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萍,赵敏

(解放军第113医院检验科 浙江 宁波 315040)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象,观察比较两组人群不同时期的hs-CRP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浓度逐渐下降,且在3周后逐渐趋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每个时间段HS-CRP浓度相比,差异皆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浓度较健康人群高,且随着病情的恢复其HS-CRP浓度将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09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等系列心血管疾病也逐渐增加,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第一个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主要是由五个完全相同的单体构成,相互间以非共价形式对称,并呈环状的五球体,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产物[1]。HS-CRP由于具有较高的测定灵敏度,为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动态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进一步分析HS-CR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31~86岁,平均年龄(64.5±12.4)岁。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32~87岁,平均年龄(63.6±11.2)岁。所有研究对象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糖尿病、肿瘤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且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属知情同意书。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没有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治疗1周、2周及3周后于清晨空腹时进行静脉采血4次,对照组对象则在体检结果正常后清晨空腹采血,并于随后3星期定期采血。将所有的血液样品放在室温下静置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离心后进行血清分离,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的HS-CRP浓度进行检测。hs-CRP检测设备为贝克曼公司生产的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用t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浓度逐渐下降,且在3周后逐渐趋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每个时间段HS-CRP浓度相比,差异皆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人群不同时期的HS-CRP浓度比较(x-±s,mg /L)

注:*P表示与同组前一时间段相比,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而导致血流中断,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持续的胸骨后疼痛及发热,经白细胞与血清心肌酶检测明显上升,且心电动动态性发生改变,容易造成局部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C-反应蛋白(CRP)主要是患者机体组织受损时或者发生感染时,体内的血浆深度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可以激活补体、强化细胞吞噬并达到调理机体等作用,同时对病原微生物与坏死的组织具有清除作用,可以达到抗炎与促炎的双重效果[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具有大量的T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在急性发作期时通常会伴有炎性物质的出现,HS-CRP浓度明显上升。而健康人群中的HS-CRP浓度较低,但若发生组织损伤、感染及炎性疾病时,HS-CRP浓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超过正常水平的几十甚至上千倍,疾病恢复时,其HS-CRP浓度又会降到正常水平,其上升的持续时间及幅度变化与患者的实际病情紧密相联,且不受放化疗的影响[3]。为此与其他急性时相蛋白相比较,HS-CRP更为灵敏可靠,其浓度的改变可以用来判断组织炎性、坏死等指标。临床大量实践已证明HS-CRP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水平可以间接反应心血管类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间接反应炎性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与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透射比浊法对两组人群的HS-CRP浓度进行检测,并给予动态观察,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浓度逐渐下降,且在3周后逐渐趋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每个时间段HS-CRP浓度相比,差异皆具有统计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浓度较健康人群高,且随着病情的恢复其HS-CRP浓度将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为此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除了要重视血压血脂变化外,还需注意HS-CRP水平,及时给予控制与调整,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2):21.

[2]刘长荣,宋国玲,李倩倩.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70-71.

[3]黄金.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05):620-621.

论文作者:王萍,赵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萍,赵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