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杨曦娥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提高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本文阐述了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论述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求同思维;求异思维;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大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作为两种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一、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通常是指在意识、思维、能力、人格等多方面表现出创新性,能开创新局面、完成创新性成果、对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在意识上,创新性人才通常表现出超与常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思维上,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丰富活泼的想象力、灵活开放的个性;在能力上,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优秀的调控能力;在人格上,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永不止步的精神、良好的合作精神、寻根究底的态度等。

二、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一)求同思维

求同思维是指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以求得某一问题的最佳或最正确的答案的思维,又称为辐合思维。求同思维的特点是闭合性,方向同一,结果确定。这种思维使人思维条理化、逻辑化、严密化。数学中的多种证明方法,如综合法、归纳法、反证法等,均属于求同思维的范畴。

讲武堂在1912年后继续发展,直到1928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的背景下,讲武堂第4期学员龙云执掌云南后,不得不改头换面在办学方面做新的调整。

(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在面对科学研究问题时,不拘泥于现有答案,突破前人思路,打破常规,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立足于积极求异,多角度创新,寻求异彩纷呈的新思路、新见解。求异思维保持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大容易受既成理论的影响,不囿于旧有的理论、观念和方法,它具有灵活性、积极性、多元性、试错性等特点[1]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辩证关系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通常相互包含、相互应用、相互补充,两者可以辩证地统一起来[2]。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相对的思维范畴,它们具有互补性,其互补性是由它们各自不同的思维特点构成的。在思维方向上,求同和求异正好形成互补;在思维过程上,它们也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求异思维是以普遍认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为基础去探寻新思路、新见解,而不是厚今薄古、刻意标新立异。求同思维也不是机械化求同,而是在通过求异思维获得多种答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运用。两者是有机的结合,灵活求异在规律性的指导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1]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以求同思维为基础,先求同后求异,确保创新的严谨性

鉴赏作品的画工主要是从技法层面分析,从画面的勾线、染色和笔触等及技法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作者的画工如何,关于这方面的审美鉴赏能力就需要多看好作品来提高了,特别是要多看大师作品。例如,在欣赏工笔画时,我们通常会关注画得像不像,生不生动,工笔画的灵魂是线,首先线条一定要流畅,线的粗细均匀,变化要自然,还要有开有合,全是合的则不“活”,此外还讲究书法入画,线条起笔收笔要稳。在欣赏写实油画时,我们会着重关注人物的神态是否表达到位,着色与勾线是否准确,以及用笔是否干练。

扎实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理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是创新的基础。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超前的创新思维之外,更要具备丰富的创新知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体现的是求同思维的培养,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求同思维,像众辐集于一毂,似万箭射于一的,从无数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由众多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3]。在教学和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从人类知识宝库和智慧结晶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沉淀于心,在此基础上进行求异和创新,确保创新的严谨性。

(二)以求异思维为突破,鼓励多重求异,确保创新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如对求同思维的训练偏重,久之,学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虽有助于学生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求异思维的培养则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求异思维具有灵活性、积极性、多元性、试错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发挥创见,去探索客观真理。更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要形成一种自由、宽松、容忍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试错,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上写的不同方向,大胆提出疑问,通过多种方式的求异去发现和验证问题。

全省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政府财政支持、企业主体投资、银行贷款等渠道落实到位资金769亿元,其中政府财政资金113亿元、企业自筹资金413亿元、银行贷款187亿元、其他资金57.3亿元。同时,设立了红河100亿元、大理80亿元、丽江40亿元三支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三)以求真务实为目标,求异与求同相结合,确保创新的科学性

创造性思维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多元思维的整合。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单一地求同会导致思维的贫乏和刻板,不利于创新创造。同样,单一地求异,会使发散的任意性太高,思维成果难以聚合而最终无法取得科学结晶。所以只有将两者系统结合起来运用,才能有效地从事创新。因此在教学和实践中,应该既重视求同思维,又鼓励求异思维,更要引导学生将求同和求异相结合,在求同与求异的过程中始终以求真务实为目标,得出解决问题的最合理有效结论,这样才能确保创新的科学性。

[ 参 考 文 献 ]

[1]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5.

[2]冯景源.求同性与求异性辩证思维规律辨析[J].求索,1986(05).

[3]甘其勋.“求同”、“求异”随感[J].人民教育,1989(03).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4-0287-01

标签:;  ;  ;  ;  ;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