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与电子商务采购_图书馆论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与电子商务采购_图书馆论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与电子商务采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图论文,资源共享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书馆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现代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一般说来,计算机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方面的资源共享。除了这种一般意义的资源共享以外,图书馆是计算机网上的节点,属资源子网范畴,是信息网上的信息服务提供者,信息资源建设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按照这种思想,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我们可从空间区域上考虑,划分为图书馆、校园内和校园外三部分。前两部分主要采用Internet内部网络,即Intranet技术路线,实现内部网络资源共享,后者则采用Internet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

Intranet是一种企业内部信息网,它是在微机局域网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概念是全新的、 开放的。 因为它是基于Internet通信标准和WWW内容的标准,因而广泛采用了Web技术、浏览器技术,以及超文本、超媒体的链接和网上检索技术。

图书馆可以采用Intranet网络平台,使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实现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等客户应用程序,对服务器主机资源、数据资源及服务器软件实行共享。通过 Internet外部网络和校园外客户应用程序或服务器程序进行网际联机合作编目、网际馆际互借、网际文献采购协调。为此,要实现Internet和Intranet两部分的功能,就需选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都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环境结构,以及在这样的网络环境结构下运行的、能满足上述应用需要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这样的系统应具有以下一些功能特点:

(1)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都应基于Internet/Intranet 网络环境进行设计

选用先进成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吸收Internet网络上获取资源、共享资源的新兴技术,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借助于网上联机检索、网上联机编目、网上馆际互借等应用系统初步实现共知、共建和共享的目标。

(2)具有先进稳定的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是系统的根基,先进稳定的体系结构是系统成功的基础,目前比较流行的是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和包括应用服务在内的三层体系结构。

(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可以适应多种硬件、操作系统平台(UNIX,WindowsNT等);

·通过不同的数据库接口与异质数据库相连接;

·利用符合国内外标准的数据格式(如MARC机读格式),使数据可为其他符合同样标准的系统所共享。

如此可以继续利用图书馆以前的设备、数据资源,便于系统更新。

(4)采用商业数据库

目前使用较多的数据库主要有Sybase,Oracle,Microsoft SQLServer,Informix等。这些数据库各具特色,但大部分差异都已被屏蔽在数据库的应用接口之后,因此方便了开发者在不同数据库之间移植。

此外,数据库当然应该根据各馆的情况来选用,但一般来说非商业数据库对大容量的数据管理能力有限,另外也很难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5)支持规范控制和多语种的应用

网上应用必须以数据格式的标准化为前提,因此现代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该具有规范控制,包括主题规范、名称规范,保障检索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此外还要支持多种语言的网络应用,以便实现不同文种的资源共享,UNICODE对多文种的支持是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6)具有本国特色的系统功能,适合本国国情的处理方法

·充分考虑本国的采购方式和管理模式;

·采用国内标准的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

·汉字及拼音处理;

·联机编目、馆际互借等公共服务系统的建立与运作。

(7)支持网上书刊文献电子商务系统

·网上采购数据的发布与获取:各个书商的图书文献征订目录在网上发布,图书馆等订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浏览选书,下载采购MARC数据;

·网上采购数据的交互:图书馆等订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或者本地采购子系统提交订单,查询所提交订单的执行情况;

·网上采购后的结算:目前的外界环境还不允许直接的网上支付,要实现这一步需要银行、税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协调和网络的软硬件建设。但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付款的接收情况。当然,这些功能都需要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和安全措施。

(8)和国际先进系统接轨,支持相应的各种标准和协议

·为了扩大信息检索的功能,可以采用信息检索协议,如Z39.50协议,通过符合协议的客户程序,访问标准的Z39.50服务器,返回检索结果;

·为了更好地实现馆际互借,采用ISO10160/10161协议, 屏蔽不同馆之间的差别;

·充分利用网上的常用协议,如HTTP、FTP、E—mail等。

在以上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即在In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本着资源共享的目的,坚持现代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8个方面的特征,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顺利开发实现了现代电子化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充分证明了上述设计思想的重大指导意义。MELINETS目前已在多家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安装运行。

2 电子资源的建设是现代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基础

2.1 电子资源建设的三个层次

当今,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Internet网上的中文资源仍然很少,而由图书馆提供的共享资源更少。因此,除了具有好的网络环境和自动化系统以外,我们需要下苦功抓紧抓好电子资源的建设工作。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考虑:

