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折中百战经典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论文

战略转折中百战经典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论文

战略转折中百战经典 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李 路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铜川 727000)

2018年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胜利结束70周年。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直到东渡黄河共计行程2000余里。在转战期间,党中央和毛主席运筹帷幄,在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有力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对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转战陕北中实现了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毛泽东在1936年12月所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

温度对碳纳米管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马奇利 张翠霞 王 晗 蒋 瑾 吕卫帮 (6,961)

蒋介石在回顾解放战争头一年国民党军全面进攻战略严重受挫的原因时讲:“占地越多,则兵力愈分,反而处处被共军牵制,成为被动”。胡宗南集团当时是国民党军中最后一个战略机动兵团。为进攻延安,国民党军动员了五分之三的战略力量,拖住并打垮胡宗南集团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全局意义。毛泽东在我军主动放弃延安前夜曾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显然,毛泽东作为全党全军的统帅,是将主动放弃延安的作用置于西北战场和全国战场的全局中去考虑的。中央撤出延安后不久召开的枣林沟会议上,毛泽东坚持不过黄河避险。他说:“我不能走,党中央也最好不要走。我留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别的地方能好好的打仗”。

从政治意义上讲,毛泽东同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全党、全军最困难的时候主动留在陕北与敌周旋,这在全国军民面前竖起了一面坚决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干到底”的旗帜。“毛主席、党中央还在陕北”,这句话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

张连长脸板得像块湿木头:“下雨只不过是下雨,下再大的雨也还是下雨,不是下刀子!你们不是那些插队知青!他们一插队,不想当农民那也是农民了!你们叫兵团战士!是战士就得有点战士的样子!没有口令擅自行动,不是好战士!跑到仓库去的,都要受处分!”

二、西北战场“三战三捷”成为百战经典

1947年4月15日,毛泽东给彭德怀、习仲勋等的《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电报中首次提到“蘑菇战术”。1947年12月,杨家沟会议召开,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全文仅593个字,却把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役、战术原则讲得清清楚楚,这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以后的战略大决战和大追击阶段,人民解放军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军队。

从军事意义上讲,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少数人就拖住胡宗南机动战略集团,并指挥了全国战场的战局实现了战略转折,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转战陕北不仅大大减轻了其他各解放区战场的压力,更总揽全局,而且“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反攻部署得以逐步实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陈、谢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野主力挺进豫皖苏,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成“品”字阵势展开,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解放战争实现了伟大转折。

西北战场三战三捷,根本原因是采取“蘑菇战术”,拖垮敌军,待敌人弱点充分暴露,迅速抓住有利战机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这种利用运动、寻找战机的战法,易于捕捉敌人,而不易为敌人所捕捉。成为以弱击强的上策。被俘国民党兵形容:“蒋介石军队本是条肥牛,然而被东拖西拉后,拖瘦成了老鼠,两棒子就被打死了”。

美国政府在1949年发表的《白皮书》中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党中央主动放弃延安后,面对敌十倍于我强的局面。毛泽东即指示彭德怀、习仲勋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寻机各个歼敌。他特别强调指出:“以边区地域之广,地形之险,人民之好,有把握钳制胡军并逐渐削弱之,保持广大地区于我手”。在放弃延安之后短短四十天内,西北野战军连续进行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三战三捷”,共歼灭胡宗南部1.4万余人,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场战局。“三战三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百战经典。

三、人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根本

党中央来到陕北后,改变了陕北极度贫穷的面貌。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生活上初步解决了温饱。对广大农民来说却是换了人间,使他们对共产党、毛主席感激不尽,一曲《东方红》发出了人民的心声。延安时期,以张思德和359旅大生产运动为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深入广大干部战士心中。1943年初,以延安为又兴起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的“双拥运动”。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战争胜负由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地理和主观指导能力等诸因素决定。而这种决定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群众来体现。党中央转战陕北能够取得胜利,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敢于率领不足千把人的队伍应对数十万敌军的围堵,正如他所说:“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群众条件好”。据陪同毛主席的卫士回忆,转战陕北时的,经常有人突然认出并大喊“毛主席”,立刻所有男女老少都奔跑过来,有的呼喊,有的流泪,甚至有的娘姨能用手在毛主席衣服上摸一下,就感到无上光荣。国民党军曾对陕北许多老乡严刑逼供,询问毛泽东的下落,具体地点却从来问不出来,这就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概念最初于1976年由美国学者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和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提出[1]。“深度学习”不是指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追求知识的主动加工、深度理解和不断地自我反思,关注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是一种合理运用合作、探究、展示和追问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经历高阶思维过程,并获得深度体验的学习。

今天我们深入总结党中央转战陕北过程的历史经验,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党和军队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为了考察铬酸钡悬浊液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移取3.00mL硫酸根标准溶液,依照1.3.3步骤,分别加入2.0、2.5、3.0、3.5和4.0mL铬酸钡悬浊液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铬酸钡悬浊液的加入体积在2.0~4.0mL之间时,滤液的吸光度值保持稳定。为了节省试剂用量,实验选择2.5mL作为铬酸钡悬浊液的用量。

标签:;  ;  ;  ;  ;  ;  ;  ;  ;  

战略转折中百战经典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