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_温飞龙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_温飞龙

身份证号码44011119880805xxxx

摘要:建筑工程想要达到质量标准,增强施工中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就必须抓好技术管理工作,因为技术是各道工序施工质量保障,也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成本投入,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工程要重视技术管理,找准技术管理的关键点,根据建筑工程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不但可以让建筑物满足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还能提高建筑施工经济价值。本篇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题进行探讨,仅供建筑行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关键点

引 言

建筑工程施工分为很多工序,每道工序所采用的技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只有抓好技术,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成本支出,这样就能让建筑企业拥有价格上优势,生存和发展空间会更大,同时还会让企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从而竞标到更多工程项目。建筑施工技术比较密集,必须根据技术标准,严抓技术管理,分析技术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提高技术管理整体水平和成效,让其更好地服务建筑施工,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收益,在市场中可以持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有明显的体现。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1.1后浇带法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比较多,在施工中现浇容易引发收缩,或者产生沉降,这时就会有裂缝出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经常采用后浇带法。[1]后浇带法施工时常会出现漏浆的情况,位置在浇筑两边,为了避免这种质量缺陷的发生,就必须要掌握技术要点,在某工程施工中要采取隔断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钢丝网,通过这种方法就能避免后浇带法施工产生漏浆。另外,在对后浇带法进行浇筑的时候,要控制好温度,不能过于高,最好是在温度较低的时进行施工,并且要在水泥中添加铝粉,这样就能提高混凝土的刚性。混凝土强度要有明确的规定,相较于构件而言,必须要高一个等级,这样就能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薄弱地带,新浇筑的混凝土和以前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在施工之前要检查后浇带法施工地方,不能有任何杂物,还要保持干燥,这样就能为后浇带法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钢筋被腐蚀的风险也会降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能达到技术标准,结构会更加稳固。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后期养护尤为重要,技术人员要按照养护要求规范操作,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强度。

1.2 墙体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墙体砌筑工程量大,施工技术有很多种,通常采用的是丁字形、一顺一丁等方法,砌筑的时候有些是砖体结构,主要用到的材料是砖块和砂浆,将提前搅拌好的砂浆将砖头黏合到一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符合砖体砌筑的要求就可以。在墙体砌筑时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首先就是砌筑有规律可循,并不是说将砖块堆砌到一起就形,而是要采取错缝的方式进行堆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将砖块按照一定的形式堆砌,然后用砂浆来填补缝隙,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结构的力就能统一性,墙体会更加稳固。灰缝是用来确保压力的均匀性,以及黏结的整体性,水平方向两块砖头之间的砂浆厚度要控制好,太薄会影响到黏结性,太厚要考虑到砂浆收缩的问题,体积在收缩以后,墙体的尺寸会出现变化,承载压力的能力会变弱,墙体结构的稳定性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灰缝的厚度要控制在8~12毫米范围内,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厚度是10毫米。在墙体堆砌的时候牵扯到了结合的状况,这时要同时堆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结合墙体足够牢固,这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因为一旦墙体结合出现问题,在遇到外力的时候就使得结构坍塌,或者是出现较多的裂缝,埋下安全隐患。

1.3梁柱施工技术

构造柱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将钢筋按照要求捆扎好,还要完成清理工作,将构造柱周围的印记和灰尘清理掉,还要用水清洗,保证周边足够的干净。在正式施工的时候要搭建好模板,必须要牢固,确保在施工中不会出现位移或者沉降,从而影响到构造柱结构的准确性。圈梁施工和构造柱在前面的基本工序是一样的,需要将做好钢筋的捆扎,还有就是要将模板支撑牢固,上面的口要卡好。圈梁施工中常会出现胀模,里面的浆会流出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计算好截面。验收也是梁柱施工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做好检查工作,比如尺寸、直径、间距等,并且要详细的记录各项数据。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不但要控制好温度,还要确保坍落度。振捣的力量不能过大,但也不宜过小,力量太大会对结构造成破坏,太小则达不到压实的目的,影响结构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十分重要,养护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种要根据水泥的类型,以及施工时的气候来确定,养护时间也要科学。最后就牵扯到了拆除模板的工作,动作要尽可能轻一些,不能暴力拆除,因为会影响到圈梁和构造柱结构,一般在混凝土浇筑2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拆模板,不能超过3个小时。

1.4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防水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理的操作顺序。基层清理完毕后,应先将阴阳角、伸缩缝、施工缝等重点部位进行处理。特别是泄水孔等不易涂刷的部位、应做加强处理,涂刷2-3遍防水底层涂料。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基层涂料和粘接卷材的涂料必须要分清。涂刷底层涂料。为提高防水卷材与基层黏结性,可用底层涂料反复涂刷,并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充分渗入混凝土基层,以提高黏结强度和抗剪切强度。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一些管理问题

2.1 工程竣工

技术档案及竣工图的编制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应达到所列项目齐全,试验数量符合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填写齐全,书写清楚,装订程序合理、整齐。[2]竣工图是对工程进行交工验收、维护、改建、扩建的依据,所以编制时应做到及时、准确、系统、科学、完整。

(1)及时是指应在施工前具备的材料合格证,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技术方案等,应在施工过程中的规定时间内形成的施工记录,试件留置,隐蔽验收及记录。质量验评等应及时完成,资料不能事后补。(2)准确是要如实反映工程客观情况,技术数据要准确,执行规范标准及设计变更要准确,不弄虚作假。(3)系统是指编制工作要有连续性,编制人员不宜更换,资料的内容、时间应相互连贯。(4)科学是要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编制资料事先要有计划,内容既要简练又能反映工程质量全貌,不能随意乱编乱凑材料。(5)完整是要做到各类资料齐全,字迹清晰,装订程序合理,各方负责人签字俱全;尤其是竣工图一定要把施工图中所涉及的变更真实完整地标注在蓝图上。

2.2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内业资料管理也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部分,它属于科学技术档案的范畴,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是企业全部档案的组成部分。但是基建技术档案要经历审查、施工、竣工等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大力宣传内业资料的重要性,加强检查、督促与指导,提高内业技术资料管理水平。[3]只有经技术部门核查认为内业资料齐全或基本齐全后,生产部门才给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从而达到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使工程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实现标准化。

2.3选好技术管理人才,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加强技术人才管理,首先要任用具有资格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健全完善技术管理制度,明确责权利。[4]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思想政治水平的继续教育,增强和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需要。第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建筑项目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实施,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进度,所以就必须根据每道工序特点,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要控制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水泥,2018,(8):00213-00213.

[2]袁琦超,袁静.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分析[J].河南科技月刊,2013(9):157~157.

[3]陈文富.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控制要点[J].企业导报,2012(11):264~265.

[4]齐玉蕾.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J].门窗,2014(1):485~485.

论文作者:温飞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_温飞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