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论文_周水艳,邓欣玲

胰腺癌的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论文_周水艳,邓欣玲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一致。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和联合放、化疗,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靶向治疗药物具有精准到达肿瘤细胞或组织,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优点。本文对近年来胰腺癌的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胰腺癌;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胰腺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癌症,并且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一方面胰腺位于人体右上腹后侧,位置隐蔽,容易被忽略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另一方面,胰腺癌确诊后发展迅速,预后极差[1]。目前针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以及联合放、化疗,但胰腺癌属于低氧性肿瘤,对常规放疗不敏感,且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提供的4条可手术切除标准表明,并不是每位胰腺癌患者都适合手术切除,即使手术切除后也有很大概率出现并发症、感染或者转移[2]。针对不适合手术切除以及术后需要治疗或者化疗的胰腺癌患者,目前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了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治疗方式。胰腺癌的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血管新生主要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进行调节。目前已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浓度高于正常人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且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关系密切。这提示可将靶向药物直接与VEGF结合,阻断其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或将药物直接作用于VEGF受体,达到缓解或治疗胰腺癌的目的[3]。本文对近年来胰腺癌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贝伐单抗(商品名 Avastin)能直接与VEGF结合,阻断形成血管的重要蛋白质,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4]。有研究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常规治疗+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与常规治疗(吉西他滨+顺铂+氟尿嘧啶)进行了对比,以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常规治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中位时间约为3个月,靶向治疗组为9个月(P<0.001);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中位数为7个月,靶向治疗组为10个月(P=0.003),但当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时,总体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一项动物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经过靶向治疗的荷胰腺癌小鼠的肿瘤重量显著减轻[6]。这些发现提示,靶向药物与常规疗法结合可能有助于抑制胰腺肿瘤的生长并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期。厄洛替尼和舒尼替尼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VEGF受体。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于2005年11月被FDA批准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舒尼替尼于2016年12月被批准用于胰腺癌的治疗。由于厄洛替尼片剂口服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低,近期有学者在白蛋白纳米粒上加载厄洛替尼,提供了一种可供注射的厄洛替尼白蛋白纳米粒(E-ANPs),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对胰腺癌ASPC-1和PANC-1细胞系的细胞毒性评估结果表明,48 h后厄洛替尼和E-ANPs引起的细胞毒性与浓度均成正相关(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厄洛替尼对ASPC-1和PANC-1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116.9±0.1) μg/ml和(148.1±0.1) μg/ml,E-ANPs分别为(38.7±0.1) μg/ml和(49.0±0.1) μg/ml,说明E-ANPs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是一种前景较好的胰腺癌靶向治疗药物[7]。

胰腺癌患者预后差,手术切除易发生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浸润,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易产生耐药性,靶向治疗可使药物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或组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的胰腺癌一线治疗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联合疗法,虽然增强了疗效,但骨髓抑制问题突出。胰腺癌的免疫疗法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发挥作用,同时辅助其他的治疗手段可避免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和杀伤,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细胞,是目前靶向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明确作用机制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慧超,王宁,郑荣寿,等.中国2010年胰腺癌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3):163-169

2. 白燕南,严茂林.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外科相关部分解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25(6):669-672

3. 张东梅,卿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新生[J].医学综述,2017,23(3):417-420,427.

4. Itatani Y,Kawada K,Yamamoto T,et al.Resistance to anti-angiogenic therapy in cancer-alterations to anti-VEGF pathway[J].Int J Mol Sci,2018,19(4):1232.

5. Tai C J,Huang M T,Wu C H,et al.Combination of two targeted medications (bevacizumab plus cetuximab)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 of pancreatic carcinoma[J].Medicine(Baltimore),2016,95(15):e3259.

6. Tai C J,Wang H,Wang C K,et al.Bevacizumab and cetuximab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reduced pancreatic tumor weight in mouse pancreatic cancer xenografts[J].Clin Exp Med,2017,17(2):141-150.

7. Noorani M,Azarpira N,Karimian K,et al.Erlotinib-loaded albumin nanoparticles:a novel injectable form of erlotinib and its in vivo efficacy against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SPC-1 and PANC-1 cell lines[J].Int J Pharm,2017,531(1):299-305

论文作者:周水艳,邓欣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胰腺癌的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论文_周水艳,邓欣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