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刘红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刘红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56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结论 及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个体化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其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卵巢激素依赖的内膜异位现象为一种生理情况,只有当异位的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并出现症状时,方能认为是疾病[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46岁,平均年龄42岁。

2诊断与鉴别诊断

2.1诊断

2.1.1病史

经血逆流到腹腔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的重要条件,因此月经的改变是本病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的重点。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痛经加重的整个过程以及治疗史、治疗情况及相关病史是诊断内异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月经史、孕产史、家族史及手术史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值得提出的是不仅要了解痛经或疼痛的发生发展与月经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是否存在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以及是否有合并不孕与卵巢囊肿的病史。

2.1.2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痛经或持续性下腹痛、随月经周期加剧,伴随月经失调(包括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和性交痛。同时要注意有无合并血尿、便血及急腹症症状,也要意识到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双合诊检查子宫多为后位、固定,在宫骶韧带或者子宫直肠陷凹处可触及黄豆大或拇指头粗的硬结,触痛明显,甚至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与周边或子宫粘连紧密[2]。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体征之一。

2.1.3辅助检查

影像学中检查如超声、CT、MRI的检查均对内异症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CAl25值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可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值得提出的是,腹腔镜检查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内异症的最佳诊断方法。特别是对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不孕或腹痛患者更是有效手段,腹腔镜下进一步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也同样可以确诊。同时,腹腔镜也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2.2鉴别诊断

2.2.1慢性盆腔炎

(1)以往多有急性盆腔感染和反复感染发作史,盆腔炎块引起的腹痛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此疼痛无规则,与月经周期无关;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产生的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呈周期性,渐进性或在月经周期出现明显加重。

(2)妇科检查时慢性盆腔炎在附件区可扪及境界不清有压痛包块,子宫直肠凹无触痛结节;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所扪及包块多位于卵巢部位,盆腔腹膜尤其是后陷凹内,有明显触痛结节,这是重要的区别。

(3)慢性盆腔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内异症抗生素治疗无效,除非同时合并有感染。

(4)腹腔镜检查内异症可见腹膜上暗褐色或火焰状的小泡或结节,大小不一,同时合并盆腔局部或弥散的条索、膜状粘连,而在粘连索下可以发现内异症病灶;而慢性盆腔炎腹腔镜检查却只能发现粘连带、膜状粘连与包裹积液等,与内异症有所不同[3]。

2.2.2子宫浆膜下肌瘤

(1)子宫浆膜下肌瘤多不会引起月经改变;而内异症是则多数有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的情况。

(2)妇科检查时子宫浆膜下肌瘤质地与子宫质地一样,表面光滑,子宫直肠凹无触痛结节;而内异症囊肿妇科检查时子宫质地不一样,为韧性有张力感,并伴有触痛结节。这是区别的要点。

(3)子宫浆膜下肌瘤无特殊病史;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可追问到有异位症病史或计划生育手术史。

(4)腹腔镜或病理提示两者则有明显区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子宫腺肌病

(1)痛经症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甚至更剧烈,同样存在有继发性进行性痛经。

(2)子宫腺肌症在体检子宫多呈对称性增大,且质地较正常子宫硬。同时经期检查时,子宫压痛明显。

(3)应注意此病亦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存在,约15%患者合并内异症。

(4)超声或CT、MRI显影可以做进一步提示。

3治疗

3.1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治疗的方法取决于内异症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症状、病变程度和过去的治疗情况等,制定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2治疗方法

3.2.1非手术治疗

(1)期待疗法

指对病变轻微、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在一定时期内不采取激素类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措施,一般可数月随访一次。经期有轻微疼痛时,可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对症治疗。

(2)假孕疗法与孕激素治疗

是采用较大剂量的雌孕激素,使患者产生一种高激素性闭经,抑制排卵和产生闭经,使异位内膜转化成不活动的蜕膜组织发生坏死吸收。适用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

(3)假绝经疗法

用药物阻断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直接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并可能与靶器官性激素受体相结合,使子宫内膜萎缩,导致患者短暂闭经。常用的药物有达那唑、内美通/孕三烯酮。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加反向添加疗法

GnRH-a为人工合成的十肽类化合物,其作用与天然的GnRH相同,但活性较后者高出10倍至百倍。长期持续应用,对垂体产生显著的降调节作用,抑制垂体功能,继而抑制排卵,从而引起一系列绝经期变化,出现暂时性闭经,故又称“药物性卵巢切除”[4]。

3.2.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内异症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切除和消灭异位病灶,恢复盆腔结构,必要时阻断盆腔神经通路,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不育以及预防及延迟复发的目的。手术的选择要考虑病人的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的严重程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育,特别是中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对不育治疗有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手术可以切除病灶,并切断盆腔神经的通路;年龄较大、症状较重又没有生育要求可考虑较为彻底的手术,如子宫切除甚至卵巢切除术[5]。具体的手术方法包括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4结果

经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56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

5讨论

调查显示,3%~1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已成为临床防治的重点[6]。约80%内异症常累及一侧卵巢,最早好发于宫骶韧带和附近腹膜等处,亦有远播至身体其他部位者。典型的病变为周期性出血的内膜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同时常合并不孕、痛经;内异症虽为良性疾病,但有恶性疾病的行径与恶变的可能;并有治疗后容易复发的特点。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及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个体化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凤,赵金荣,张林红.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4):58.

[2]王秀春.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5(21):123.

[3]王春凤.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7):96-97.

[4]董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83.

[5] 张金瑾.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4):744-746.

[6]汪大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5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35):181-182.

论文作者:刘红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刘红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