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及春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及春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白蕴芳[1]2000年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及春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阶层分化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阶级结构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而逐渐展开、并不断走向深人的。高强度大规模的阶层分化不仅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社会学界和政治学界都对此现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展开研究,其中社会学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过程侧重于揭示出当代社会分层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不平等现象的根源。政治学界研究阶层分化更多地是关注这一进程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然而,从学术界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重点更多的停留在对这一过程的现象性描述以及对策性建议上,较少宏观的、前瞻性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于阶层分化与政治发展这二者内在关联的研究,所以对于未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阶层分化的关系还很少论及。因而本文试图从逻辑上探讨阶层分化和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探讨未来中国阶层分化的可能走向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这一特定的研究视角,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体制变革这一宏观的历史场景中探讨了影响未来中国阶层分化的主要因素,分析未来阶层分化的可能走向,并构建了一个可能的未来阶层结构模型,进而探讨这一可能的阶层结构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以期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裨益。 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阶层分化的理论分析。这一部分着重探讨了阶层分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试图建立起阶层分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第一、阶层分化是指原有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阶层之间的移动现象,这种移动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两种运动。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社会成员在已有阶层之间的纵向流动,其实质是其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社会成员从已有的阶层分化出来进人新的阶层或从原有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阶层,其实质是社会原有阶层的多样化和细密化。阶层分化的后果,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是原有社会阶层结构各组成部分比例的变化,从社会个体的角度表现为占有资源的变化,也是个体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二、造成阶层分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根缘于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差异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阶层分化主要受到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动又受到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及其特征的影响,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阶层分化的决定性因素有所不同,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逐步上升为影响个体地位的首要因素。从总体上看,阶层分化进程取决于社会条件和个体自然条件的综合运动。 第三、阶层分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对社会发展既起到积极的推动社会形态转换的作用,同时阶层分化的进程尤其是它的强度和广度又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政府来说,一方面需要顺应阶层分化的趋势,采取措施推动阶层分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需要将阶层分化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二部分: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作为全文的重点,这一部分转人对现实的探讨,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发生、发展的动力结构、独有特征和基本走向,并尝试着建构了一个中国未来可能的阶层结构模型。论文认为: 第一、当代中国阶层分化有其特定的动力系统。阶层分化主要是在党和国家政策变化的前提下,在市场化引发的人们对个人利益追求的驱使下,在所有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因而就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发生而言,政策变化作为前提使社会成员的地位分化成为可能,它是阶层分化发生的外在动力;市场化导致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及其对利益的追求成为椎动阶层分化发生的持久的、内在的动力;所有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是导致阶层分化发生的现实动力。这三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动力系统,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了此次阶层分化的发生。 第二、当代中国阶层分化有其独有特征。由于中国的阶层分化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发生的,现代性与前现代性因素、新体制因素与旧体制因素相互交织和冲突,实际上为中国的阶层分化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历史场景。因而与世界各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浚中发生的阶层分化相比,现阶段的阶层分化带有明显的中国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首先,阶层分化在速度和程度上呈现出“强力”特征。阶层分化不是在某些地域、某个层面上展开的,而是呈现全局性、整体性的特征,原有的三个基本阶层都迅速分化,不仪分化出众多的亚阶层,而且在新的条件下出现了新兴阶层、边缘阶层。其具体表现是;农民阶层的职业分化加剧;工人阶层的内部流动与分化加快;干部阶层出现剥离式分化;私营、个体工商户阶层异军突起。 其次,社会阶层结构由刚性向弹性转化。刚性结构的特

包心鉴[2]2014年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和制度化建构》文中指出协商民主的实质是为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广阔渠道和制度平台。在当代中国,发展协商民主,对于沟通多元化政治价值诉求,形成民主政治发展合力,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适应社会成员平等性政治价值期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政治生态协调和谐,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实现由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尤其具有极其广远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使协商民主制度化。要坚持人民民主、平等对话、多层推进、和而不同、和谐共进等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权力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社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大众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构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邹军, 郑文含[3]2009年在《住房政策与住房规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了我国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借鉴国外住房建设的经验,从新型政府职能及促进社会和谐角度提出解决住房问题的现实意义。对近年来的住房新政引起的争议进行评述,分析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若干误区。立足于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比较住房建设规划和城市规划两种涉及住房的规划类型特征,分析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中关于住房问题的缺位,提出加强上述两类规划间协调,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和规范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

