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论文_王学良

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论文_王学良

(通辽盛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发电厂内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风险有些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有些人为不能够控制,这些风险包含意外风险,因此发电厂要加强安全管理,将危险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在选购设备和安装设备上都严格遵守规定,各个环节都要有保障,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符合标准,使发电厂能够正常运行,保证发电厂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

1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管理意义与原则研究

1.1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燃机电气设备技术与运行管理中,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以下的几个主要作用。一是确保电厂发电生产中相关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进而保障电厂发电运行正常。二是确保电气设备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厂生产的整体成本。三是为电厂生产整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1.2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在电气安全设备管理中,技术管理人员应秉承以下的几个原则:(1)生产安全第一原则。在电厂生产中,技术人员应将设备安全运行作为技术管理的第一要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这也是我们此次技术管理研究开展的基础原则。(2)技术管理统一化原则。标准化与统一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坚持安全管理统一化原则,即电气设备在设计、采购、安装使用以及维护管理中采用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3)确保技术创新原则。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创新工作的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持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在传统的管理技术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如采用新型的电气设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监控质量等,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4)生产成本优化原则。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通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维护中的不必要支出,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管理成本。同时在技术管理中,技术人员还应采用合理的设备与人员配置,在确保安全原则的基础上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2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责任制度支持

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运行与维护管理责任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管理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如设备日常维护日志管理中,没有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进而造成了维护日志不全、记录错误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安全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2.2安全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中,由于管理技术缺乏安全意识,进而造成了部分安全规章制度的缺失。如运行安全管理中,缺乏严格的设备控制制度,进而造成控制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3电气设备安全新技术投入不足

在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维护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新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了燃机电厂设备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电厂电气设备技术调研中我们发现,新技术投入不足问题较为严重。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新技术应用缺乏针对性。虽然现在大量的新技术在电气安全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大部分的新技术应用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如安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与发电设备不匹配,就会严重影响新技术作用的发挥。(2)安全技术没有发挥应用作用。虽然技术更新已经成为电气设备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但是大部分新技术应用过于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应有的技术支持作用。如部分安全监护设备虽然安装了信息化报警系统,但是现场监控设备的不足影响了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的管理和维护操作方法

3.1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制度

在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是电气设备需要符合安全规定,国家对电气设备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所有的电气都在出厂之前接受有关部门检查,确保安全。发电厂内部要保证每日的通风,平时的操作严格按照操作的规则,发电厂内部的环境要保持清洁,禁止出现一些细小的颗粒进入电气内部,造成电气的短路。电气设备需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夏天容易出现雷雨和闪电,对电气设备造成不利影响。有些电气设备安装在雷区,这些雷区的电气设备需要安装防雷设施,在电气设备周围要有保护措施,以免发生触电,导致人员伤亡。电气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与其它设备保持距离,不要距离太近,在安全的距离内,防止周围易燃物爆炸。很多电气设备周围都有一些消防器材,电气设备旁边都配有消防器材,电气设备起火一般采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灭火。电气设备应设有可熔保险器和自动开关设置。电气设备的各个线路也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常用电器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检测法、电阻法、电压法、状态分析法、推理法、分割法、短接法、交换法等等。

3.2对于高压电气设备安全的操作管理与规定

一些高压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素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在上岗之前通过国家的专业素质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才能够上岗。在压电气设备的操作中,需要至少两人以上才能够作业,禁止单独作业,否则遇到危险事故难以应对。有些特殊性的工作需要在1作业前复核国家标准,出具相关部门的审批证明,检验合格之前才能够继续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或者是安全围栏,仔细的检查电气设备名称,分析电气线路,一些准备就绪之后再进行工作。

3.3增加电厂内电气设备的操作人、领导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

目前电气设备的利用价值逐渐提高,我国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视,由此可见,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人员的安全意识很重要。首先,完善和健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出现事故找相关的负责人,完善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明确操作人员的责任。给每一位操作人员颁发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其次,培养员工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严格的按照操作规定操作,对那些不按照规定操作,导致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行的人员给予严厉的处罚。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该定期接受专业知识考核,组织知识竞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督促员工不断的学习与进步,进而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出现事故能够稳妥的处理和解决,降低危险的发生几率,提高电气运行的安全性。

3.4做好技术创新研究

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在企业自身基础上做好设备管理与安全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两个原则。(1)实用性原则,即技术创新应在电厂原有技术基础上开展,可以起到有效的安全管理作用,避免新技术无法有效落实应用。(2)配套原则,即新技术应配套采用,避免新旧技术实现有效配合造成新的安全技术问题。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电厂的设备逐渐被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电气设备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较长的使用年限。在电气设备的使用准确度上需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使电气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勇.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5):147+149.

[2]范勇强,张国军.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210.

[3]刘晓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20-21.

[4]廖杰红.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7-8.

论文作者:王学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论文_王学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