·首先完成书目资源和馆藏资源的电子化工作;

·做好能够在网上共享的具有特色的、实用的各类文献数据库,提倡相互合作,形成规模;

·创建以网上资源为收藏对象的各种专业网上虚拟数据库或虚拟图书馆。

2.2 在资源共享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走整体化的发展模式。

在这方面CALIS为我们的资源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无论理工类还是文科、艺术类图书馆都要建设、发展自己的资源,要有参与意识。要共知,共建,共享。共知,要将各个学校建设的目标进行公布、交流,进行整体分工,对相同或类似的文献数据库要共建。在共建的方式上要协作,建设过程中在技术上、人力上进行协调。在共享过程中,要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国家或学校的支持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路子。要有和国外竞争的意识,不仅引进和享用国外资源,还要积极提供自己的资源。

(2)要选好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数据库的选择上,要选好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有商业化特征,使数据库的发展可以跟上资源建设发展。要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运行的平台要支持多种协议,多种操作系统。在通信协议上要支持TCP /IP协议。

(3)数据库建设还要充分重视文本以外的多媒体资源的建设。

(4)充分重视资源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

·无论是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还是全文数据库都要充分重视格式的标准化;

·对于编目条例、著录标准,尽量遵守相应的国际、国内标准,以方便资源的共享;

·在词表的选择上,也要考虑标准化的问题。

(5)充分考虑各类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

对使用单位来说,要充分考虑各类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如光盘资源的利用和上网问题,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的利用问题,自建数据库和引进数据库的利用问题。此外,强调各类资源的集成性,各类文献、不同载体和设备资源应统一规划,确保资源最大利用率,使得各业务部门协调一致,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日常的信息业务处理和信息服务。尽量使各类用户共享系统内部的信息资源。当然除电子资源外,还要有其他载体的资源。在网上提供的资源,最终要提供一次文献,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的分配比例。

(6)人与计算机系统的关系。

计算机系统是辅助工具,人是管理的主体,人要完成的工作包括:计划、分析和决策,因此要重视人员的培训和复合人才的培养。培训内容包括扫描、录入、编辑、进行各种数据格式处理等。要进行Internet网络技术、网上资源利用、各类常用软件使用与服务的培训。如通过浏览器上、下载资源,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用FTP进行文件的传输, 下载网上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杂志,将下载资源归类、整理,使信息有序以提供良好的服务。此外图书馆人员还要懂得怎样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查询、数据传递以及信息资源。人才的培养应该超前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建库时就要开始。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不进行这样的工作,那么即使有了新系统,也没有人来开展工作。这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3 Internet 环境下的电子商务采购是资源共享的重要一环

3.1 传统文献采购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传统的采购方式存在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各馆重复订购等缺点,需要新型的采购方式来弥补传统采购方式的不足,电子商务正是当今新兴的一种采购方式。利用网络带来的便捷条件,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周期,实时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方便与书商之间的联系。

3.2 电子商务采购的基本运作模式

(1)采购前

采购前,采购人员在网上在线浏览书商发布的各种征订目录,并且可以将标准格式的采购数据,如MARC格式,下载到本地采购数据库中。下载方式可以是通过浏览器直接以文件形式下载到本地,也可以通过标准协议下载到本地数据库中。

(2)采购中

采购人员在网上在线浏览书商发布的各种征订目录后,根据本馆情况和需求选书,通过浏览器填写订单,发送给书商。或者在本地的采购系统中,根据下载的采购数据进行选书、填写订单,在后台利用某种网上协议,如FTP、E—mail,将订单提交到书商的数据库中。

(2)采购后

订单提交后,采购人员通过书商提供的网上查询服务,实时跟踪书商对订单的执行情况,如书商是否正确地收到订单、货是否发出、付款是否已收到、发票是否已寄出等。另外,采购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通知书商是否收到订货、付款是否寄出、到货是否有误等情况。

3.3 电子商务采购的主要构成

电子商务系统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能与电子商务相接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EDPS/MIS);

·电子数据交换(EDI),包括翻译/转换器,标准报文, 电子邮件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四部分;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先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除了完成图书馆的业务处理和管理之外,还应当更多地提供In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扩展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在现代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收稿日期:2000年2月23日

标签:;  ;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与电子商务采购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