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论文_胡颖君

胡颖君

(江苏省中医院 210029)

【摘要】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小组形式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进行鱼骨图分析、柏拉图分析、问卷调查、及对策分析与实施、效果验证活动,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痰标本留取率的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从47.5%提高至92.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进行品管圈管理手法,可缩短标本留取时间,提高标本送检合格阳性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痰标本;送检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10-02

品管圈(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自组织活动组人员,经过全体员工的协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和品管技巧,而解决工作现场、文化、管理和其他方面的问题[1]。

QCC活动的开展可将工作人员紧密联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不仅达到自我促进、激励,而且可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唤醒其集体精神,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QCC活动提高工作质量,目前,很大医院医疗团队引入了QCC活动,医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针对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不及时的情况,2014年2月我科专门建立“氧气圈”QCC小组,目标是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QCC活动已为工作实施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突破点,成为医疗机构的一个改革亮点。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科室于2014年2月成立品管圈,圈名“氧气圈”,圈员12人,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5 名,护士5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1.2 方法

1.2.1主题选定:选题采取头脑风暴法,所有圈员每人提出1个本科最需解决的问题,并说明本选题的理由,圈员根据可行性、急迫性、重要性和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期品管圈的主题,最终选定“提高患者痰标本的留取率”为活动主题。

1.2.2拟定活动计划表:计划表的制定以PDCA程序为标准[2],分3个阶段,2014年2-5月确定主题;2014年6-7月实施阶段;2014年8-9月检讨与改进及成果展示阶段。

1.2.3现况把握

1.2.3.1绘制痰标本留取的流程图,见图1。

图1 痰标本留取流程图

1.2.3.2数据收集结果分析:自制痰标本留取登记本,观察并记录本科2014年3-4月调查痰标本数共320个,留取率为47.5%,所有圈员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由柏拉图等各种品管圈手法来分析未留取痰标本的原因,见表1和图2。根据“80/20”定律,确定本次活动需要改善的重点环节为病人痰少或不易咯出、护士未告知患者留痰意义及方法。

表1 未留取痰标本的原因数据分析

图2 未留取痰标本的原因柏拉图分析

1.2.4目标设定:综合选题过程中圈能力的得分情况,设定本题圈能力为70%。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能力)=47.5%+(47.5%×80.3%×70%)=74.2%,根据此公式制定本次QCC活动的目标值为74.2%。

图3 痰标本留取率低原因分析鱼骨图

1.2.5要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表、自制痰标本留取登记本,从医生、护士、患者、其他等方面分析,观察并分析未留取痰培养标本的原因,制作鱼骨图,见图3。

1.2.6对策拟定:全体圈员根据要因制定对策:①加强学习与交流:组织圈员学习正确痰标本的留取等知识,加强对痰标本留取的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留取痰标本留取标准流程图,由护士长对所有护士进行痰标本相关知识的考核。②加强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留取痰标本的相关知:召开护士会议,增强责任感,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正确留取痰标本的重要性;制作痰标本留取告知书,同时向患者做好口头宣教。③加强相关质量督导:建立痰标本留取登记本,做好交接班,每日责任护士根据登记情况督促患者留痰。④加强护理及医疗干预:询问检验科,确定多项痰标本项目可只留取一个痰盒;报告医生,必要时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其留痰;拍背以促使患者的排痰。

1.2.7对策实施:自2014年6月起正式实施,将相关对策制定成具体方案,在护士例会上进行培训,全科护士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记录痰标本留取登记本,由圈内负责人再次调查统计痰标本留取率。

2.结果

至2014年7月止共调查痰标本数共320个,留取率为92.5%,超过目标值74.2%。同时圈员责任感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均得到显著提高。

3.讨论

痰标本检验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辅助检查之一,是为了对肺部感染等肺疾病作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的有效检测方法,肺部病理情况,痰量增加,痰液性质改变,痰标本检验可加以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但很大情况下,如患者痰少,医护人员的疏忽等因素,临床上往往痰标本正确留取不及时,影响治疗[3]。

本次QCC活动通过分析未留取痰标本原因,完善痰标本留取制度,送检率及合格率明显增加,且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圈员积极性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病区整体形象。

但是本科QCC仍处于初级试验阶段,落实过程以及制定方案中仍存有一定不足,如活动计划时间安排欠合理;数据收集方法有待完善、收集数据有遗漏;加强对品管圈工具的使用;圈员QCC知识掌握不够、流程不熟悉、应用手法不够灵活等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朱乐凤,刘彦慧,丁慎勇.专业护理实践环境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45-848.

[3] 付荣萍等.影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留取疾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06);113.

论文作者:胡颖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论文_胡颖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