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排斥:联合王国的经验_金融论文

金融排斥:英国的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经验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是指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以恰当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排斥一般是由于获得金融服务的通道、条件、价格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或自身负面的金融服务经历和看法而产生的,尤其是当遭受诸如失业、技能差、低收入、住房差、高犯罪环境、身体不健康、贫穷和家庭分离等相互关联问题的组合时,就发生金融排斥这种情况(Sinclair,2001)。金融排斥是更加广泛的社会排斥与社会两极分化概念的一部分,既是一个金融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上那些没有能力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通常也没有能力得到其他关键的社会供应,而且金融排斥又往往放大其他类型的社会排斥。

英国的金融服务业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之一。但是,在这个经济和金融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金融排斥问题相当突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使英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时期,金融服务业正在进行深刻的市场化改革,其中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产生金融排斥的问题,而了解当今发达国家金融业改革发展中所衍生出的某些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对于我国金融业避免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英国金融排斥的状况

1.金融排斥的基本情况

在英国,虽然近些年来多数金融服务的使用稳定增加,金融服务的大众市场(mass market)不断发展,但仍然有一些人明显地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根据英国金融服务局(FSA,2000)的调查,英国7%左右的家庭没有金融产品,20%的家庭只有银行账户,处在金融服务的边缘。

英国公平交易局(OFT,1999)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专门深入调查了600万被界定为“家庭收入比较低或非常低”的家庭的境况,在这600万家庭中:200万没有基本账户;350万没有使用过任何形式的信贷;200万缺少家财保险;300万没有长期或短期储蓄产品;400-500万在过去5年里没有人寿保险产品;250万在过去14个月里没有收到金融服务厂商的销售合同。

根据英国落西安反贫困联盟(LAPA)的研究,英国约有790万人是受到金融排斥的,这些人被主流贷款人拒绝信贷,市场规模约有160亿英镑;150万左右的家庭没有任何主流金融服务。

英国银行家协会(BBA)2002年报告了几组英国金融排斥的统计数据,包括:20-25%的家庭(约600万人)没有家财保险;5%左右的成年人没有银行或建筑协会账户;4个成年人中有1个没有私人或职业养老金;超过30%以上的家庭没有储蓄或投资账户。

2002-2003年“家庭资源调查”(FRS)显示,英国8%或190万左右的家庭没有任何种类的银行账户,还有110万的家庭只有某种类型的储蓄账户。

以上不同机构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虽然在具体的数字上有些差异,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英国金融排斥问题的严重性。

2.被排斥的人群与产品

根据英国1999年的“贫穷与社会排斥”调查,最可能受金融排斥的人群的特征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无就业人员的家庭;单亲家庭;非白人家庭;接受政府或社会救济支持的家庭;有未成年人的家庭;居住在地方当局廉租房屋中的家庭;有幼年辍学者的家庭;人口密集区的家庭。

根据Sinclair(2001)的研究,英国的金融排斥主要集中于以下人群:长期失业者;老龄依靠养老金生活者;由于疾病或残疾而无收入来源者;女性单亲家庭;某些少数民族群体,尤其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移民家庭;依靠国家福利或居住廉租房屋的人。

根据2002-2003年的“家庭资源调查”,如果将收入分成10个层级水平,无银行账户(unbanked)的家庭集中于收入最低而数量庞大的三个低收入层级,65%的无银行账户家庭处在这三个收入水平分级内,其年家庭收入低于14500英镑。同时,多数无银行账户的家庭都在接受某种形式的国家支持或福利支付:64%接受理事会税收福利;62%接受住房福利;48%接受收入支持或最低收入保证。另外,无银行账户家庭中的44%居住在地方当局的廉租或无租金住房,还有14%从住房协会租赁房屋,也就是说几乎60%的无银行账户者居住在福利性住房。

英国有关机构还在2002年初,从获得银行服务的通道与可替代金融服务(如高利贷、当铺等)的使用角度,对伦敦的三个区进行了一项关于金融排斥的研究。研究表明,金融排斥的风险与家庭所处环境紧密相关,容易受到金融排斥的人群主要有以下特征:低家庭收入;使用昂贵的信贷来源;依靠借款支付日常开支;没有储蓄;没有获得最便宜燃料收费的途径;担心负债;依靠国家福利;怕担责而使工作能力受限制;就业岗位无保障、收入低。

