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岩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岩

江苏广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一项关键性的生产材料,为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能够达到既定目标,相关的检测工作者需要对其予以严格地把关,让工程的整体成效有所保障,使工程建设安全程度获得更深层次地提高。在建筑混凝土检测期间,相关检测者务必要严格分析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专业的检测措施,希望能够给相类似的混凝土检测项目带来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检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检测措施

引言:

当前建筑占据城市建设和规划很大比例,因此人们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有了更高要求标准。在建筑工程作业期间,混凝土极易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外部自然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原因等,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隐患,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利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专业合理的检测措施,进而高效的控制了建筑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产生。

1建筑混凝土质量概述

从现阶段情况看,建筑混凝土问题比较常见的是裂缝问题。这一般是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所以,有关施工人员应当在施工中重视对材料质量的科学检验。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主要是:(1)材料配比不够合理。一般的混凝土主要是水泥、粗与细骨料等共同配制。若是水泥标号、粗、细骨料品质、水灰配合比重等不能够满足指定标准,则将影响混凝土强度。(2)温差控制没有做好。在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在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无法达到既定参数,养护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温差控制。只要产生温差偏高的问题,就会有损混凝土所要发挥的功效以及使用周期。与此同时,在影响模板制作的主要因素方面,倘若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模板表面处理得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泥浆外漏或者是气泡,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引发质量隐患。(3)施工人员应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养护工作内容,制定完善的养护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体施工质量,保障模具保持恒定温度,合理地进行添加剂渗量,确保干净度,从而全面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首先在材料方面,混凝土材料以砂石、水泥为主,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来确定材料质量性能要求,并在材料采购、进场阶段对材料质量严格把关。其次,则是要组织现场试验员、质量检查员等相关技术人员在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混凝土申请单上的设计标准强度、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最大粒径和外加剂、掺合料等进行混凝土预配,将最优化配合比确定下来。最后,由于在很多工程中,砂石、水泥等混凝土材料在进场后不会立即使用,因此还需做好材料的分类存放管理工作,不仅要按规定对存放环境进行控制,避免材料质量因受潮等问题而受到影响,同时还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检,查看骨料含水率、杂质含量等质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2混凝土运输施工

混凝土运输可分为车辆运输与泵送两部分,其中车辆运输混凝土是指由搅拌站到施工现场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在运输之前,需要根据现场泵送作业情况及混凝土初凝时间要求来对运输车辆数量进行控制,并对混凝土罐车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因罐车堵塞等问题而导致车内混凝土离析、初凝或是坍落度变化,如已经发生此类问题,则要及时与现场进行沟通,对施工计划加以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泵送阶段,则是指通过现场泵车泵送水平来完成混凝土的水平或垂直运输,在进行泵送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按规定对泵车及输送管进行布置,检查输送管各处是否存在不正常弯曲、必要转弯处转弯幅度是否过大、输送管接头处是否严密等,以免因输送管布置不规范而影响混凝土泵送效率,同时为防止输送管中因混入空气而出现阻塞,还要将输送管口尽量向下倾斜[1]。在将混凝土输送管布置完毕后,还要结合混凝土泵的使用说明书展开布置检查,确定各处安装无误后再进行整个泵送系统的空运转与试运转,试运转通常需要先泵送适量的水,以使混凝土泵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等部件均能够保持湿润,不会在输送时出现堵塞现象,并起到良好的内部清理作用。在将混凝土泵及输送管中的异物清理干净后,还要采用与泵送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来对泵管进行润滑,润滑完毕后方可开始正式浇筑。

2.3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的浇筑需要与泵送同时进行,在时间控制上应与混凝土运输的时间共同进行考虑,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所有浇筑工作,对于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还要尽量保证连续浇筑,以免导致施工裂缝等缺陷。在浇筑施工中,需要先对模板、钢筋等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安放保护层垫块、马道跳板,以用于钢筋骨架的保护[2]。在正式浇筑开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浇筑方法,例如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铺不大于3厘米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倾倒入模时,还要控制倾倒速度,避免集中下料对模板、钢筋骨架造成过度冲击。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为确保混凝土不产生离析,自由倾漏高度必须必须严格控制,如粗骨料料径大于25毫米时,不宜超过3米,粗骨料料径小于25毫米时,不宜超过6米,当现场施工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4混凝土振捣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合理的振捣操作时非常重要,由于混凝土振捣方法较多,不同振捣方法的具体操作由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混凝土振捣的操作细节进行准确把握,以免因操作不到位或是操作方法混淆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3]。以插入式振捣为例,在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混凝土振捣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振捣移动距离及振捣范围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振捣移动距离都应在振捣半径的1.5倍以内。同时在进行表面振捣时,为保证振捣的连续性,每次振捣都必须要从上次振捣的边缘开始。

2.5混凝土养护施工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还需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为避免混凝土出现水分不足的情况,养护施工必须要在浇筑结束后8~12h内进行,养护周期则通常在7-14天左右,具体浇筑时间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方法有自然养护法、加热养护法等很多种,南方地区施工基本都是以自然养护法为主,自然养护又分为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并以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为标准[4]。另外,建筑工程中不同位置的混凝土养护在具体方法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对梁、板类结构,常温情况下应采用覆盖浇水养护,而对于墙柱结构养护,则需要通过涂刷养护剂的方法代替常规浇水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设工程来说,混凝土的质量极为关键。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各环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并对裂缝预防、雨季施工等问题加以注意,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10):193-194.

[2]冯阔.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3):190-191.

[3]孙立坤.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7(10):65-66.

[4]江晋宁.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1):19-20.

论文作者:李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