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刘宝琴

祥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 祥云672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保健中,采用心理评估指导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评估。统计分析儿童家长的知识知晓情况、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盖塞尔发展量表测量结果,以评估心理评估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在日常照顾、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的标志性月龄、卫生常识方面的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情况均比对照组高,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在社交、精细运动、认知及语言等的发育商及总发育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心理评估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保障儿童全方位健康。

关键词心理评估;儿童保健;儿童发育

儿童保健是为预防疾病或控制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不在只是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与社会能力的健康与发展[1]。WHO也建议加强儿童心理卫生规划在整个公共卫生保健规划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对保障儿童健康与全方位发展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进行心理评估,以探讨心理评估对儿童保健的有效性、合理性,对儿童全方面发展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范围为0~5岁,平均2.3±0.6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范围0~6岁,平均2.4±0.7岁。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成立保健小组(由2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长、3名护士组成),并对保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过专业的儿童保健培训。对在本院出生的婴儿,两天内建立电子保健档案;非我院出生的儿童于就诊当日建立电子保健档案。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健:1)对于两岁前的儿童,3个月测一次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并进行心肺听诊;2)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儿童,如高危儿、先天性疾病患儿、出生缺陷、体弱儿等,为其建立电子专案进行管理;3)按照计划,对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贫血、佝偻病、腹泻等现象的儿童接种免疫疫苗。观察组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评估,具体措施包括:1)依据《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评估儿童的神经行为;2)指导家长有计划的进行母乳喂养及断奶期的过渡;3)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喂养、疾病预防、心理状态的关注等,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父母进针对性的指导;4)筛查儿童的心理行为是否出现异常,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孤僻、多动、交流障碍或攻击他人的现象,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强化训练,必要时转诊。

1.3 观察指标对儿童家长的知识知晓情况、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盖塞尔发展量表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以评估心理评估的应用效果。其中儿童家长的知识知晓情况主要针对儿童的日常照顾、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的标志性月龄、护理过程中的卫生常识等;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采用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评表(WHO于2006年制定),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行为等;盖塞尔发展量表测量内容包括儿童的社交、精细运动、认知及语言等方面的发育商。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分析两组家长的知识知晓率发现,观察组在儿童日常照顾、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的标志性月龄、护理过程中的卫生常识方面的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a表示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我国14~20%的儿童存在着发育、心理行为障碍,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可确诊为严重障碍[3]。而家长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儿童行为心理问题,常规保健通常是无法解决的。及时进行心理评估,有利于早期发现儿童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能够促进儿童的机体发育,降低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吴秀芳. 心理评估与干预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电子版), 2016, 3(25): 5042-5042.

[2]黎燕. 儿童心理测验方法的介绍和发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 (10): 137-138.

[3]洪昆, 刘碧波, 余萍, 等. 心理评估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42(6): 78-80.

作者简介:刘宝琴 (1976年5月-)云南祥云,汉族,主治医师,大学儿童保健工作。

论文作者:刘宝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心理评估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刘宝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