表1总结了英国受金融排斥的主要群体以及金融产品的情况。总的看,低收入个人和家庭是受到金融排斥最多的群体,尤其是单亲、失业者,由于长期疾病、残疾不能工作者。

英国的金融排斥在地理上是比较集中的。英伦三岛中,苏格兰受金融排斥人群的比例最高,13%的家庭没有任何金融产品,剩余的家庭中又有25%只有一种或两种产品。英格兰的北部与西北部、大伦敦和威尔士也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金融排斥(FSA,2000)。布里斯托尔大学个人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居住地的衰落程度与金融排斥的程度正相关。根据他们的研究,被金融排斥的人群中大约一半居住在英国50个最衰落的城镇(社区),一些收入非常低的地区已经呈现出金融服务沙漠化的迹象。

在被排斥的金融产品方面,Kempson & Whyley(1999)、FSA(2000)和Sinclair(2001)的研究都显示,保险产品在被排斥的金融产品中非常突出。根据FSA在1998年进行的调查,英国家庭中,26%没有家财保险;87%没有抵押还款保护保险(MPPI);91%没有医疗保险;93%没有个人意外保险。

信贷也是主要的被排斥金融产品,与其他种类的金融服务相比较,被“拒绝进入”主流信贷的比率更高(FSA,2000),例如,不合格的(Non-status)借款人(信用记录比较差或没有信用记录)就无法获得主流信贷便利。

3.金融排斥的后果

当多数家庭都有基本的金融产品(如基本账户、消费者信贷、保险和长期投资或养老金)时,一些人群没有能力获得这些产品的后果就比较严重,形成金融服务消费中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排斥问题。

首先,影响被排斥人群的日常生活和就业。在英国,没有银行账户意味着家庭不得不完全用现金进行交易和支付,使货币管理更加复杂,成本提高,安全性低而且耗费时间,同时还难以获得短期信贷便利和其他根据申请人是否有银行便利来提供的金融产品。例如,如果没有银行账户就很难进行收付,由于造成雇主支付工资中的一些不便,对于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金融排斥加重低收入人群的财务负担。某些消费者信贷产品(如透支和信用卡)可以熨平家庭预算的峰谷,还有一部分产品(如租赁采购和个人贷款)则主要用于购买汽车这样的物品和耐用消费品。没有能力获得这些类型便利的人,不得不从主流金融服务之外的经营者那里借款,如高利贷,其成本高、未能按期还款的后果严重。

第三,加剧低收入人群的脆弱性。保险领域排斥的一个明显成本是家庭和个人的焦虑感提高。一般来说,被排斥的社会群体经常也是对所投保风险(如失窃、财产损失和健康)最脆弱的群体,如果面临这种风险而没有相应的保险保护,这些群体的脆弱性就提高。而没有养老金保障的一个明显的后果是,老年时期贫穷和困苦的可能性提高。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1995)发现,英国有养老金的人与没有养老金的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总之,在许多情况下,金融排斥不可避免地强化了社会排斥的后果。

第四,金融排斥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更广泛地影响他们所居住的社区。Leyshon and Thrift(1994)指出:金融机构在一个地区撤出金融服务一般是由于低经济增长、社会问题和衰落的环境,而一个地区缺少金融服务则可能遏制小企业的起步和内向投资,抑制该地区商业发展。由此,更富裕的地区因受到更好的服务而更加繁荣,衰落的地区则由于金融服务缺乏而更加贫穷甚至更加衰落,可能出现一种金融排斥与两极分化程度提高的不良循环。

二、英国金融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

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金融服务业的历史和水平是世界领先的,但在这样的国度里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沦为长期贫困者,获得基本金融产品的能力降低。但更重要的是,英国金融服务业管制不断放松,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机构奉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原则,在扩大金融服务机构种类与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提高金融包容性的同时;客观上加剧已有的金融排斥并产生新的排斥。

首先,金融业基于市场决定的风险和收益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定价成为普遍现象,消除原来的隐蔽成本补贴实行公开定价收费成为常规,而且其复杂性随着IT和信用评估技术的发展而提高。虽然更加精确的风险分析与定价使金融产品可以满足细分的需求,使更广泛的客户得到种类更多的产品与服务,但这种更精确与更细致的风险筛选主要限制那些在信用打分框架下风险更高的群体,如低收入人群、生活在衰败社区的人和那些支付记录比较差的人。由此,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成为部分人群获得金融服务的一个壁垒,在金融机构可接受的风险容忍度之外的人群更多地受到金融排斥。

