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网络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网络对我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文化论文,我国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上海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等7家单位联合召开了国内首次“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气氛热烈。本刊选摘5位与会专家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

网络是信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鲍宗豪(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网络成为全球发展新潮流的动因不是因为网络仅仅是一种技术或者工具,也不因为上网好玩,最根本的是因为网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网络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笔者以为,网络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是信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后,正在迈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最核心的是信息网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络已经突破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集信息集聚、处理、传播、开发与利用于一体的功能综合的信息平台。由于信息活动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网络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在信息产业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今,信息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是衡量一国信息化水平的核心指标。由于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而网络又是信息产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有理由说网络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

2、网络正在改变着信息社会新财富的分配方式。今天,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新财富的分配方式,也使得工业经济时代以来的动力工具正在逐步变革为智能化工具。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到了21世纪中叶,世界应该不再像今天这样消耗巨大的物质资源,因为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实现着人类社会从基于原子的稀缺经济向基于比特的富有经济进化。

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动摇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每个人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平等的创业机会。美国高技术行业100位最富有的企业家中,从事与网络有关业务的人占1/3。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生一个亿万富翁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自从有了因特网,产生一个亿万富翁只需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难怪有人惊呼,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富翁的摇篮。

3、网络在改变着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网络时代,企业市场运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建设、理顺企业之间端对端信息流通渠道,让企业信息在市场的流通中体现出最大物化利润价值。同时,企业可利用互联网降低库存、节约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另外,企业也可更快捷地搭上通往国际市场的直通车,也为传统企业设立一个国际水准的标杆,逼着企业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加强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蓝蔚青(浙江省社联副主席、研究员):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引起包括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政治活动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也正在悄然兴起。我们不能害怕和回避对网络的政治性应用,而应认真研究互联网和社会结构网络化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把握其发展趋势,兴利除弊,争取主动。这对于在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互联网对政治生活最直接、最表层的影响,是办公室自动化发展为“电子政府”、“在线政府”。政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工作方式是信息处理,而政府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严密的网络组织,因此自然就成为互联网的最大受惠者之一。

第二,是决策的分散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层次的减少使社会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地方政府的横向联系增多,中央政府趋于更多地发挥协调、监督、保障作用。如在城市与社区的关系上,随着愈来愈多的人在家里办公,在网上购物,社区不再仅仅是老人和儿童的天地,而逐渐成为“上班族”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将获得更多的关于居民日常生活切身利益的决策权。在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上,“在线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开放政府”,它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使公民获得的政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系统性不断增强,也使政府本身从凭借垄断信息来行使权力变为主要为公民提供信息服务,公民有了更多的参与决策的条件。同时,政府也可以直接从互联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减少了中间环节及层层过滤造成的失真,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就会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决策的速度和灵敏性。

第三,是民意表达和公民政治参与将获得巨大进展。网络经济使消费者开始参与并影响生产过程,这不但扩大了消费者的权力,而且必将强化公民在政治领域中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远程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使更多的公民能接受第一流的教育,也使终身教育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从而使更多的人获得多专业的知识,为政治参与创造更好的素质条件。网上浏览也使网民有时间有机会获得大量的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为民意表达和公众参与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网上论坛,公民可以对政治问题自由地发表见解,网上表决使全民公决不再是一项耗资巨大而难以实现的工程,等等。所有这些利用互联网联系广大群众的方法,都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巩固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

第四,是互联网对公民之间的政治关系起着促进作用。它同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大大加强了公民之间、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了交互式的人际关系。网上交际迅猛发展,网上社团也开始出现。这一方面加强了公民间的沟通和理解,只要党和政府积极主动地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也将有助于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实行社会整合;另一方面,它为政府提供了了解社会政治心态、政治动向的重要渠道,及时掌握和分析由此获得的信息,有助于建立社会预警机制。

第五,是互联网有力地促进了各种政治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为我们广泛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启迪政治思维的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思想材料。

最后,互联网也将成为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新的阵地。各种不同政治主张、政治理论之间的争论和斗争都会扩展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对政治对手进行排谤和欺骗,盗窃对方的政治机密,还可以煽动骚乱,组织抗议、游行、示威,通过教唆犯罪扰乱社会秩序,运用黑客入侵使社会管理陷入混乱和瘫痪等等。而且,互联网上没有国界可以阻挡这种进攻,政府进行监控和管制的难度也相当大,攻击者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因而更加肆无忌惮,加密手段可以被利用来进行偷袭……。这些都使互联网上的政治斗争更具复杂性。

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的捷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张华金(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一、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当代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战略,也是在现代世界文明大发展的背景下,发展我国现代文明的一条捷径。我国实施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并没有因现有基础较差而回避迅猛发展的网络大潮,我们也没有忘记我们仍然是处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果断地采取了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和工业现代化,使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摆脱以往的传统的衡量水平,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信息化覆盖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大大推进了我国的信息化,真正实现技术的跨越式超越,完成信息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可行性。现在,任何一门高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网络。科学技术无国界。世界各国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完全有可能为我国所吸取、所利用。日本原来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但它吸取、利用当时国际上的先进科学技术,超前发展,实现了工业化,这个“后发工业化国家”,成为一个“后来居上”的成功事例。类似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不少。这些事例都清楚地说明了,后进国家只要认清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抓住历史机遇,打破常规,立足赶超,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同样,我们只要转变观念,抓住时机,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我国完全有可能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成功地结合起来,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超前发展,创造一种赶超现代文明的发展新模式。