金俭[4]2009年在《论中国住宅私有化进程中住宅权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住宅私有化进程在改变中国财富存在的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获得住宅权利是每一公民的基本社会诉求。因此,住宅权既是公民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住宅权就是公民有权获得可负担得起的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具有良好的物质设备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具有安全、健康、尊严的并不受歧视的住房权利。每一个人与家庭均有获得适当住宅的权利。树立“住宅确保”的法律理念,保障公民住宅权的实现不仅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更是政府应尽的法律义务。

艾晶[5]2013年在《辽宁省女性犯罪的区域研究——以1998-2008年辽宁S县女性犯罪为例》文中提出辽宁省S县作为辽宁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该县女性犯罪成为了一大社会难题。笔者通过实证调查,总结出S县女性犯罪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虽然不全面,但希望对于S县乃至全国女性犯罪的区域预防和法制宣传有一定的帮助。一、S县基本状况S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隶属于葫芦岛市,1998年全县人口为56.8万人,2008年全县人口增至60.4万人。从1998至2008年,S县进行着社会经济转型,该县的国有企业在近十年时间里全部消失,有的进行了转型,有的则直接倒闭。到了2008年S县的企业主要是实行个人承包制,也就是说此时S

王亚婷, 孔繁斌[6]2019年在《用共同体理论重构社会治理话语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是以对个体权利的确认为基础展开的一种旨在维护创制性秩序的构建。由于现代社会问题复杂性的增加,这种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点来寻求确定性的社会治理话语体系正在逐渐失去其对于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的解释能力,并且呈现出一种话语适应性的局限。以共同体理论为分析视角,离析出相互的情感、彼此的依存和共同的行动这几个核心要素,将研究的观察点聚焦于社会治理中共同体及其开展的社会治理行动,以此来尝试赋予社会治理话语体系以新的阐释力。

袁勇[7]2019年在《转型期中国舆论场变迁分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介变革的深度演进,中国舆论场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加速震荡和持续裂变走势,使当代舆论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以当代中国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国内舆论场的变化发展脉络和运行轨迹,强化分期研究,描绘基本特征,以期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国舆论场演化的内在逻辑,从中探寻其发展规律。

王军旗[8]2019年在《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博大精深,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思想渊源上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从思想特色上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着力解决我国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从思想创新上看,坚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充分体现主体性、原创性,构成具有中国特质和时代元素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

吕红兵, 朱奕奕[9]2019年在《证券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职责审视与重构——以上海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为背景》文中认为2019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促使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秉承“证券制度改革—发行行为合规—监管高效”的改革逻辑,我国各证券市场参与者在注册制试点中应重新审视与建构自身的监管职责:证券监管机构回归到“市场保护者”的角色;证券交易所依照市场发展规律实现行业自律与自我监管;股票发行人的市场义务显著增加;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实现职业化改革等。由此形成一种运行高效且分工明确的证券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并着力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职能主义与效率主义的互动”。

任晓春, 董海宁[10]2019年在《论行业协会的公共性:基于利益相关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2015年《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实施后,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然而,变革中的行业协会,需要关注公共性。行业协会公共性的实现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供给和不同群体利益的协调。行业协会作为会员结社的组织、行业体系中的组织及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其公共性表现为“社会公益性”“行业共益性”“会员互益性”,三者处于渐进发展和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及春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 白蕴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和制度化建构[J]. 包心鉴.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住房政策与住房规划[J]. 邹军, 郑文含. 城乡规划. 2009

[4]. 论中国住宅私有化进程中住宅权的实现[J]. 金俭. 城乡规划. 2009

[5]. 辽宁省女性犯罪的区域研究——以1998-2008年辽宁S县女性犯罪为例[J]. 艾晶.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

[6]. 用共同体理论重构社会治理话语体系[J]. 王亚婷, 孔繁斌. 河南社会科学. 2019

[7]. 转型期中国舆论场变迁分期研究[J]. 袁勇. 河南社会科学. 2019

[8]. 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视角[J]. 王军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

[9]. 证券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职责审视与重构——以上海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为背景[J]. 吕红兵, 朱奕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9

[10]. 论行业协会的公共性:基于利益相关视角的分析[J]. 任晓春, 董海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

标签:;  ;  ;  ;  ;  ;  ;  

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及春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