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共产主义的发展论文

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共产主义的发展论文

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共产主义的发展

李 鹏

(铜陵行政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 费尔巴哈共产主义的根据在于人类力量是属于人类的力量;青年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根据在于人类力量是属于人类的力量,社会力量是属于社会的力量。《德意志意识形态》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差别在于对市民社会的认知不一样,前者通过工厂内部分工规定市民社会,后者通过普遍交换和分工规定市民社会,因此对社会的理解不一样。

[关键词] 马克思;费尔巴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说:“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1](P112)而且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马克思通过人道主义论证共产主义,费尔巴哈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中也将自己归结为共产主义者。追溯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追溯他从人道主义论证共产主义的逻辑,进而考察《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这是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史的合理路径。这样,我们能够更清楚《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质,也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推进。

一、费尔巴哈为什么自称共产主义者

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一文的最后一节,针对施蒂纳“费尔巴哈以唯心主义的盔甲武装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对自己作了一个定位,他说:“他是人,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因为,费尔巴哈把人的实体仅仅置放在社会性之中——,他是社会的人,是共产主义者。”[2](P435)

费尔巴哈的基本事业是批判基督教,通过批判基督教揭示人的本质。“神学之秘密是人本学,属神的本质之秘密,就是属人的本质。”[3](P349)着眼于费尔巴哈何以是共产主义者,我们重点探究《基督教的本质》第九章《上帝里面的创世原则之秘密》。按照费尔巴哈的思路,上帝创造世界包含一个二级结构。“世界——并不就是上帝的另一本质——之生产性的理念,是以另一个跟上帝同等的本质之生产性的理念为媒介的。”[3](P106)上帝通过自我区别产生出与自己本质相同的他物,即圣子,以此为媒介创造出一个与自己有本质差别的他物,即世界。上帝创世的本意是:“人之第一对象,就是人。至于对大自然的理解——这使我们意识到作为世界的世界——,那乃是以后的产物;因为,这种理解乃是通过把人从自己分离的行动才产生的。”[3](P107-108)费尔巴哈进而提出了一个关键命题:“人就是人的上帝。”在第二十八章《结束语》中费尔巴哈再度提起这一命题:“水洗礼这个典礼向我们灌输对自然的感谢,而饼和酒之典礼则向我们灌输对人的感谢。酒和饼属于最古老的发明。酒和饼以形象化的方式具体地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人就是人的上帝和救主。”[3](P357)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对人的关系在逻辑上先于人对自然的关系。人不是孤立个体,而是具有普遍形式的类存在;作为人的对象的自然则是人的精神性普遍形式塑造的结果。酒和饼就是人的精神形式与外部自然结合的产物。费尔巴哈指出酒和饼的典礼体现出人对人的普遍关系,而且能够体现出人就是人的上帝。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中费尔巴哈再次论证了他的想法。“人是人的上帝。凡是我现在还没有成为的、但我一直渴望成为、努力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便是我的上帝。因此,费尔巴哈说,上帝不外就是那成全人的愿望、满足人的需求(不管它们是怎样的)的实体。譬如说,当医治一个病人或者只是一个‘被固执念头所困的人’时,当你给饥饿者以食物时,在他心目中的你,如果是散文式地表达出来,便是一个恩人或一个行善事的人,而如果诗歌式地表达出来,那便是上帝了;因为,凡是人觉得乐意的和有利的东西,他便以颂赞的方式称其为上帝。”[2](P423)