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科学性

现代中国的发展,绝不能离开网络的发展。在当代,先实现农业和工业现代化的道路已不可取,因为离开网络的发展、离开信息技术,不可能有真正的农业现代化,更不可能有工业的现代化。唯有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及其它先进的科技成果,才能改造传统的农业、传统的工业,从而进入网络社会或信息社会,赶上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这是唯一正确和科学的发展战略,应当清楚的看到,以网络为核心内容和基础的信息技术、信息能力,中国还很落后。发展网络、发展信息技术和提高信息能力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

傅治平(海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高度开放的文化。世界上所有的网站,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网站修了防火墙以防御非法入侵者外,其他网站则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个网民门户大开——其敞开度对谁都一样大,提供的文化产品都一样多。同时,互联网建立了一种无中心或非中心的“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一律平等,使得文化霸权或文化沙文主义在互联网上毫无市场,发不起威风。当网络与人脑进行嫁接之后,全部的人类知识宝库都可以成为知识的虚拟的延伸,普通人也可以在瞬间成为饱学之士。因此,名人的光环在网络上已不再使人觉得眩目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只要家中有互联网帐号和电脑,就能够同任何一个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导师分享一样一样的学术和教育资源,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由于在网络文化中,文化权威开始消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等级结构正在土崩瓦解。老一辈对后辈的启蒙已经没有多少“市场”。而在互联网上却出现新的反差:成年人的反应往往比青年、少年迟钝,在网上,不仅自己掌握的知识难于显示出优势,而且会迅速老化。相反,青年和少年则能在网上驾轻就熟,来去自如。很多时候,青少年倒成了成年人的电脑启蒙者。所以,有人又把互联网叫做“青年网”。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青少年完全有资格与专家权威平等地共享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挑战及其负面效应

陈依元(宁波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

江泽民指出:“因特网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的信息垃圾和虚假信息。如何区别网上哪些信息是真实的?科学技术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互联网的局限性。故此在代表网络文化先进性的同时,其消极面也已逐渐显露,主要有:

一是它的无序化、无控制、“无政府”、“自由化”的倾向,就互联网的硬件结构与软件程序而言,网络总体上是有序的(在电脑病毒未入侵的情况下),也是有网络控制中心的,无序与无控制将导致系统的崩溃。这是就系统自身来说的,而实际上在网络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却有许多无序现象。如,由于网络空间没有物理边界,网络社会可以说是“无边界”、“超国家”的社会,没有一个真正的“政府”或权威性机构来统筹,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意见,信息的发布、传播极易失去控制,造成信息污染乃至信息欺诈。至于电脑病毒、黑客入侵造成死机,网络犯罪、网上间谍、信息垄断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可见,它是有序中有无序,控制中存在无控制。

二是它可以成为某些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的便捷手段。由于网络文化始于美国,英语成为电子文本的最主要语言(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有90%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国家的英文信息),因而使其打上了西方话语色彩与西方文化特点的烙印,这是滋生文化霸权主义倾向的原发性因素,使网络中的文化交流失去了平等交互性,变成了不平等的单向渗透。这就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是不良网络文化、网络行为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构成威胁。主要表现有:(1)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应当是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但如前所述,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以单一的西方文化取代、消灭非西方传统文化。多元文化的绝种对人类来说并非福音,有人欢呼网络文化将带来的“书同文”、“字同音”,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大融合的结果,我们认为这一观点还值得商榷。中国古代哲人早就说过“同则不断,和实生物”,“色一无文,声一无听”,单一化意味着文化断层。(2)网上黄毒肆虐,众多色情网站兜售淫秽图书、图片,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构成严重毒害。(3)网上犯罪问题严重。它分为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与针对互联网本身的犯罪。前者包括网上诈骗,网上色情服务及发布色情信息,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毁损商誉,网上窃取国家或商业秘密,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讹诈,网上传授犯罪方法甚至自杀等等。而犯罪主体日趋多元化、种类扩大化。特别是它对青少年网民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一部分上网青少年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有的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伪造证据,进行敲诈勒索;有的找黄色网站寻找刺激,下载黄色图片和黄色小说,有的还将下载内容在校内广泛传播。(4)一些网民上网成瘾,极易导致心理病症与情感异化。各地网民中都已发现患有电脑综合症、认知虚幻症和电脑狂躁症的人。另外,网络尽管扩大了人际交往,但同时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疏远。有的网民“宁信机不信人”,遁入“虚拟时空”,到网上去寻求感情寄托,不愿直面现实,从而迷失了自我。(5)一些网民或民营网站在互联网上私自发布真伪难辨的新闻信息,甚至以不正确的舆论误导人,冲击了正常的舆论阵地。此外,网络上侵犯版权、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很普遍,还存在网上泄密问题等等,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6)由于网民一般是以独自的“隐形人”身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操作,如果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就会丧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出现诸如随意公布他人隐私、不负责任地制造虚假信息、进行信息垄断、充当电脑黑客等严重的网络道德行为问题。

(摘自《探索与争鸣》2001年第2期)

标签:;  ;  ;  ;  ;  ;  ;  ;  ;  

网络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