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在边远山区基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肖芳汉

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文章分析总结了卫星通信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在农村基层建设中的几个典型应用,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但农村偏远地区的覆盖仍然有待完善,迫切需要得到改善,通过宽带卫星通信,使得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涉及基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卫星通信来实现农村地区的低成本建网,对当前的新时代的互联网农业基层建设的实践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宽带通信;基础建设;卫星通信;互联网农业

1引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电供水、公路交通、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我国幅员广阔,广大农村地区人员稀少,农村由于人口不集中,或者位置偏僻、高山峻岭,如果使用传统光纤网络覆盖,网络覆盖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由于投资巨大,各大运营商都不愿意单独出资建设光缆并覆盖手机公众网络,没有公众网络通讯资源,没有网络导致无法为当地居民开通电视,电话,网络业务,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基层建设人员及管理人员、当地居民等都与外界无法联络,并对整个基层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宽带网络市场发展策略来看,随着4G网络的扩展,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城市,随着4G用户规模的增长和市场的逐渐饱和,运营商未来的用户发展重点将从重大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扩展,目前农村偏远地区将成为运营商下一步网络覆盖的重点方向,要想争取这些地区的用户,为了解决网络覆盖这一问题,人们在其中引入了卫星通信技术,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具有个人通信全球化、智能自动化的特点,即可以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采用任何方式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了卫星通信的”无处不在、业务开通灵活便捷”等优势,可作为基层建设中的农村、矿场、工地等偏远基站的主用传输手段,可提供卫星宽带互联网、VoIP语音、内容推送(数据、视频等)的三合一应用。可灵活选择仅提供互联网、VoIP和内容推送功能,并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最大限度的将一个地面卫星节点覆盖到半径4公里的区域,卫星通信具有如下特点:

(1).信号传输时延大:高轨道卫星的双向传输时延达到秒级,用于话音业务时会有非常明显的延时;但对于互联网业务不受影响;

(2).工作频带宽:可用频段从11GHz~30GHz。ku波段甚至可以支持155Mb/s的数据业务;

(3).通信质量好:卫星通信中电磁波主要在大气层以外传播,电波传播非常稳定。虽然在大气层内的传播会受到天气的局部影响,同时卫星通信系统内部会自动进行相关调节,是一种可靠性很高的通信系统;

(4).网络建设速度快、成本低:除建地面站外,无需地面施工。运行维护费用低。

(5).下行广播,覆盖范围广:对地面的情况如高山海洋等不敏感,适用于在业务量比较稀少的地区提供大范围的覆盖,在覆盖区内的任意点均可以进行通信,而且成本与距离无关;

2 卫星宽带通信技术在基层建设中的几个典型应用

在边远山区基层建设中,通信是基础,解决信息通信问题,创新生产力,创新发展智慧生态农业,服务业,培育智慧农村,建设生态基础建设,维护城乡安全与健康,保障居民获得持续的通信服务,信息化的倍增性和渗透性赋予基层建设新引擎。

互联网农业的系统架构涵盖了农村的所有方面,感知他们,分析他们,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通信,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并提升当地区域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护生态,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信息化。而通过卫星通信的方式来覆盖边远山区的网络通信,可以低成本的实现乡村信息化。

2.1 边远山区宽带卫星通信互联网接入

宽带卫星通信建设方案可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在卫星远端站下面部署不同的设备和网络,例如单用户语音和宽带接入终端、基于小型终端的多用户接入网络、基于可扩展的的ADSL接入网络等实现用户的语音和宽带接入需求。并且接入方式支持多种协议,兼容性好,配置灵活:支持H323、SIP 和MGCP协议;特别设计的卫星通信语音系列远端站将VOIP处理与卫星调制解调器结合起来,可直接连接普通电话(RJ-11),与此同时还提供了数据连接(RJ-45接口)。

图2-1互联网宽带接入系统框图

卫星宽带可以在所有站点之间实现共享,资源非独占使用,不使用,不花钱,改变当前卫星通信的使用方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费用,可以实现任意地点进行通讯,因为空间可避开地面网络的堵塞;使用开放平台——全面支持标准的互联网连接和各种IP 应用;先进的用户端站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4Mbps下载/2Mbps上传;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统一接入服务,实现完善的一体化服务质量;用于通过IP平台提供高速双向宽带通讯的卫星;带宽按需分配。

2.2 边远山区宽带卫星实现远程教育

通过宽带网络接入,可以为偏远山区和边远学校引入远程教育及远程医疗服务,利用这样一个通信平台可以有效打破教育壁垒,曾经因为距离和速度而被限制的教育资源得以快速推送。广大学生和老师自由的访问教育资源,不再因为基础通信设施的不完善而受到限制。并且价格低廉,同时采用内容推送方式,占用更少的带宽资源;快速部署,全国覆盖,对布置地点没有要求,非常适合偏远山区基层教育建设。

图2-2远程教育架构框图

2.3边远山区宽带卫星实现远程医疗

宽带卫星通信可将远程宽带接入优势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医疗技术相结合。通过卫星通信实现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边远山区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远程医疗同时也为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医学教育;使用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运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历和诊断照片,有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可以良好地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通过远程的通信来实现高品质、全国范围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实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远程医疗的目的。

图2-3远程医疗架构框图

3结束语

通过卫星通信,实现边远山区基层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互联网农业有三大模式,一是互联网技术深刻应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营销,农产品综合应用的电商模式,三是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模式,把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强推进“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经常使用单独的卫星通信系统来完成一些必要的通信工作,不过由于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许多技术工作无法通过该系统来展开。具有集成化特点,互联网+农业是依托互联网的新型技术和通信平台,助推农业现代化,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形成农业经济新业态。

总而言之,解决边远山区的信息通信网络覆盖,发展基础农村的通信网络建设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先决条件,而卫星通信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通过信息化和互联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基层农村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至关重要,通过网络推动农村的产业升级,让农民分享溢出响应。发展特色产业,有了网络支撑,农村的互联网+才有发展后劲,也才有了竞争力,才能总体推进国家的基层农村建设,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沈伟年.全面保障重点工程推进,采用通信新技术打造四川电力通信网[J].通讯世界,2014(6)24-26.

[2]张军丽 银川总站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6(5)46-46

[3]曾奕棠.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0):32-34

[4]付博.移动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7):148-150

作者简介:

肖芳汉,男,汉族,中级工程师,硕士学历,从事宽带通信及网络工作。现工作单位: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单位邮编:518000

论文作者:肖芳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卫星通信在边远山区基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肖芳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