我们能够理解费尔巴哈为什么自称共产主义者了,能够理解他怎样从人本主义推演出共产主义的了。“上帝不外就是那成全人的愿望、满足人的需求(不管它们是怎样的)的实体。”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为这样一个实体的潜力。“人有多么多,人类的力量就有多么大,人类的特性就有多么多。虽然在每个人之中都包含有存在于所有人之中的力量,但是,毕竟是在各个人身上如此地被规定和被特殊化,以致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新的力量。”[3](P30)我们姑且撇开“人有多么多,人类的力量就有多么大,人类的特性就有多么多”如何依赖于特殊历史条件,至少就费尔巴哈所处的历史阶段来说这是真实的。我们也撇开不同文化对于需求的特殊影响,至少在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理论边界内,每一个人都能够具有一种满足他人特殊需要的力量,这也可以看作是真实的。甚至说,这些特殊的力量都是人类的力量,都是每一个人在本质上或作为潜能来说所具有的,这也可以看作是真实的。费尔巴哈通过实证考察确认人的本质力量在每一个人身上特殊地表现出来,一切人特殊力量的总汇实现了人的完整力量。这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点,马克思说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是实证的,是就这一点说的。费尔巴哈从个人的力量是人类整体力量的一个方面,从个人具有成全他人愿望和满足他人需求的实际力量,推演出个人应该在实践上去成全他人的愿望和满足他人的需求。费尔巴哈认为人只要认识到自己的特殊力量和特殊产品在事实上是人类力量和人类产品的一部分,就能够在实践上将自己的特殊力量和特殊产品奉献出来,他就能够成为他人的上帝。

二、马克思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①海南省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数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2005—2015年旅游经济评价指数总体大幅度上升,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则波动下降;②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协调类型由濒临失调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并保持稳定状态,增长方式由旅游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并呈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型的良好态势。

同《德法年鉴》相比,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到劳动生产领域并能够区分出分工与交换的特殊形式,将工厂内部特殊分工从普遍分工中区分出来,将工人同资本家的特殊交换从普遍交换中区分出来。这是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具体背景。不过,《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中的思路表明,马克思倾向于将工人同资本家的特殊交换向普遍交换归结,将工厂内部特殊分工向普遍分工归结。①[4](P175)

《德法年鉴》停刊以后,马克思经过了短时间高强度的经济学研究,这一研究的基本成果就是《手稿》,其内容非常丰富。人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这里充分展开,社会这一概念获得了充分使用。理解《手稿》中的社会概念从而理解它的社会主义概念是把握整部《手稿》的关键,自然也是把握其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关键。社会大致相当于费尔巴哈的人类。按马克思的逻辑,社会主义立足于社会要求人类财产权,而共产主义则是立足于人类财产权消灭私有财产权的革命运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交换的说法比较笼统,他只是说近代市民社会的普遍交换需要货币。至于分工,马克思非常清楚地判断近代的分工是机器大工业分工。对于机器大工业的伟力,马克思用大段的排比来描述。马克思说:“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它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在它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并使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它把自然形成的性质一概消灭掉(只要在劳动的范围内可能做到这一点);它还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1](P566)这里只有一个主语,即“它”。马克思是把机器大工业看成了一个统一体,从而把工厂之间的普遍分工消解掉了,让整个近代市民社会变成了一个通过内部的货币交往关系组成的大工厂。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甚至意识形态的逻辑在这里表现得最清楚,生产力指向的是机器,机器组织起大工业,大工业造成了普遍竞争、世界市场、全面分工和纯粹金钱关系。这里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机器是怎么组织起大工业的?大工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同资产阶级私有制固定在一起的概念,它包含着将工人劳动进行机械分割这一规定。单纯只是机器怎么能够推演出资产阶级私有制和机械劳动呢?

(1)视在功率。视在功率主要值得是在电力线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两者之间的乘积,通常在计算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符号S表示,在计算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有电流和电压进行相乘得出的一种功率形式。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逻辑中,机器是各种特殊能力的汇集,又是各种特殊产品的产出中心。马克思以这种方式更新了《手稿》中的社会逻辑。在《手稿》中,社会被视为一个实证概念,可是因为市民社会被化约为普遍交换和分工的关系,社会也就成为不同个人通过各种特殊对象中介的普遍交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近代市民社会视为通过机器中心组织起来的特殊分工,可是因为马克思是把整个近代社会视为一个工厂,所以近代市民社会就被视为围绕一个机器组织起来的普遍交换和分工关系,这样,以近代市民社会概念为背景的社会就是指围绕一个机器组织起来的普遍交往关系。以机器为中心的普遍关系同以各种特殊对象为中介的普遍关系不同,它是直接共同的活动中的普遍关系。马克思把这种共同活动看作是共产主义的根据。通过这一根据,马克思就撇开了通过对象能够满足普遍需要来论证共产主义的路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证路线具有更强的实证性。可是,从人类直接共同生产就能够推演出共产主义吗?

