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视角的德育困境与突围论文_李恩端

基于人本视角的德育困境与突围论文_李恩端

李恩端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本视角下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其后提出了基于人本视角推动德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人本视角;中职;德育教学;困境;突围

人本主义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强调个性的充分发展,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在德育领域的实践而产生的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有以下特点:在德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式上,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即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实现。从人本视角看我国目前的中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与思考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去尝试解决问题。

一.人本视角下中职德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1.德育的地位弱化,对德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是根本,德育是前提,尽管这个教育理念已经提倡了许多年,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在中职学校,对于这个教育原则,很多时候被功利性地理解为社会发展经济的工具和学生日后求职谋生的手段,忽视了德育在育人、成人的内在价值。职业学校更多是把技能教育放在首位,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被弱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没有被高度重视。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认为自身只需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即可,德育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而其他相关的后勤人员更是觉得德育跟自己毫不相关,因此,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这也造成学生对德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重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品德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德育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途径和渠道缺乏多样性

人本主义提倡德育应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并获得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实施。而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途径和渠道仍是以德育课堂讲授为主,由德育教师围绕着德育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种德育模式偏重于直接传授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学生凭借教材,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经验对象化,学生获取的是间接经验而不是直接经验,学生没有实践体会,德育容易停留在表面上,并不能真正触动学生、影响学生,这也是中职德育的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3.德育方法沿袭传统,缺乏创新性

人本主义认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当是教育者的认知、体验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教育者在环境的影响下自我育德的过程。德育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展开,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作用与环境的作用协调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求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引领学生走上自我修身育德的成长道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德育特点要求中职学校的德育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目前中职的德育虽然也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仍为主流,老师的权威地位依然不受挑战,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德育教育,无法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育德。

二.基于人本视角推动德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1.树立大德育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所谓大德育观,即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大德育观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基本职责,人人皆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工作中,教师的分工可能不同,但这并不能导致育人目标的不同,身为教师,都有责任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中,在各种学校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任何一位老师,在面对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都有义务进行及时的教育与纠正。作为老师,人人都应该是,而且是必须是德育工作者,才是一位完整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榜样,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去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良好的师德就是人格化了的德育内容,是宝贵的德育资源,教师本身的榜样力量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力量。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根本在于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认识和育人艺术。三是处处有德育,德育因素与德育资源无处不在。校园的文化,学校的各项活动,学生的校园生活处处都有潜在的德育因素,学校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潜在的德育因素,发挥出德育的功能,让学生随处随时体验到这种育人氛围并受其影响。

2.以学生为本,进行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中职学校要走出德育的困境,提高德育实效性,改革与创新是必然之路。德育的改革与创新,出发点必须回归德育的目标,即实现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方面,要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德育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时代的特征,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在德育途径与方法上,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拓宽德育的途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进行道德体会,通过活动,让德育进行内化,通过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德育。在师生关系上,要建立平等民主的融洽师生关系,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能与老师在平等关系中进行交流、探讨与分享,实现学生的自我育德。

三.结束语

教育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德育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使得德育与学生紧密联系,德育实效性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大德育观,以学生为本进行德育改革与创新将帮助中职学校走出德育困境,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甘娜. 基于人本视角的高职德育困境与突围[J]. 才智, 2018(18):117.

[2]张敏. 网络背景下高职人本德育困境与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80.

[3]沙永宝, 郭增波. 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人本化研究[J]. 职业, 2017(21).

论文作者:李恩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基于人本视角的德育困境与突围论文_李恩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