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进展综述论文_黄子轩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进展综述论文_黄子轩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 浙江 台州 3175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空气质量的下降以及环境的破坏,因此我国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在这些疾病中,有的疾病症状并不严重,因此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和治疗,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会反复发作的疾病,并且根治起来比较困难[1],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发作次数以及频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5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05-02

The progress 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were reviewed Huang Zixuan.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Wenl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7500,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level of our country has improved greatly, but it's air quality declined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so ou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incidence shows the tendency of increase year by year, these diseases includ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neumonia, bronchial asthma,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etc. In these diseases, some symptoms of illness is not serious, so the patient degree of attention to the disease is not high, not in time to normal hospi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used the illness is more seriou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is a recurrent disease, and cure difficult [1] ,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to take reasonable care measures,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the number of seizures and frequency.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Nursing; Progress; Review

通过相关检查,可发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部出现透明度降低以及纹理增多等现象,由于该疾病的治疗过程较为缓慢,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降低疾病的发作次数有重要意义。

1.护理干预

1.1 氧疗护理

1.1.1持续低流量给氧 因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所以要进行给氧治疗,但是如果进行高浓度吸氧,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抑制通气的现象。相关文献显示,控制吸氧过程中的氧气流量以及浓度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2]。在进行给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控制氧气的湿度以及温度,所以湿化液要达到总容量的67%以上,而温度一般在37℃左右较为合适。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湿化液的温度,还要在装有湿化液的容器外采取一些保温措施,比如热水袋等。在夜间以及进行活动之后,患者对氧气的需求量会有所升高,所以要适当提高每分钟的氧气量。在进行给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中,避免痰液等分泌物阻塞患者呼吸道,必要时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轻缓的拍打,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如果患者的痰液量多或者呼吸困难,那么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现象。

1.1.2无创通气 有一部分患有该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早期呼吸衰竭的情况,在这类患者中,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帮助患者进行通气。无创呼吸机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同时使用起来较为简便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的患者来说,在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较少,与气管插管等相比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无创通气之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使用该器械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

1.1.3家庭氧疗 在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出院之后,给氧治疗也不能够间断,因为这对于患者疾病的发作次数以及生活质量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家中进行氧疗之前,护理人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培训,指导他们使用氧疗器械。同时在家庭中进行氧疗也要控制氧流量以及吸氧次数,一般每分钟氧流量不超过1.5L,但是要大于1L,每天吸氧的时间要在10小时到15小时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研究显示,进行家庭吸氧能够减轻患者的发病频率。

1.2 药物治疗护理

因为患者的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所以治疗过程中患者要遵循医嘱按时、准确地服用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者改变药物剂量。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判断治疗效果,避免因为药物而出现不良反应。

1.3 呼吸运动训练

为了提高患者的膈肌功能,减少其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训练患者进行腹式呼吸以及缩唇呼吸。在此过程中,患者一般处于平卧的体位,呼吸时将手置于腹部,感受腹部随着呼吸而发生的隆起以及凹陷,呼吸过程中要使呼气过程略长于吸气过程,且气体要进入患者肺底部位置。

1.4 腹腔闭式引流

患有该疾病的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自发性气胸的现象,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需要使用闭式引流装置将患者腹腔内的气体引流出来,防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在进行引流装置的安置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相关手术步骤,手术后护理人员要保证溢流管的通畅,避免出现溢流管滑出的现象,在患者症状改善之后进行拔管。

1.5 避免呼吸道感染

为了避免患者的呼吸道出现感染的现象,影响其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避免其出现感冒等现象。另外,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将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2℃~23℃之间,湿度控制在50%左右,并通过相关训练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最后护理人员要避免患者接触花粉等可能会影响其呼吸道的物质。

1.6 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树立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为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其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水果以及蔬菜,尽量少食多餐,同时食物要尽量含有丰富热量以及蛋白质。另外,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进行自我护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用药治疗的依从性。

2.小结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逐年升会加重宫缩疼痛,导致患者病情波动,因此要遵医嘱合理给予抗精神病药物。

2.4 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产妇及家属介绍产后注意事项,保持会阴清洁,按时服药,亲自向患者介绍避孕知识,避免再次怀孕[7]。

2.5 加强管理

(1)建立完善的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记录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防止类似事件的出现。(2)加强法律法规相关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的培训力度和考核力度,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反复组织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的培训学习和考核。患者、陪护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自觉执行安全防范措施,将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落实到工作中,提高对精神疾病患者风险因素的认识,以改善护理质量。(3)合理排班、定时检查督导各班工作情况[8]。

3.体会

妊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在分娩期间经常会发生跌倒、坠床、用药错误、出走、自缢、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事件,同时由于患者意识不清,经常会对周围的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攻击,严重威胁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护理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的顺利分娩,增加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针对妊娠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护理中要不断加强细节管理,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不良事件风险因素,并做好相应防范处理与对策。

行为干预是我国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精神障碍疾病患者重要护理措施,所有行为活动都围绕患者来进行,将患者置于护理的主导地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段;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是实验心理学与行为学,其核心内容包括条件反射理论、情绪理论、环境决定论以及人格理论等,通过开展行为干预能够加强妊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定位与自我认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总之,针对妊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向莉,李桂云.52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妊娠护理对策[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5):469-470.

[2] 方昌存.女性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分析及危机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6):24-25.

[3] 田梦琪.精神疾病合并妊娠产妇20例临床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3(26):64-65.

[4] 买力克•塔依尔.妊娠合并精神疾病实施引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2,12(18):113-114.

[5] 卢夏芬.妊娠合并精神疾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护理,2013,1(15):159-160.

[6] 梁冬菊.关于产后抑郁的探讨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38-339.

[7] 唐学珍,赵亚茹,付树旺,等.精神科患者出院指导重要性[J].中外女性健康,2012,20(12X):57.

[8] 崔丽萍,唐文謇,侯艳红,等.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680-1681.

论文作者:黄子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进展综述论文_黄子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