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教育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论文_李涛

法制宣传教育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论文_李涛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青海西宁 810021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即实施四个工程、做到三个保障、创新两个结合,为提高公司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了技术措施。

关键词::法制宣传;问题;对策

1引言

电力企业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电力企业要加强法制化管理,普法工作就显的特别重要。而搞好电力企业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既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推进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也要服务于企业的职工,增强企业职工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为员工排忧解难。

2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宣教的质量和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

2.1对法律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公司从事普法工作的同志常常感到:普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也越来越重,广大职工呼唤法治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但开展普法教育这项工作的困难却越来越大。一些单位的领导不太重视此项工作,认为法制宣传工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做得好与不好没多大关系,不会影响到年度工作目标的考核,也产生不出多大的“政绩”,因而也就重视不够,往往只是将工作安排下去,但至于工作的实际情况如何,效果怎样,也就不会去过问。普法工作在有些地方和单位甚至还仅仅是一纸文件,层层传达,图形式、走过场、表面应付,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2.2普法教育方式方法仍显陈旧。普法教育工作多年来一贯是编写普法教材,然后采取“灌输式”、“培训式”的老方法,方式方法上没有改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虽有尝试,但不普及,也不规范。部分单位仅靠一本枯燥无味的普法教材、一节蜻蜒点水式的串讲、一场“团体操(抄)”式的普法考试就结束了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普法教育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单一,依然是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就上一节课的形式,没及时地进行更新,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没有在普法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从工作结合上来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法治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未能结合实际建立和推行有效的学用结合的普法机制。

2.3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总体上讲,机关好于基层单位,管理部门好于综合部门,党员干部好于一线职工。从区域上看,边远地区单位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资金难保障、效果难体现等问题。从人群分布看,生产一线职工、45岁以上职工、劳务派遣流动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难点。从社会层面看,电力设施保护、劳动保障、企业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深度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对策建议

3.1 实施“四个工程”

3.1.1 实施“能力工程”,创新宣教形式。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是影响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手段、载体必须要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在对员工实施普法教育时,应积极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在拓展载体上,利用手机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介的“报网互动”、“人机互动”功能,让员工喜闻乐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体现宣传教育的多元化、开放性、生动性和及时性。在宣教内容上,既普遍开展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又结合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重点开展对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做到普法内容全方位。在创新手段上,既坚持传统的做法,在各类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开展法制宣传,又不断创新普法手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组织警示教育、视频讲座、主题演讲、新法研讨会、案例分析会进行现场说法,强化法制意识;落实“订单式普法”和“靶式普法”,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

3.1.2 实施“全员工程”,突出工作重点。从工作实践得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仅靠职能部门和少数骨干唱“独角戏”,就不可能形成“大合唱”的力量,必须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做到“全覆盖”、“全渗透”。对领导干部,建立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干部学法与考核、建立学法档案、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针对青少年完善网络大学教育,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网络大学平台,制定学法计划,实时推送法制课程学习及考试,全面实现学法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评价“五落实”。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加大针对性宣传力度,加强对重点岗位的“法律体检”工作,落实法律顾问制度,督促企业法律服务常态化。针对一线员工以基层法制宣讲工作队为主力,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进入班组“送法上门”,开展以案讲法、发放资料、文艺演出、法制讲课、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3.1.3 实施“约束工程”,强化管理机制。实现企业法制化管理,首先员工必须知法守法,法制观念和依法行为相一致;其次企业必须制度健全,有法可依。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知法而不守法、经营管理人员违法办事、领导干部违纪违规违法、企业执法和查究违法的力度松弛的现象仍有存在。因此,在依法治理工作中,要加大管理的执法力度,规范员工的执法行为十分必要:一方面树立企业法制的威信,坚持做到查不手软、罚不留情、违法重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建立一整套监督、检查、考核和奖罚的管理机制,有效地规范员工的行为,遏止违法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坚持企业制度化管理,员工标准化工作,员工执行制度有法可依,违反制度有据可查。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促进公司内部良性循环的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法制化管理。

3.1.4 实施“外援工程”,开辟外宣途径。法制宣传教育是开放型、多渠道的,既要面上求广,又要有所侧重。要积极加强与外部政府单位、新闻媒体、学校等社会力量的联系和合作,确立“借势造势”的理念,开辟宣教途径,探索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借助法制宣传的组织和力量,推动工作开展。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校园”“法律广场”、“12•4”全国宪法日暨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综合运用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张贴宣传画、悬挂法制宣传条幅、配送法制宣传材料、刊登专题法制宣传广告等多种手段深化普法教育。利用电力营业厅广告、微电影展播、公益事业推介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知识。

3.2 做到三个保障

要做到组织、队伍和经费“三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单位协调配合、分工协作,做到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切实把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二是强化队伍保障。组建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普法宣传队伍、普法教育宣讲团,并在各业务部门设立普法宣传联络员,负责法制宣传素材的收集报送工作,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配合默契的法制宣传工作队伍,促进普法工作的开展。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普法经费纳入财务常态预算,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标准,保障普法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建设法制宣传长廊、配备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设备。

4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公司日渐形成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氛围,使富有电力企业特色的依法治企管理平台不断得到完善,真正保证企业做到依法运作、规范管理,实现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宣进,张志荣,郝鹏.国有企业基层发至宣传教育现状及对策.《社科纵横》,2010.

[2]赵珏,李玢玢.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不足及对策.《中国石油企业》,2011.

[3]曹宏林.企业法制宣传教育方法探析.《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4]胡文丽.供电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研究.《科技展望》.2015.

论文作者:李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法制宣传教育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论文_李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