其次,更加复杂的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与更加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也加剧金融排斥。现代市场营销技术以及收集和处理客户信息数据的能力提高,使金融服务机构能够更加有选择地瞄准有价值的富裕客户。结果,金融服务机构对不同种类客户的产品与服务供应做出明显的划分,处于被包容边缘的人群往往在金融服务机构的市场营销中被忽略,而能够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利润的富有客户则成为“超级被包容者”,在这些人群与日益被排斥的人群之间形成了更加显著的两极分化。例如,有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呼叫中心对富裕的客户给予优先服务,服务的速度快、水平高,而对低收入客户(对银行的价值低)的服务则要差得多。Boyce(2000)的研究显示,“客户价值评估”已经成为提高银行股东收入和财富的手段,但必然使银行服务进一步远离穷人和处于劣势的人群。

第三,适合容易受排斥人群的金融产品和通道受限。英国金融业新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为有利润的客户开发更加广泛而复杂的产品与多样的服务渠道。产品创新主要是针对富裕客户群体,而忽视设计、供应针对低收入和其他被排斥群体的产品。而且许多原来为低收入群体开发的产品因为盈利性低也不断被砍掉,例如保障型家财保险和期限不超过一周的短期借款等等产品。从金融服务交付渠道方面看,许多银行和建筑协会,为了减轻成本压力,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关闭了许多分支网点,尤其是在那些位于比较贫穷和人口比较少的地区,形成对这些地区的排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虽然一些可替代的通道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快速发展,但是Sinclair(2001)的研究显示,电话银行对于没有电话的人几乎是没有用的,BBA(2003)指出,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实际上歧视那些没有电脑或很少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家庭。所以,金融上被包容的(向其提供的产品种类比以前更多)与金融上被排斥的(基于其信用风险潜势越来越被歧视)人群、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

三、英国解决金融排斥问题的措施

金融排斥问题的产生也是金融服务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一段时期以来,金融排斥已经成为英国政府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按工党政府的说法,金融排斥已成为劣势社区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必须加以解决。英国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与金融服务业一道采取多种措施,寻求和安排适当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1.政府出资推动解决金融排斥问题

针对受金融排斥的人群主要是低收入或经济困难的人这一现实,英国政府已开始实施一些创新性计划帮助贫穷人群积累资产,使其能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2005年4月启动新的由财政出资的“儿童信托基金”(Child Trust Fund),改善金融教育、促进积极的储蓄态度并保证所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都有一定的资产。为帮助儿童进行储蓄,政府还给2002年8月31日后出生的儿童每人至少250英镑投资于长期储蓄或投资账户,低收入家庭儿童得到的更多,而且孩子7岁时政府再给一笔钱。意图避免贫穷与受排斥的遗传。

为了向低收入个人提供一个理想的储蓄起点,克服连续储蓄中的困难,英国政府还实施“储蓄门户”(Saving Gateway)计划,政府出资在一定限额内为储蓄的钱配套资金,鼓励低收入人群进行储蓄,并提供适合不同个人的信息和教育,帮助个人做出基于信息的储蓄选择。

英国政府在多年前就设立了社会基金(Social Fund),为经济上脆弱的人群在危机时期提供捐赠和无息贷款(还款直接从福利中扣除)。社会基金主要是针对那些最需要资金帮助的人群,这对于金融上受排斥的群体是一个有价值的信贷来源,其支持对象主要是单身父母、年轻人、房客,他们多是有抚养幼年子女责任、长期生病、身体残疾的人群,对于这类人群而言,除了社会基金,惟一的其他借款选择就是从高利贷等高成本借款人那里借款。近两年,英国政府对社会基金进行了若干改革变化,包括提高社会基金申请人贷款的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简化无息贷款的申请程序和提高透明度,增加社会基金的资金量。

2.依托伙伴关系拓宽金融服务通道

英国朝野有一种强烈的共识,即伙伴关系是解决金融排斥最好的途径。这种伙伴关系涉及中央政府、监管当局、地方当局、其他商业组织和非盈利组织,通过几方共同的努力,解决金融服务的产品和通道问题。其中,金融机构在合适的产品设计这个关键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充当推动者、斡旋者和监管者。

为解决银行出于降低成本而关闭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分支与居民获得银行基本服务通道之间的矛盾,英国有关当局重点推动银行与邮局、银行与信用社等非盈利性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拓宽金融服务通道。

