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学生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论文_双霞

例谈以学生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论文_双霞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414000)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级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成长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XJKI18CJC083)的研究成果。

摘要: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迁移到语文课堂中,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可以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与能力。语文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方便生活的工具。

关键词:生活体验;语文实践;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迁移到语文课堂中,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可以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与能力。语文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许多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的能力也都来自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容易产生研究的关注点,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价值。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将学生生活体验与语文学习进行联系,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可以方便生活的工具。而这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具备这样的意识,注意创设各种情境,联系教学内容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一、找汉字、用汉字,汉字宝宝身影多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识字理念,那就是“在生活中识字”。的确,在我们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入学之前,在系统地学习汉语拼音之前,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都能认一些汉字,只是有的学生识字量大,有的学生识字量少。他们的识字途径从何而来?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话语中时不时地透露:“我们小区旁有个“步步高”超市。”从而他们在生活中认识了“步、高”二字;“我以前在“蓓蕾幼儿园”上学。”从而他们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认识了“蓓、蕾、幼、园”;“妈妈在送我上学的路上告诉我,我们的学校在“求索东路”上。”从而他们在妈妈的帮助下认识了“求、索、东、路”四个字……

学生们在生活中,路牌、门牌、招牌、广告牌等无所不见,只要他们用心关注,在生活中识字是一个便捷、轻松的识字方法。他们通过这种途径认识的字,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效果。所以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我会经常结合识字内容,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汉字,也让他们领会到汉字的基本用途。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树之歌》中,我制作一个植物园的PPT,满园的植物怎么区分,学生们一脸茫然。我再出示树名牌图,贴在不同的大树上,让学生认领大树,即正确读出树名的学生视为认领。可光认领还不够,我又邀请学生担任植物园的讲解员,将植物特性写在小纸条上送给认领的学生,让他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一种植物的讲解。如若纸条上有不认识的字,小组的同学帮忙,如果大家都不认识,每组有且只有两次向老师求救的机会,但是每次可不限请教的字数。最后评出讲解最流畅的同学,聘为最佳讲解员。这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学生参与度极高,再让他们翻开书完整地读一读《树之歌》,没有任何障碍。

以上,学生基于游园的需要去识字,而非为了识字而识字,将学生放到了主动识字的情境中,无需枯燥地讲解音形义,在不知不觉中增大识字量的同时,将爱学习、会学习、主动学习的核心素养悄然落地。

二、看地图、用地图,一图在手跟我走

现在的家庭对孩子开拓眼界非常重视,我们班大部分孩子的家庭都有计划的带孩子出去旅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是他们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们一般都是听从大人的安排,跟着爸爸妈妈游园。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识字加油站就是“看游览图”。这真的是一个用语文的好机会,我干脆把教室里的桌椅往两边摆,把中间空出来,我把游览地图画在了教室中间,把游览图里的地名写在识字词卡上,反过来放在地上。请学生顺着公园里的小径走到一个景点时,翻开地上的词卡举起来并大声地告诉同学们“我来到了XXX,你们说对不对?”几轮游戏下来,学生们把游览图里的汉字认识得差不多了,我又进行游览升级,老师把一位同学随便送到一个景点后,请这位同学手持书本(游览图),根据游览图走到老师指定的下一个景点去。游戏玩了一轮又一轮,直到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课后还有学生跟在我后面说:“老师,我家的墙上有全中国的地图,我今晚回家一定好好看看!”我知道,学生们在这一堂课里不仅仅只是认识了几个字,更是学会了看游览图,相信在以后他们的家庭旅游中,这些孩子会很自信地拿着游览图说:“跟我走!”

有人说,对自己盲目的自信叫自负,因为会才对自己充满信心才叫真正的自信。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一项又一项的技能,这样的孩子的自信心还需要专门去培养吗?

三、听吆喝、学吆喝,自我推荐不胆怯

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里,青蛙吆喝道:“卖泥塘喽,卖泥塘!”这是故事中的吆喝,孩子们马上告诉我在生活中他们也听到过其它的吆喝。有的告诉我说:“我在院子里有时候听到楼下有人吆喝“收旧电脑、旧电视、洗衣机”!”在菜市场有人吆喝:“西瓜,西瓜,包红包甜!”在超市的喇叭里吆喝:“日用品五折!五折销售!机会难得!”说起生活,一下子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他们有说不完的话。课堂上不就是需要这些生活经历吗?我让学生们尽情地说,说尽兴,说得没话说了,我话锋一转:“请你们思考一下,那么多吆喝的语言,谁能发现吆喝的特点?”班级静下来了,这的确是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慢慢地,有学生尝试发言:“我发现吆喝都是向别人推荐一样东西。”“吆喝的声音要大,说的句子很短。”“要一下子说出你推荐的东西的优点才能吸引人来买你的东西。”看看这些结论,让你深深地觉得“思考”真的是伴随一个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课后题:“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你会说些什么?”虽然是一个选做题,但是这是一次用语文的好契机,当然不能放过。我把这个练习分解成了两步,第一步:“在你的生活中你肯定使用过不少用品,想一想,你最想向别人推荐的东西是什么?思考一分钟。”时间到,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电话手表、打折笔袋、跳绳、跑步鞋、闹钟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在生活中自己实实在在使用过的。“那好,请你用简短的语言吆喝吆喝,看谁的吆喝能一下子吸引到别人。”紧接着分组讨论推荐品,商讨推荐语言,两分钟后每组派代表站起来吆喝。马上,全体参与讨论。时间到,不用点名、不用提醒,甚至无需鼓励,吆喝者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简练,二年级的孩子语言输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作为老师心满意足。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语文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方便生活的工具。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通过联系生活、实物图像、动作语言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课堂中来,将新旧知识和观念无缝连接。语文学习中,学生情绪高,主动探究,乐于学习,能让教学事半功倍。有趣的内容、画面、话题、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无形的在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期刊】小学语文教育杂志 2018年7月第7期

[2]【著作】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年7月.

论文作者:双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例谈以学生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论文_双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