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_农业论文

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湖北省论文,为例论文,经济增长论文,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671-6523(2010)04-0012-0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农业经济的增长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资金问题。我国的农业资金除农业自身积累和财政投入外,主要依靠金融机构提供,因此,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湖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08年农业生产增加值达到2 940.47亿元,与1990年相比,增长6.31倍。但从我国的情况看,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类似,金融资源在配置上多向工业等非农业部门倾斜[1]。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主席普拉布·平加利(Prabhu Pingali,2007)认为,无论是在传统经济意义下还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农业部门发展仍然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一些城市型国家的发展没有强劲的农业增长外,很难找出其他例外。而反观广大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就业仍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业经济发展及其相应的金融服务是这些国家金融实践、金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本文利用湖北省1990-2008年19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分析湖北农业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

一、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说明

本文选取湖北省1990-2008年19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湖北农业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农业贷款数据为湖北省历年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余额,记为AL;由于农林牧渔生产总值是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所以用农林牧渔生产总值来表示农业经济增长水平,记为AEG(以上数据来自湖北省统计年鉴)。为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减小其波动性,分别对农业贷款和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取自然对数,记为lnAL和lnAEG。农业贷款和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原始数据见表1。

(二)实证研究

1.相关分析。相关性分析是进行实证性分析的基础,只有相关程度显著,以下的分析才有意义。相关系数反映了变量之间线形联系的密切程度,系数越高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越紧密。从表2可以看出,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的相关程度极为显著,这就为以下的分析奠定基础。

2.ADF检验。由于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均为时间序列,而经济变量时间序列多为非平稳序列,如不进行平稳性检验而直接建立回归方程对两者关系进行回归容易产生虚假回归关系[3],从而得出错误的实证结论。因而本文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其平稳性。从表3可以看出,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水平序列和一阶差分都是不平稳的,但它们的二阶差分又都是平稳的,即ΔlnAL~I(2),ΔlnAEG~I(2),因此可以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分析。

3.协整检验。在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之后就可以对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的方法为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由表4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上,实证结果拒绝了并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而接受了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这意味着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着一个协整方程,同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4.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表明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究竟是农业贷款的变动引起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变动,还是相反,这需要对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表5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接受了农业贷款是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而拒绝了农林牧渔总产值是农业贷款的格兰杰原因。

5.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回归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已经知道了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建立以下模型对农业贷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回归分析。

从方程(2)的有关统计指标可以看出,除了存在一定的自相关性外,方程总体上是比较好的。所以为了消除自相关,进一步运用广义差分法进行回归,结果为:

三、结论

本文利用湖北省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湖北省农业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总产值间呈正相关关系,农业贷款是农林牧渔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农业贷款增长1%会带动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4.8397%,这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2)农业发展对农业贷款增长的带动作用则不明显。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只接受了农业贷款是农林牧渔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而拒绝了农林牧渔总产值是农业贷款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尽管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由此带动的农业贷款并不显著,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互为因果的良性发展状态。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虽然得出了上述结论,但这些结论与现有文献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刘雪梅等(2008)利用山东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本文的定性结论大体一致,但定量结论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定性结论是农业贷款增长1%会带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0.77%[4]。李华明等(2009)利用湖南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本文的定性结论也大体一致,但定量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定性结论是农业贷款增长1%会带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0.43%[5]。而曹协和(2008)利用全国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贷款与农林牧副渔总产值间呈负相关关系[1]。项桂英等(2007)利用全国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农业增长与农业贷款呈负相关关系[6]。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本文用来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是农林牧渔总产值,而上述学者选择的是农业生产总值(其中包括了副业)。虽然可能是由于本文的衡量指标的统计范围与现有文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现有文献之间来讲,指标的统计范围是一致的,只是在定性结论上存在很大差异。现有文献研究结果差异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农业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关系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标签:;  ;  ;  ;  ;  ;  ;  

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