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的修建中,道路下沉或者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软基问题会对市政道路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在软基上修建市政道路时,应该采取合适的加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软基问题的处理,必须充分考虑现场的施工情况,还有周围的施工环境和自然气候等,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本文分析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并且介绍几种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软基;加固技术
引言
软基工程土质情况相对复杂,这会对市政道路的修建产生很大的影响,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建设于软基上的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和抗压能力都很难满足市政道路的要求,容易对局部地基造成损害。因此,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基加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十分必要。
1.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软土地基一般由湖泊、滨海、河滩等地堆积的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和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的淤泥、细粒土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弱土层而形成的地基。
1.1含水量高孔隙大
软土地基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有较大的孔隙,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粉尘土和粘土是软体地基的主要构成部分,表面都有较多的负性电荷,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进而使软体地基孔隙中的水分大量增加,使得土壤里的颗粒不能很好地互相粘合,土粒间粘性减弱,久而久之含水量越多,孔隙就会愈来愈大,进而影响道路地基的稳定性。
1.2流变比和触变比突出
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使其排水量方面的性能相对下降,当受到外力和重力的作用时,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彻底全方面的清理和改造或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加强加固技术,就会使其土质发生变化,流动性不断增强,很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二次变形,严重影响了道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给道路建设的稳定性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1.3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
结合软土地基的结构特点,再加上含水量增加使孔隙不断增大的恶性循环,使其强度变得非常低,道路的承受能力也因此下降,给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引发坍塌等安全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政府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危害和损失。
2.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
2.1市政道路软基施工中,因地基抗剪强度不足将导致路堤侧向整体滑动,边坡侧土体隆起。同时将有差异沉降情况出现在人工构造物和路堤连接位置,这种情况下,极易产生跳车状况。市政道路软基施工中,因路堤变形及较高地下水位等问题,致使路面损坏情况严重。基于此,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软基加固技术,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可以对软基土质情况进行有效改善,进而满足设计要求,在软基土质情况改善中,应对地基土的变形情况及渗透性进行改善,在软基土质抗剪强度能力提升的同时,应对其各种不利因素进行彻底消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当软土地基施工中加固措施不当,将出现地基沉降及滑动等情况,如车辙出现在路面,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车辆对路面的重复碾压,导致不规则沉降出现在路基施工,特别是在车轮碾压施工位置,因具有较大的压力,将导致路基出现严重变形情况,进而对道路质量造成影响。道路应用过程中,因车流量的增加,加大了车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导致路面出现大量蜂窝、麻面等问题。
3.常见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
3.1强夯法施工技术
强夯法施工技术是指在较大的冲击力作用下,改变原有的土质结构,然后再挤压该地区周围的地质,形成夯坑。运用该项技术施工时主要包括动力置换、动力固结和动力密实三个环节。其中,动力密实是指通过强烈的冲击力改善软土地基的强度。强夯法施工技术具有所需预压时间少、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果好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场地和时间有限的软基施工中。但强夯法施工技术也存在不足,比如,如果夯击力达不到保证加固的软土可以承载外界的载荷时,在施工过程中则会出现地基变形、沉降等现象。
3.2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是指结合多种混凝土管桩技术的一种新型软基加固技术。利用该技术使用,既能够节约施工成本,又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更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管桩直径的测量和加固深度的严格控制,该项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减少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在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3.3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操作简单且效果较好。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该项软基加固技术更加成熟,在我国大部分软基加固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是指在将粉煤灰、水泥、石屑等材料与相应比例的水混合搅拌处理后,将制成的高黏度桩体与软土地基形成一定的复合垫层,从而加强地基承受外界载荷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检查工作,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在采用该项技术施工时,泵管经常会出现堵塞现象,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将会引发爆管事故,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4预压法施工技术
预压法施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加固效果好、成本低,多数被应用于地基以黏土粒为主的高速公路建设中。该项技术主要是利用软土天然的透水性将地基中的水排出。随着地基中水的减少,地基内部空隙的数量也会减少,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另外,该项技术主要是利用软土天然的透水性排水,因此,施工工期较长,也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3.5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原理是利用水泥固化剂的作用性能,对水泥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促进水泥浆液与土质充分混合,以此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该项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搅拌桩机与设计图纸中规定的位置一致,采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调试搅拌桩的位置,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需要不断搅拌水泥浆液,以促进水泥浆液与土质充分融合。
4.结语
总之,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在市政道路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应当该根据当地的工程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从而做到投资少、回报高、可靠性高,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谢伟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3):255-256.
[2]詹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70.
[3]何海彬.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09):62-64.
论文作者:常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地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质论文; 土地论文; 孔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