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许再银[1]2004年在《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西方哲学长于分析思维,引领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把人类以及人类文化带向一个陌生、冷漠、黑暗、充满危机的世界。”在中国,人文精神危机也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哲学界颇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寻觅失落的精神家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表明,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青年一代从西方汲取科学与文化的营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众所周知,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本原,因此,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能割裂自己民族的历史。西方学者在寻找医治西方文化弊端的良方时,尚且肯定长于整体思维的东方文化的价值,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呢? 在中国,“无论何种传统,其中有作为中华文化的主干的儒学的影子,传统与现代的纠结永远是人无法改变的存在方式”。北师大哲学系李景林教授指出:“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挺立价值本原”和弘扬“宗教性的精神”,并肯定这种本原与精神就是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民族精神。 “五四”以来,虽然儒家思想失去了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是,儒家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的人文思想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资源。我们在崇尚科学精神的同时,不能放弃崇尚伦理道德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否则,势必会在时代的大潮中丧失自我。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人性化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高度综合性要求,决定了儒家人文思想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德治与法治意识、诚信观念及理想人格的培养等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用儒家人文思想精华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素质,对中华民族振兴有着战略上的意义。 用儒家人文精华加强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思想精华的校园文化氛围。

卢永红[2]2014年在《道术并重结合儒家文化发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要求逐渐提高,高职教育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已成为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其中的主要的困惑是我国高职教育在突出专业性和技术性教育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关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淡化了大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教育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伦理道德观的断层,具体表现为在高职教育活动中只重视为职业技能服务,忽视了学员自身品德和文化特色的培养,导致了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无法适应非技术性职业环境。本研究通过对当今高职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以及人文教育等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引入我国传统“道”与“术”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的部分内容,力图将其融入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达到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共同提高,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与教育方面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因此,本研究首先分析研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道”、“术”学说和传统儒家文化的优秀内容,其次探讨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析归纳研究法。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术学说的研究进展,着重对“道”“术”学说和传统儒家文化的理论来源进行探讨;第叁部分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道术并重人文教育的理论构想的探讨;第四部分为儒家文化概述及其在现代高职教育的意义和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适切性的研究;第五部分重点研究珠叁角地区叁家高职院校与校企联合企业(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千江集团)开展“道”“术”学说和传统儒家文化较为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并对如何将传统“道”“术”学说和儒家文化植入高职教育、拓展校企联合以及在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人文教育和倡导道德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索,以期能够为开拓当代高职教育的新路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黄海[3]2015年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针对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就从未松懈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这之中,不但有教育体制方面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现行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的地方。在充分认识变化和冲突的世界,深刻理解教育主体自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入手,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二者融合的新维度,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中国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之路,或者说,探索中国大学生德育的通识教育转型之路,顺应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时代诉求,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大德育"的发展思路,理应成为今后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观念共识与理想之境。论文研究思路如下:第一,在综述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梳理了通识教育的谱系,探讨了通识教育兴起的动因,论证了中国通识教育的态势。第二,剖析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回溯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嬗变,分析审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目标、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证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旨归。第叁,探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辨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关系,指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现状与趋势,并从教育逻辑一致与教育功能互补的学理依据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关系"是处理二者关系的应然选择。第四,探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详细探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价值观教育,论证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最后,指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构想。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机制等层面,论证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耦合机制建构路径;从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和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路径: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模式、环境模式和互动模式等要素,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隐性路径。据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既要坚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方法,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充分梳理和选择经过社会历史筛选与检验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典,不断吸收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推广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探索,以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体实践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宗芸芸[4]2016年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向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要素是人才。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取得人才资源优势对综合国力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人才因素成为综合国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才队伍的重要部分是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当今大学生处于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之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在新的形势下,要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本文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和价值出发,阐述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分析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为高校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探索新的思路。在研究内容上,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论文的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创新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概述部分,论述人文素质的内涵、构成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和意义。分别介绍人文素质培养的四个方面内容:人文知识的培养、文化的培养、人类意识的培养、精神修养的培养。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行分析,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自我实现方面以及在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和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阐述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和原因分析部分,从六个方面对人文素质缺失现状进行分析:人文知识储备、价值取向、人文与专业素质比重、网络对学生的负面效应、正确道德观念、部分学生精神空虚。相应的挖掘出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原因,分别从人文课程设置合理性、培养内容实效性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人文素质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降低了大学生人生的追求标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及作用部分,.从具体学科知识、先进文化理念、认识和实践的角度、重视人文精神在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共四个方面总结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结合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指明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分别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理论等视角分析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与措施部分,论述具体的培养对策建议,从人文选修课程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凸显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等方面来阐述对策和措施。结论部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行总体性概括,展望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未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人文素质方面的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大学生人文素质问题的有关方面。深入到大学生当中去直接观察他们的人文素质状况,从而获得研究资料。通过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使前人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理论化、系统化,并且上升为经验。在研究成果上,总结了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状况的原因和人文素质缺失的不良后果,探索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及作用,提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并且得出了全文概括性的结论。

