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分析论文_陈庭萱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分析论文_陈庭萱

陈庭萱(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2NICU2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正确认识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2015 年5 月~2015 年12 月期间收治患儿60 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纳入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方法实施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期间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重症监护期间共发生不安全事件2 起,发生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检验,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 < 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制度不完全、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院内感染、新生儿自身隐患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方式,能够起到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重症监护;新生儿;不安全因素;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08-02Intensive care newborn care unsafe factors analysis and preventionChen Tingxua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2 nicu2 henan shangqiu, 476100)【 abstract 】 objective: to recognize the neonatal car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unsafe factors, formulate corresponding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to collect the hospital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since May 2015 ~ December 2015 admittedduring the period of children with 60 cases as the clinical study. Application of digital random grouping processing table method,respectively in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Control group with intensive care nurs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children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of intensive care nursing unsafe factors andimplement targeted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Compared to two groups of children in the incidence of all kinds of unsafe eventsduring intensive car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intensive care were unsafe incidents during 2, the incidence was 6.67%(2/3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ata through the contrast test between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care newborn care the unsafe factors including nursing system incomplete, nurses' professional level and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newborn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its hidden trouble through the way of implement targeted nursing,can prevent the effect of unsafe incidents.【 key words 】 intensive care; The newborn; Unsafe factors; Care to prevent

重症监护病房中所收治新生儿多处于较为危重的疾病状态下,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的开展将直接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1-2]。加之近年来,医疗护理所承担的危险系数逐渐升高,已经给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带来了比较大风险[3-4]。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质量方面备受关注的一项问题。本研究中以2015 年1 月~2015 年8 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新生儿共计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对实验组30 例新生儿进行实验干预,将研究结果对比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2015 年5 月~2015 年12 月期间收治患儿60 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纳入30 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男患儿为16 例,女患儿为14 例,患儿日龄为13~35d,平均为(23.8±1.9)d;实验组男患儿为18 例,女患儿为12 例,患儿日龄为12~38d,平均为(24.5±1.8)d。对比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方法实施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

1.2.2 实验组实验组患儿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所识别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内容:①护理工作制度不完善;②新生儿自身免疫能力差,病情变化以及进展速度均比较快,护理工作压力大,风险高;③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升高;④消毒不规范导致院内感染可能性高,造成新生儿病情加重;⑤日常护理工作记录不完善,导致护理工作潜在大量安全隐患。针对上述识别因素,制定以下预防性护理对策:①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需要培养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岗位奉献精神,在日常护理中能够做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降低护患纠纷或投诉事件的发生。

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以便及时作出处理;②对新生儿出入院护理程序进行规范,提高护理质量。针对需进行光疗患儿,应密切注意治疗期间患儿眼罩是否脱落。掌握正确的洗澡步骤,避免发生烫伤。同时在重症监护室内建立温箱、光疗箱使用卡,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家属加大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尽可能打消患儿家属对治疗过程的疑虑,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度;③健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各自的职责和责任,起到监督的作用。在病房内设置24h 监视器.贯彻“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进行现场事故的解决和管理,维护良好的治疗环境。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期间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 标准差),通过t 方法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通过χ2方法检验,在P < 0.05 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实验组患儿重症监护期间共发生不安全事件2 起,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患儿重症监护期间共发生不安全事件14 起,发生率为46.67%(14/3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检验,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 < 0.05)。

3 讨论预防新生儿安全隐患是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操作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但其对患儿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水平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5]。本研究中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重症监护期间共发生不安全事件2 起,发生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检验,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 < 0.05)。数据提示: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的方式,能够基于对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准确识别,有针对性的预防不安全时间的产生,从而消除可能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因素,达到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水平的目的[6]。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制度不完全、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院内感染、新生儿自身隐患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方式,能够起到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安建仓, 张新华, 张玉慧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与微生物检测的关系探讨[J]. 河北中医,2015,(1):154-155,156.[2] 杨娜, 刘敬, 何平平等. 胎膜早破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8):604-606.[3] 郭宏湘, 魏文金, 张茜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0):752-755.[4] 吝霞. 分析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J]. 医学信息,2014,(27):656-657.[5] 杨玲蓉, 彭珉娟, 李桦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2):112-116.[6] 陈虹.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早产儿真菌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8):102-104.

论文作者:陈庭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分析论文_陈庭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