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覃玲律论文_覃玲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覃玲律论文_覃玲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建筑工程其发展程度极为显著,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满足相关施工标准,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研究,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是确保检测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引言

我国信息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引进先进的新材料与施工技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但是检测主体结构方法仍需要提高,这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制定检测制度,从而保证我国建筑质量。检测主体结构的方法需要具备有效性、客观性,在工程质量、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检测手段已得到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下面本文将针对检测方法与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究的定位

工程主体结构,是指基于地基之上,所有承担、传递工程负荷,保持工程结构稳定性、整体性、以及安全性的有效性的建筑项目施工部分。一般来说,工程主体结构部分施工主要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原材料连接、分项线混凝土处理等环节。关于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探究,自然是从影响质量检测的干扰因素上进行对应探索,这样的实践过程,也在明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指向中,发挥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转型,新的市场需求环节需要更可靠的技术作为根基保障,而质量监管方法的探究,自然也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探索方法。以上两方面,就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索的价值定位。

1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1.1外观的检测

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加强其外观和尺寸的检测,以此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目测,实测等多种方式来测试混凝土构件能否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且符合设计要求。在其检测过程当中,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有针对性的加强外观和尺寸检测工作。首先要保障钢筋保护层厚度,能够达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在实际检测过程当中还要加强层高的检测工作。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一旦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分,则需要做好标记和备案。如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和裂缝,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在测试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现混凝土的外观和尺寸与检测标准出现较大差异,则需要重新测量且能够将相应的问题及时上报标记处理。

1.2抗压强度检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通过加强对混凝土的全面检测,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其相应的质量检测人员能够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其中包括混凝土掺合物的性能,以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等多方面内容的检测工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客观因素对混凝土质量所带来的的不利影响,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凝结时间,含水量等项目的检测工作。在混凝土的检测过程当中,还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检测。通过相应的检测工作,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且能够结合自然环境有效加强其施工力度,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1.3砌筑砂浆检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检测工作。由于目前各地区还没有统一砌筑砂浆等检测方法和标准,因而在现有的砌筑砂浆检测过程当中,其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冲击法,推出法,回弹法以及筒压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范围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建筑的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加强砂浆质量的检测工作。同时,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数据记录,为后期的工程验收做好准备。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2.1抗压强度检测

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抗压强度的检测途径包括:钻芯法与回弹法。回弹法通过充分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所测定的基本回弹高度,来判断混凝土的实际的弹性强度,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表面刚度与回弹高度是成正比例的,用这种比例来完成压缩极限的计算。钻芯法指的是利用岩芯钻探仪器,监测钻芯仪器所取得的混凝土构件,该测定方法用来监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具有更加直观、准确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在工程应用的工程桩要提高警惕,谨慎操作,例如对于控制混凝土裂缝程度的工程对该方法使用要求较高,就需要把混凝土的样品取代已完成建设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

2.2避免检测阶段的误差性

如果建筑结构检测阶段存在误差问题,那么最终的质量判断必然会出现失误。尽管社会各行各业在实践工作期间都会存在误差问题,但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质量检测精准,还是需要控制误差情况。检测误差不仅仅会因为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还会因为现场的仪器设备误差而导致。当然,相关技术方法也会导致检测出现误差。所以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误差进行控制,经过对结构检测误差进行计算以及分析之后,将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后续还需要业内人士建立建筑整体结构质量检测指标,日常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存储,把检测误差问题控制到位,使检测结果得到保证。

2.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验收的方法

如何实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的建设需求,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验收标准,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展开验收监测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验收工作通常需要完成所有的施工流程之后进行,监测人员必须对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掌握工程所有建设、流程信息。通过组织验收人员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质量观察、测量,同时结合具有关联性的工程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与存档。然后根据已获得整体的工程信息数据,对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评定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探究,是当代建筑行业发展要点综合探究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明晰质量监管要点、工程主体重力分析方法科学运用、主体结构质量监管体制优化三方面,把握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条件。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亚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3):96-97.

[2]黄天文,卢婷,包棕榈等.探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8(04):57-58.

[3]安建科,杜颖煊.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26):79.

[4]王素卿.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在全国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工程质量,2017(1):21.

[5]苏玉静.试论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新工艺新材料,2018(22):196.

论文作者:覃玲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覃玲律论文_覃玲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