英国皇家邮政有近2万个网点,而且覆盖到英国每一个衰落的社区和许多小乡村。在2003年的预算报告中,英国财政部长呼吁银行和邮政局“向所有人提供基本的服务”以帮助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在社会保障支付改革中(自2003年春,所有的福利受益和税收信用都通过银行系统支付),英国政府对银行施加压力要求银行提供基本的银行账户,并使用户能够通过邮局分支使用这些账户,邮局提供交付便利和更加广泛的地理通道,主要的商业银行分担成本。而英国的大银行积极响应政府的伙伴关系倡议,与英国邮政系统联合进行开发工作,起初有阿贝国民银行、安联-莱塞斯特、爱尔兰银行、巴克莱、汇丰等12家银行和大建筑协会同意,从2003年4月开始其基本银行账户能够在邮局免费获得,基本银行账户持有者能够在邮局分支免费提取现金。到2003年12月,已经有16家银行提供能通过邮局分支使用的基本账户。英国银行业已经保证要在2003年后的5年时间里投入超过1.8亿英镑的资金,联结并处理17 000家邮政网点与银行和建筑协会之间的电子银行交易。

英国有关当局还积极支持信用社的发展作为减轻金融排斥的一种手段,将信用社看作是低收入人群获得低成本信贷的一个重要来源,拓宽金融服务通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英国财政部将推进成立一个信用社中心服务组织以加快英国的信用社发展,强调信用社服务于衰落的社区。在政府的支持下,英国各地的信用社鼓励小额储蓄,而且把它当作是获得其他各种金融服务的垫脚石。同时,英国的大银行也以伙伴关系思路为指导,将信用社看作是潜在的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积极支持信用社的发展:安联-莱塞斯特银行1999年就开始支持利物浦的Sefton信用社,为其无偿提供办公家具、电脑、所有的打印需要,还协助进行市场营销攻势;苏格兰银行为当地的自愿性组织“信用社理事会”提供免费的二手办公用品,协助其开发和实施市场营销战略以增加社员;巴克莱银行为30个社区信用社提供免费银行服务;汇丰银行为刚起步的信用社开发成套培训课程;劳艾德TSB银行为社区信用社提供正常账户交易的免费银行业务;合作银行为信用社提供包括免费银行服务在内的广泛支持;皇家苏格兰银行、苏格兰银行和Clydesdale银行联合发起“信用社健康检查”示范项目,帮助解决个体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政府当局与金融业的共同努力下,英国的金融排斥问题近年来已经得到相当的缓解,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2003年关于促进金融包容的报告,最近几年英国的金融包容性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各项金融排斥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四、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但是,在金融机构商业化、市场化经营成为主流的同时,金融机构经营战略与经营行为的调整排斥低收入人群、欠发达地区的现象也已经开始显现。例如,以国有商业银行为肇事者,多家银行对人民币小额个人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小于500元或300元的账户收取10元账户管理费,并执行0.01%的活期存款利率,使这类存款人的钱越存越少。而且可以预料,今后国内银行不仅会大面积地实行账户管理费和低利息制度,也完全有可能将“门槛”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甚至更高。那时,低收入人群如果不想钱越存越少,就只能把钱搁在家里,因为连可以存钱得一点利息的地方都没有了。很可能将低收入人群排斥在基本银行服务之外。另外,近几年四大国有银行进行经营战略调整,撤并了三万多家网点和分支机构,大规模退出欠发达地区、集中优势资源进占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农村信用社也从集约化经营的理念出发,对农村一些偏远、业务量小的网点进行撤并。银行网点大量由不发达地区、县域撤出,客观上形成农村金融市场中介缺位、机构锐减,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造成农村金融服务弱化,使许多农民被排斥在基本金融服务之外,农村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导致农村高利贷等民间融资日趋活跃,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上简单描述的金融排斥现象,应该说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市场的一种市场失灵,而英国以政府为主导联合金融机构共同解决金融排斥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首先,政府有责任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金融机构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有关政府部门应对初步显现的金融排斥有正确的认识,不宜将金融机构对低收入人群、欠发达地区的排斥行为简单地视为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而放任,需要分类限制、调控与引导,避免与弱化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金融排斥后果。

其次,在我国还存在相当数量城镇低收入和贫困人口、大量农村贫困人口的形势下,对于银行向小额存款收取管理费仅支付象征性利息这类行为,有关政府部门宜采取限制性措施,因为银行的这类举措有直接排斥贫穷人群的效应,可能加剧对这类人群的社会排斥。

第三,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出欠发达地区这类具有间接排斥效应的经营战略调整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宜加以调控和引导,弱化其负面影响。

当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创新步伐,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商业银行改进对农村经济的服务,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网点布局;推动、协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鼓励四大国有银行向农信社提供划汇支付网络便利、人员培训支持等;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标签:;  ;  ;  ;  ;  ;  ;  ;  ;  ;  

金融排斥:联合王国的经验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