胡婷婷[5]2014年在《儒家人文精神视阈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研究》文中指出儒家人文精神,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主要通过大学生对儒家核心价值取向的自知、自觉,教育学生们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中如何生活,在诱惑和选择中如何做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成为对世界有思考,对社会有责任,对他人有包容,对自我有个性展示的人。儒家人文教育与大学教育中都追求个人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吸收借鉴儒家人文教育中的优秀文化,有助于推动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写作思路是:利用儒家人文精神的育人方式,进而解决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问题。具体来说,第一章,主要是研究儒家文化的依据和意义,儒家人文的现状和创新,并提出了创作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儒家人文精神相关概念的介绍和核心价值取向。第叁章,主要是分析价值观,价值取向和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概念、再详细了解大学生价值取向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及利用儒家文化解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必要性。第四章,主要是开展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儒家人文精神的理论探讨,从“儒家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系中阐述的。最后一章,主要是如何利用儒家人文精神,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通过研究儒家人文精神的问卷调查,本文进一步从重塑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途径探索和措施建议两个层次,详细分析引入儒家人文精神的教育方法。本文介绍了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笔者从儒家文化资源中探究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的合适解决方案。

马启慧[6]2017年在《关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综合知识及跨专业的技能。在此背景下,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我国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关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之一,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诉求一致。加强关学思想在高校的学习和推广,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精神,明确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实现个人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论文通过査阅关学相关古籍、以及关学相关资料,从中梳理出关学思想的特点,然后论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对当前中国推行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困境、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论证加强关学思想文化的学习对推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的现实意义,最后就如何将关学教育思想实践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提出建议。论文通过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背景、意义和相关研究状况。第二和第叁是关学相关理论概述、关学思想特点和大学生文化素南教育相关理论概述和发展。第四,分析关学思想特点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在相关性。第五,重点分析关学思想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学风及社会理想价值。最后,提出关学思想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人文文化知识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关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继承了其中的人文文化知识,还富含浓厚的自然科学精神,将关学思想中的思想理念与大学生的文化教育相结合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贾佳[7]2015年在《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文中认为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叁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叁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李新霞, 韩志芳, 郜文华[8]2009年在《先秦儒家人文思想与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体育院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状况,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面临国内外普遍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势,体育院校搞好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先秦儒家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又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要加以借鉴,充分发挥先秦儒家人文思想的积极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柏晓玲[9]2012年在《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深入探讨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构建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护理人文关怀理论模型;2.通过多种方法研制客观、科学、符合我国文化和国情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与考核护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3.调查分析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对象:1.选取了贵州省4所高校的医学人文研究者、5所医院的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及相关管理者共13名专家作为深度访谈对象;2.选取来自国内外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医学人文教育4个领域的30位专家作为专家咨询对象;3.抽样选取了贵州省8所二、叁级综合医院的520名临床各级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来分析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研究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深入访谈法、扎根理论法,构建护理人文关怀的理论模型,探讨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并初步拟订指标体系框架;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条目的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利用克朗巴赫系数a、Pearson相关系数r等进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贵州省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应用Excel2003及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1.构建了以“仁”为精神内核、以“礼”为实施载体、以“信”为行为准则、以“和”为价值取向的护理人文关怀理论模型。2.研制的“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叁级指标59个;叁轮调查专家对指标赋值的集中趋势愈加明显,变异系数趋于减小,协调系数趋于增大,表明专家对指标意见协调程度逐渐增高,指标筛选合理。3.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应用层次分析法,利用重要性均数差值的高低确定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确定权重和最大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级指标符合一致性要求,最终得出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4410、0.1236、0.3118、0.1236。