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拉嗪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远段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铁军

湖南省宁乡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 目的 通过探讨奥沙拉嗪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远段结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 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20例住院治疗的 UC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治疗组采用奥沙拉嗪胶囊口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拉嗪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肠镜改变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肠镜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也液保留灌肠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肠镜表现,疗效稳定可靠、安全性高、症状缓解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远段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奥沙拉嗪;康复新液;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是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肠病,为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1],疾病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侵犯患者结肠和直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等部位,使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学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彻底根治较为困难[3]。临床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以降低腹泻程度、减轻肠黏膜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为主[4],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有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上述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近年来加用康复新液进行保留灌肠治疗 UC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有效成分为多元醇类、黏糖氨酸等,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本研究对 UC 患者予以奥沙拉嗪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奥沙拉嗪胶囊联合康复新液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 UC 提供新的资料和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 年1月至 2015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 UC 患者120 例,包括初发型、慢性复发型、轻中度活动期远段,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或进展性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济南会议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的 UC 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的病灶均局限在结肠远段UC(降结肠-乙状结肠结肠炎, 包括直肠炎)[6]。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月前未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排除对象包括爆发型、重度UC患者;依从性差者;对水杨酸制剂过敏者;哺乳期妇女、孕妇;有胃肠道手术史;感染性肠炎。治疗前详细向入选患者说明情况, 取得知情同意。按住院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其中治疗组男30例, 女30例,年龄28~72岁,平均42岁,病程4~12年;对照组男32 例,女28例,年龄30~70 岁,平均40岁,病程3~10年。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奥沙拉嗪治疗,口服奥沙拉嗪钠胶囊 (辽宁诺维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84),0.25g/粒,4粒/次,3次/日,4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每天 1次,睡前排空大便后保留灌肠1次,药液加温至37~38℃,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15cm,将康复新液灌入肠内,灌肠后抬高臀部,每10分钟改变体位1次,至少保留60 min以上,4周为 1个治疗周期。治疗期间,两组饮食均以低脂肪、富营养、易消化、多维生素、有充足的热量为原则,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寒凉食物,忌食粗纤维食物及海产品等。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 后行结肠镜检查,并于结肠黏膜病变较严重部位取组织2 ~3 块,送病理活检。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4周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改善情况。显效 : 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成形,每日排便次数<2 次,粪便检查无红、白细胞;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大便基本成形,排便次数为2~4次,粪便检查红、白细胞数低于10个;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排便次数和性状无变化。治疗有效=显效+有效(例数)。

1.3.2 结肠镜下评分:采用Rachmilewitz评分系统,于治疗前后对所有入选 UC 患者内镜下结肠病变活动性评分量化[7]。具体标准如下:①黏膜损害(溃疡、糜烂、渗出物、纤维素、黏液):明显4分,轻度2分,无0分;②黏膜变脆易损:明显增加(自发性出血)4分,轻度增加(接触性出血)2分,无0分;③颗粒感:有2分,无0分;④血管分布:完全消失2分,模糊紊乱1分,正常0 分。

1.3.3 不良反应评价:记录评价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特征: 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频率、发生时间、类型(腹泻、头痛、头晕、药疹、关节炎、瘙痒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4周后,治疗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不良反应评价: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有1 例为短暂轻微的头晕、头痛,对照组有1例出现上腹不适,但可以耐受,两组均未发生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 ( UC)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多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目前对轻中度活动期远段 UC 以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为主,有局部或全身治疗。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制成的溶液提取物,有效物质有表皮生长因子、黏糖氨酸及多种氨基酸、多元醇类和肽类等。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证明,该药灌肠药理作用稳定,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肉芽组织增生和表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能够加速创面修复和愈合。有研究证明本品含有的多元醇,具有提高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8]。康复新灌肠液直肠给药后,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使药物迅速在病变部位发挥药效作用,可延长药物在局部的作用时间,于肠内溶解吸收,且显著减少全身不良反应。通过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肠镜下评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奥沙拉嗪胶囊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毅,詹忆波,蒋顺录.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07,9(3):359-360.

[2]李自显.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2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9(33):382-383.

[3]淮永杰,柳汝明,唐尧.奥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药房,2010,(20):1899-1902.

[4]高建民.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2( 1):240-241.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共识意见(2007•济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6]英国胃肠病学会炎症性肠病组.成人炎症性肠病处理指南[J].国外医学, 2005,25(2):123-126.

[7]江学良,崔慧斐.溃疡性结肠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36.

[8]龚燕芳,屠振兴,张文俊,等.溃疡性结肠炎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50.

论文作者:王铁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奥沙拉嗪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远段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