如今,新家是有了,我和老伴的关系却没有任何改善。老姐姐说得对,我们原本不是一路人,硬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也是难为了彼此。

《德意志意识形态》处理的问题还是那一个,即工人阶级的生存问题。工人阶级缺乏物质生活资料,他们是贫穷的。他们也丧失了自主活动,也即《手稿》中的感性能力。工人通过机器参与的工业劳动是抽象劳动,它对于具体内容漠不关心而采取纯然机械的操作,它是非自主性的活动。机器和工厂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逻辑论证的枢纽。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握到市民社会的分工和交换,但是倾向于将工厂内部的特殊分工和交换向普遍分工和交换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分工的逻辑梳理市民社会史,他并不是特别突出交换的不同方式,但是工厂内部分工被当作一个关键元素放置在逻辑之中。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

工人阶级通过工业运动全面展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同时使自己陷入全面的贫穷,不只是物质生活资料上的贫穷,也包括感官能力的贫穷。全面的感性能力与全面的贫穷之间的张力就构成了共产主义的动力。工人阶级夺取全面的感性能力,就像费尔巴哈那里人类将归于上帝的力量收回于自身一样。同费尔巴哈认为人只要认识到无限的能力属于人类,他就能成为赐福于他人的上帝一样,马克思也认为工人阶级对于工业创造的全面感性能力的夺取,是通过以社会主义为精神的共产主义实现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工人承认人类共同财产权,他们的目的不在于直接占有对象,而是使对象归属于每一个人,把“我”的眼睛看成“你”的眼睛,把“你”的耳朵看成“我”的耳朵,把单个个体看成全人类。只有通过人类主义的行动,人类学的自然界作为对象才能成为人的对象,成为每一个人的对象,成为对象化的人本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1](P190)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道理就是这样的。马克思的论证之具体非费尔巴哈所能比,但是个人的能力属于人类全体,个人劳动的产品能够满足每一个个体所需,这跟费尔巴哈那里是一样的。“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所言非虚。

费尔巴哈已然论证过人通过对人的关系来面对自然,在马克思这里这个道理更加显而易见。相对于费尔巴哈将自然科学局限于自然科学家的观察和计量,在马克思这里,自然科学转化成工人阶级围绕旋转的机器,工人阶级通过机器组织起来的工业分工重塑自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马克思在《摘要》中考察交换与分工的历史的重要意义了。费尔巴哈洞见到人的整体无限能力,可是这种能力为什么恰恰是费尔巴哈自己把握到,他没有清醒的认知,他不知道他是处于新时代的潮流之中。马克思则非常清楚地把握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性表现。同时,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工业这一否定形式。因此,马克思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只是消极地批判宗教,而是在工业之中看到了辩证法。工业通过异化的方式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而创造出一个人类学的自然,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的整体需要的对象。《手稿》的问题在于倾向将工业分工向普遍分工还原,也即是说,工人通过直接共同的活动改造世界往往又被还原成单个人独立从事各自的事业,因此,工人围绕机器产生的特殊关系在逻辑上没有彻底地发挥作用。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张,这一般就被视为马克思转向共产主义的标志。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马克思这时的主张是在人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框架中提出来的。

机器能够推演出私有制,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逻辑组织方面中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分工和私有制固定在一起,认为两者是同一语。这样,当从机器推演出工厂内部分工的时候,工厂内部分工是同工业资本的私有制固定在一起的,而机器本身首先得是工业资本。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逻辑不是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这么简单。毕竟从分工推演出私有制,这已经是交往形式内部的关系了。我们抛开私有制内部的更替,集中于共产主义对机器大工业的斗争。共产主义革命面对机器大工业,从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逻辑来说,它所以能够成功的依据恰恰也是机器大工业本身的依据,即机器。也即是说,从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来看,机器既可以决定机器大工业,也可以决定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逻辑上通过机器消灭机器大工业,是通过机器大工业消灭机器大工业。机器何以能够消灭机器大工业呢?机器大工业何以能够消灭自身呢?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人的能力和需要的普遍体系来论证共产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思路不是消失了,而是变形了。在《手稿》中,任何一个对象都是能够满足任何人的需要的,因此任何一种能力和任何一个对象都在本质上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共产主义就有实证根据,而且它是面向任何一种能力和任何一个对象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并不排斥需要的普遍体系,没有这一前提马克思的逻辑寸步难行,只是马克思不再侈谈对于对象的需要证明对于对象的内在所有权;马克思仍然立足于能力和对象的社会性,只是对象的社会性不再是指它能够满足普遍需要,从而能力的社会性也不再是指它的对象能够满足普遍需要,能力在这里指向一种特殊能力,对象也指向一种特殊对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逻辑上将各种能力汇集为一种能力,将各种对象整合为一种对象,这一对象就是机器,这一能力就是生产机器的能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整个近代市民社会视为一家大工厂,它围绕着一个统一的机器体系运作,这跟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工厂分解为普遍分工和交换是相反的路线。通过面向机器生产能力和机器本身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也就能够推演出面向任何一种能力和任何一种对象的共产主义,因为机器作为各种能力和各种对象的汇合,它也能够生产出各种对象。

