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发展与青年员工成长的关系论文_崔瞳

单位发展与青年员工成长的关系论文_崔瞳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射阳县支行,江苏省 盐城市 224300)

摘要:青年员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国家建设的栋梁、社会稳定的主流,他们同样也是单位经营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几年,银行业机构之间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新进的银行从业人员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员工异军突起,数量增长得非常快,不单是传统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亦或是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就连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协会等管理机构招聘新员工的主要方向都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关键词:数据;青年;单位发展

近几年,银行业机构之间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新进的银行从业人员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员工异军突起,数量增长得非常快,不单是传统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亦或是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就连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协会等管理机构招聘新员工的主要方向都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我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也把校园招聘作为首选的进人渠道。

青年员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国家建设的栋梁、社会稳定的主流,他们同样也是单位经营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农发行各级行领导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不少青年员工确实不负重托,迅速成长为所在行的业务骨干和高管人员。但是,俗话说得好,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大量培养青年人才有利也有弊,弊端在于这种求才心切、揠苗助长,漠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没有施之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以致水到渠未成、急火夹生饭,一些青年员工面对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显得力不从心,难如组织和领导所愿。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能否如愿成才,关键当然在本人,但对于初入职场的青年员工来说,单位的正确引导、用心培养也是至关重要,惟有两者结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注入丰富的营养、营造优良的氛围和环境。

正确引导和用心培养,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关心青年员工,走近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现在的80后、90后较他们周围的职场前辈相比,有着他们独有的特点。

一是专业知识丰富,但社会经验缺乏。跟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一样,我们农发行在招聘新员工时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尤其在学历方面、专业方面都有硬性要求,能够进入农发行工作的基本都是些名牌大学或至少二本院校本科以上金融或相近专业的大学生。这些从家门、校门到单位的青年员工几乎都没有参加过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社会实践,甚至连家务活都很少干过,不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因而社会经验普遍缺乏。

二是乐于思考探究,但操作能力不强。青年员工生长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幻片、游戏、网络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他们的见识和思维,长期的校园教育生活,使得他们习惯于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理论与实际毕竟存在距离,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职场更是如此,尤其对于基层行来说(绝大多数青年员工进入农发行后一般先都会被安排在基层行业务岗位进行学习锻炼),工作很具体、操作性强,更需要的是操作能力,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相当部分青年员工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无从下手,显得眼高手低。

三是内心热情奔放,但毅力韧劲不足。热情奔放是青年人的天性。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贫穷的面貌,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富庶而又和平的社会环境,使得青年一代远离了忧患。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员工往往满腹经纶、海阔天高、壮志雄心,“欲与天公试比高”——因为他们“十年寒窗”、饱读了诗书,因为他们走出了校园、远离了父母,他们可以自由翱翔了。但是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是课本中所没有的,单位里的很多情况是自己家里从未见过的。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成长中的挫折,此前一路顺风的天之骄子往往容易彷徨、犹豫、灰心,甚至掉头放弃。

四是崇尚公平正义,但过于追求完美。青年员工正直血气方刚的年纪,做事循规蹈矩,规则意识强;做人诚实天然,崇尚公平正义;力推阳光公开,痛绝暗箱操作,鄙视和轻蔑一切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行为,但世相很复杂,社会很现实,单位很具体,这与青年员工过于追求完美和绝对,对于自己的观点很难接受不同意见的“自我主义”经常发生碰撞。青年员工的这种心态还导致对单位、领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缺点,容忍度低、并偏执地归结于领导个人品德、能力和主观故意而与领导和组织产生对抗心理。尤其对单位考核、考评、干部选拔和收入分配中一些非量化行为持怀疑态度、和逆反心理。

五是极度渴望上进,但容易急功冒进。崇尚所谓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思想,很大一部分青年员工都是带着成为巴菲特、索罗斯等金融巨头的梦想走进银行的,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为此,他们工作积极肯干、勇于担当,他们愿意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们不愿长期这样艰苦奋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们更愿意做轰轰烈烈、快出业绩的大事,期望凭借短时间的奋斗或某个方面、某项工作的成功获得认可、受到奖赏、得到擢升。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只当主角,不当配角;看重挑大梁,不屑做砖瓦;信念上“天生我才必有用”、“付出就得有回报”,而且应当是“立竿见影”的回报。由于只看到自己的辛勤付出,只担心自己的前途理想,对单位利益、社会环境考虑不多,一旦未能如愿,没有回报,或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没有得到相称的回报,往往不会自我反省、继续努力,而是怀疑单位的公正、领导的水平、群众的眼力,自卑泄气、心灰意冷,甚至朝三暮四、干脆“跳槽”。

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青年始终是最积极和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有着敏锐的社会批判力和惊人的社会创造力。如果单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真正能够围绕各个方面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那么,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效果和政治素质必将大有改观,一大批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先进青年必将脱颖而出。引导和带领这些青年员工牢固树立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他们必将担负起单位发展的重任。

作者简介:崔瞳(1987.09-),男,江苏盐城人,当前职务:客户经理,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金融业。

论文作者:崔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单位发展与青年员工成长的关系论文_崔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