同学们的实验纪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更加可喜的是,这一级的学生实验的成功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仪器的损失率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降低。

反思我的教学过程,以及课堂突发事件的方式,我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当学生的某些行为正在“触犯”一些纪律时,你的“一声大吼”可能会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暂时的制止,但很有可能他们回头接着就会再“卷土重来”。可是,通过我们的巧妙处理,往往不但可以使同学们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会痛下决心,彻底改正。

我把上面的我的这种做法称为“欲擒故纵法”。在往后处理事件时,“欲擒故纵”法曾让我获益匪浅。

以上是我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的一点个人体会,希望能够给化学界同仁们提供可以借鉴的点滴内容。其实,仔细想来,只要我们的思想不“偷懒”,我们充分调用自己的智慧,在课堂教学和课堂改革中我们一样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收获意料之外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山东教育报。

[2]山东教育。

论文作者:李海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  ;  ;  ;  ;  ;  ;  ;  

把生命力还给课堂论文_李海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