“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1](P192)这就是共产主义革命的理由。费尔巴哈批判宗教而要求共产主义,因为宗教使人们远离教养和科学艺术,马克思要求共产主义的理由与此相同。逻辑上的根据也是同出一辙。自然的重塑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层出不穷的对象是每一个人在本质上都需要的对象,不仅对于马克思来说,就是对于分工交换体系中的当事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理。在《摘要》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过对于物的渴望和需求就能够向当事人证明他同他人劳动产品之间的“内在的所有权关系”。[4](P173)同样,“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有没有这种社会联系,是不以人为转移的;但是,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4](P171)内在的所有权关系和真正的社会联系是实证的,可是这种通过实证就能够确定的内在的所有权关系和真正的社会联系能不能成为实践规范,这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工人阶级。

针对轨道站点安全评价的研究,大多属于静态评价,难以根据具有时变特征的客流数据进行有效更新. 同时,对于客流拥塞机理的研究,往往能部分反映客流运动规律,却很难真正意义上对客流进行高精度的仿真和模拟. 这是由于交通安全系统的灰色性,即“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因此尽管很多评价方法试图从多角度综合评价轨道站点的安全水平,却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此类灰色系统的问题,灰色理论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方法.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支撑,关系着强国兴邦;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科技实力的竞争[1]。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阐明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对于科学地进行研究生培养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个是工人阶级的存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可以组织共同生产,工人阶级普遍贫困和完全丧失自主活动需要夺取生产力。在这里,逻辑上的要害在于,工人阶级要夺取的生产力不是纯粹外物,而是工人通过直接共同的活动生产出来的对象,它是工人社会力量的对象化表现;工人在经济上的普遍贫困和自主活动的普遍丧失不是因为纯粹的外在力量,而是工人自己通过共同活动创造出来的对象化力量。共产主义革命的两个条件包含着内在的矛盾:社会力量表现为非社会性的力量,社会力量只有通过表现为非社会性的力量才能是社会力量。这样,《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革命之最后根据还是在于:社会力量是属于社会的力量。这跟《手稿》相通,甚至跟《基督教的本质》相通,都包含着从实证向规范的推演。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不再使用社会主义来规定自己的学说了,这只是因为马克思要与伦理社会主义的流派保持距离,而不是说马克思拒斥了社会主义的逻辑。从我们的论证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本质上仍然是社会主义的,我们现在将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这已经与马克思的思想有差距了。

注释:

①根据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写作顺序上,《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位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因此,本文将这两个文本打包处理。文献学方面的结论参考韩立新的论文《〈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Young Marx ’s Development of Feuerbach ’s Communism

LI Peng

(Tongl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Tongling 244000,China)

Abstract :The basis of Feuerbach’s communism is that human power belongs while Marx’s communism is that human power belongs to human and social power belongs to socie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rman Ideology” and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lies in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ivil society. The former prescribes civil society through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factories,while the latter prescribes civil society through general exchange and division of labor,so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is different.

Key words :Marx;Feuerbach;“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German Ideology”;communism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4-5856.2019.12.003

[收稿日期] 2018-08-04

[作者简介] 李 鹏(1983-),男,山东潍坊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文章编号] 1004— 5856( 2019) 12— 0009— 05

责任编辑:秦 平

标签:;  ;  ;  ;  ;  ;  

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共产主义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