并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指标的组合权重,详见附录6。4.咨询专家选择合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高。通过对专家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对专家权威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专家组权威系数值为0.86),结果表明咨询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层次性和权威性;叁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8%、100.0%、100.0%,表明专家对研究支持与合作意愿较高;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好,差异性较小;第二、叁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58、0.335,经检验均具有显着性(P<0.01),说明专家可信度较高、意见协调性较好,结果可靠。5.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主要通过计算克朗巴赫a系数来评价内部一致性信度,通过计算Pearson's相关系数r值来评价内容效度。总体信度Chronbach's a为0.963,总体内部一致性很好;二、叁级指标的a为0.639~0.886,说明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二、叁级指标的r值为0.512~0.847,相关系数均大于0.5,相关度较大,间接反映了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较好。6.贵州省8所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均值为8.88±1.05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医院级别、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无显着影响(均P>0.05),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是否承担临床带教、是否担任护士长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有显着影响(P<0.05)。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结果:护士的学历层次对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无显着影响(均P>0.05),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对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有显着影响(P<0.05)。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法结果:临床护士的年龄、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承担临床带教工作及护士长职务与护理人文关怀能力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其中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及职称与护理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居于前叁位。研究结论:1.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护理人文关怀与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理论模型,丰富了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和理论体系。2.研制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国情,且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价我国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工具。在贵州省实施中,初步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是否承担临床带教、是否担任护士长的护理人员在人文关怀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医院各级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各级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针对影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各种因素,实施分层次继续教育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观和人文素质教育,并积极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工作氛围,以不断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刘传喜[10]2010年在《当代大学生人文主义教育反思》文中指出与传统大学相比,现代大学少了些出世的清高与矜持,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现代大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我国大学中已经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技术崇拜、物质崇拜和崇尚享乐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即是工具理性损害价值理性的结果,由此带来的价值困惑和心理困扰凸显了当代大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失落,而我国大学推行的通识教育改革并未收到明显成效。因此,反思大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得失,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论述分叁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人文主义意蕴的历史演变及思考。首先对中西方文明的两个人文精神的源头进行考察,然后沿着人文精神历史演变的轨迹,分别对中西方历史上历次人文主义运动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对人文精神的共性和个性、人文精神与教育的关系、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必要的总结,期望从中探寻到一些有益的历史启示。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应、实然分析。通过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础社会环境和大学校园环境的考察,对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从表面现象到深层的精神均作了初步分析,再通过一些实例和数据考察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试图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第叁部分:高校人文教育的精神资源与路径。在精神资源的借鉴方面,首先从批判继承文化传统的角度探讨了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古代资源,然后从西方的宗教思想、教育理论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对抗中挖掘人文主义的现当代资源。在高校人文教育的可行路径方面,探讨了重建大学精神和大学回归教育理想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D]. 许再银.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道术并重结合儒家文化发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卢永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3]. 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 黄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4].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宗芸芸. 陕西科技大学. 2016

[5]. 儒家人文精神视阈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研究[D]. 胡婷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14

[6]. 关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 马启慧. 西安理工大学. 2017

[7]. 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8]. 先秦儒家人文思想与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 李新霞, 韩志芳, 郜文华.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9]. 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研究[D]. 柏晓玲. 遵义医学院. 2012

[10]. 当代大学生人文主义教育反思[D]. 刘传喜.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