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中的教学管理_分层教学论文

关于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管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层教学在我校已实施两个学期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分层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分层教学中科学、严谨的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分层教学中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范围和任务

特点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突破口。分层教学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教学改革,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管理头绪多、管理层面复杂、师资和教学条件要求高等特点。分层教学中的教学管理与一般的教学管理不同,相比较而言,它们的最大区别是分层教学管理具有创新性、不可比性,很多管理要打破常规。因此,在前期分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分层教学中的教学管理首先要打破常规,确定分层教学管理的范围和任务。

分层教学管理的范围:分层教学方案的管理、师资队伍的管理、分层教学组织运行操作的管理、对各种信息、文件、资料的管理。

分层教学管理的任务:以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为指导,认识、研究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过程,揭示和总结教学管理的规律,为制定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提供依据,为顺利开展分层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分层教学方案的管理

(1)确定分层规模和分层模式

任何一种改革,都要受到人、财、物、空间、时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选择什么样的规模(一两个班、一个或部分专业、一个年级、全校等)?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学科分层、班级分层、交叉分层等)?这些是分层方案中首先要确定的。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模式,采用的教学管理方式有显著的不同。

(2)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确定分层教学目标要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提高发展为原则。了解学生学科知识的实际水平和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内心对学习的需求是确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基础。确定科学的、准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依据,同时也是正确评价教师教学业绩和正确评价分层教学改革成效的依据。

(3)确定分层划分的标准

分层划分的标准是与分层的规模和分层的模式相对应的,师资和教室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分层模式可以是学科分层,也可以是学科交叉分层。

(分层划分标准的流程图从略)

(4)分层操作组织落实的方法

严格按照所确定的分层标准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过程如图:

2、师资队伍的管理

(1)师资的选聘

任何一种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挫折和失败,参与分层教学改革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我们确定教师的首选条件。

(2)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学习

对教师而言,分层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因此,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学习就显得比以往更重要了。我们采用共同备好两类课做法,第一,同层教师同备一类课(以本层目标、计划、大纲为依据),第二,不同层教师也要同备一类课(以北京市水平考试为目标)。

(3)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建立分层教学档案

a、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经常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b、分层教学中,由于教师要同时上课,因此无法相互听课,我们采用集中说课和录像的方法相互交流。

c、把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好的设想、意见、改进方法、有价值的体会和感想,收集起来作为资料放到分层教学档案中,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依据。

d、不定期对学生、教师、班主任进行分层教学跟踪调查,了解分层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分层教学的进展状态。

(4)以分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自开展分层教学以来,学校一直把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求教师积极申报关于分层教学的校级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立项、探讨研究、归纳总结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推动分层教学工作的开展。

3、分层教学中组织运行操作的管理

分层教学中组织运行操作的管理,实质上是对分层教学运行过程的监控。在分层教学中各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进行监控的手段,调整改进是强化监控的积极因素。目前我们制定的分层教学各项制度,如关于各层次班级管理的有关规定,关于各层次学生成绩核算的有关规定等在分层教学的组织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分层教学中,加强对各种信息、文件、资料的管理

分层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对分层教学研究、探索、总结的过程,各种信息、文件、资料是分层教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因此,建立分层教学档案,管理好资源文件,是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我们分五类保存了一些资料:一类:分层教学方案、各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二类:各层学生成绩汇总表;三类:各种反馈信息(调查问卷原始资料及调查分析、部分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意见);四类:收集其他分层教学的信息资料和学习材料;五类:分层教学的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

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在分层教学管理中,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迅速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分层教学研究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最为关键的,思想的统一是行动统一的开始。在分层教学管理的实施中,我们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加强学习是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举措。我们先后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等有关的理论,加强对分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为探索、揭示分层教学中的教学管理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从各种渠道收集他人的分层教学管理的经验,开阔思路,总结改进。

2、不断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各项分层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是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分层教学管理的运行中,严格按照现有的各项制度执行。若在分层教学中出现问题,暂且没有相应的制度时或出现的问题是由制度制定不合理所致时,我们一般由发现问题的人员或部门将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基础教研室或上级领导,由基础教研室根据问题的大小和影响覆盖面研究解决,解决的途径:第一,上报主管校长,寻求指导和政策支持;第二,与相关科室领导取得联系,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相关的制度或修改原有的制度,上报学校领导审批,下发执行。

3、加大管理制度落实监控的力度

制度的落实是分层教学管理的难点,加大制度落实的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如下的一些做法:

(1)要求教师明确“两大”、“两小”

“两大”指的是分层教学中总的任务、分层教学的总的操作程序。

“两小”指的是教师个人在分层教学中承担的任务、教师在分层教学的操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责。

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不按班级上课,任课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期中考试成绩不知如何登记统计;课上学生出现问题不知与哪位班主任联系,分层教学管理制度不是十分清楚等。

根据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在分层教学管理中,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明确“两大”、“两小”非常必要。只有对分层教学的程序熟悉,各项制度清楚,对各自的任务和责任明确,才能真正发挥各项管理制度的作用,使分层教学的各项工作做到顺理成章。

(2)做好分层教学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

分层方案实施的前一个学期,我们开始调研准备新一轮的分层教学方案,包括确定分层规模、分层模式、分层考试题、各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辅助性教学材料、师资以及分层操作的程序等。

开学前一周,考试确定各层学生名单。对师生进行分层教学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的培训。

(3)主管校长、教务科、教研室主任加强对分层教学班级的听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

(4)不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联席会、各层学生的情况反馈会,了解分层教学的进展状况。

以上是我们对分层教学管理探讨与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体会和认识都很粗浅。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其他教学同行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把分层教学这一有价值、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为中等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标签:;  

浅谈分层教学中的教学管理_分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