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_中国青年志愿者论文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_中国青年志愿者论文

多维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中国论文,青年志愿者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是联合国组织命名的“国际志愿者年”。新世纪伊始,这一命名可以引发人类社会的许多温馨的联想与记忆。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伴随20世纪初欧美国家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规范、并扩大为由政府、社团和个人举办的广泛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志愿行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陆地区志愿服务起步较晚,但潜在的巨大社会需求使这一行动一经启动很快便星火燎原。在中国青年运动的编年史上,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段跨世纪的华彩乐章。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上亿人次的青少年为社会提供了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事实上已经操纵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背景下,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在客观上满足了许多急迫的社会需要,为缓解社会压力、促成社会安定、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福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所显现的精神价值也促成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意义上的志愿精神的共鸣与融合。

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对近10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多维度分析,则不难看出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青年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有效载体,青年志愿者也将成为引领21世纪中国社会风气之先的积极力量。

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公民意识的新觉醒与社会参与的新境界

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中华大地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春潮。人们追求文明与富裕的内在冲动作为巨大的社会潜能得到了全面释放,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的观念深入人心。人心思富、人心思强,十二亿中国人开始扬眉吐气奔小康,普遍贫穷的时代结束了。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利益差别,以及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必须导致的个体差异,使社会的优势群体与困难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社会保障机制覆盖不到、政府职能延伸不到、群团职能顾及不到的微观生活领域,需要扶助的困难群体呈扩大趋势。

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共青团中央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1993年12月19日,2万多名铁路青年员工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中国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上开展为旅客送温暖的志愿服务为发端,今天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形成了包括“一助一结对服务计划”、“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营计划”、“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急难险重任务、社会公益事业特色服务”等一大批具有品牌效应的重点服务项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5、2000年度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的大型社会调查显示,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志愿行动的青年,1995年为73.5%,2000年上升为86.4%;其中“经常”和“有时”参加活动的比例分别为54.9%和55%。参加“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的青年由16.1%上升到34.5%。“自发”参与活动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11.6%上升到77.5%。这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青年参与志愿行动由“被动”到“主动”的心路历程。1996年开始启动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通过公开招募、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1996-1999年动员了6810人参与,2000年招募2500名志愿者,报名人数则突破了5万人。在第四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第三届全运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财富论坛年会等所有事关国家形象的大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报名之踊跃、服务质量之优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抗洪救灾、扶危济困的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青年志愿者始终冲锋在前。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则抓住了16-18岁的中学生向成年公民过渡的关键时期,把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动员起来,开展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使公民意识教育有了一个最好的载体。

10个春秋过去,青年志愿者行动以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普遍肯定,并广泛传播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许多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深刻地体验到“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公民社会是由负责任的公民连接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馨美好的生活哲理,实现了公民意识的新觉醒。因此,无论个体的青年能否将志愿行动维系终生,但志愿服务本身所得到的社会肯定,对唤醒其公民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社会归属感、提高其社会参与水平,都将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而整整一代人参与的志愿行动,对提升全民族的社会参与水平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这是公民意识到主体责任的“志愿”行动。

文化学视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代际沟通的桥梁,文化互喻的重要渠道

人类文明的传递从来就是通过代际传承的方式得以实现的。20世纪中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以一本不足8万字的小册子《代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代际关系所发生的革命性变革的关注。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国内一批青少年研究工作者完成的国内第一部《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从文化层面提出了“偏离与吸纳”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2年,香港学者莫泰基出版了《叛逆的背后——青年发展动向》,概述了“问题青年”、“成长事务”和“开创未来”等研究青年的三种观点。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以《新人类来了》、《认真的崩溃——新日本人论》、《日本的高中生》等研究专著,表达了对日本社会“新生代”的深切忧虑。一般大众则对“E世代”的摇滚音乐、“飘一族”、“松糕鞋”、“露脐装”、“彩色发”、“摇头丸”,以及“网虫”们的“虚拟生存方式”,表现出深深的困惑:他们究竟是“龙种”还是“跳蚤”?与此同时,“愤青”们则对成老年人连同他们代表的传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以为然:那是什么年代的皇历?

显然,是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造就了互不理解的两代人。孩子的生活不再是父母生活的简单翻版,成人的经验迅速“贬值”,“新生代”必须学会用全新的思维和全新的方式去面对全新的世界;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成老年人在感到目不暇接的同时也充满了疑惧与惶惑。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两代人价值层面的冲突在所难免。在“代沟”的两侧,成老年人的“不顺眼”和年轻一代的“不服气”,使互相依存的两代人的沟通变得困难起来。而青年志愿者行动恰恰创造了朝霞与夕阳辉映、青春与迟暮交流的契机。走进荣军疗养院,走近离退休的老干部、老职工,走近当年革命根据地的“红哥”、“红嫂”,走近老少边贫地区的父老乡亲,在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看到的不仅是衰老的面容、蹒跚的步履和贫穷落后的现实,他们还看到了不老的理想、永恒的青春、对未来美好的希冀;而成老年人也透过声势浩大、注重实效的志愿者行动,感受到了当代青年不亚于自己当年的报国情怀。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能同时点燃三代人心中的激情,则说明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文化互喻”的健康轨道。在前喻文化的滞后性被揭示,后喻文化的片面性被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青年志愿者行动,原本互相挑剔的两代人都在对方身上有了“新的发现”:孩子的“澡盆”里不光有脏水,还有“希望和未来”;成老年人的行囊中不仅有“丑陋的假牙”、“累赘的拐杖”,还有“文明的火种”和“思想的钻石”。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桥梁,它沟通了两代人,使两代人同时感到了互相学习的必要;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载体,它使两代人之间的文化互喻成为可能。如果我们把青年志愿行动作为一种青年文化现象来分析,它不仅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方向高度一致,而且还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这一特点格外令人欣慰。

心理学视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自我与服务社会在认知和行为层面的统一

发展自我与融入社会,是青年期个性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应当成为怎样的人?”,“真实的我”、“镜中的我”、“理想的我”怎样才能统一起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青年期永恒的困惑。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本的属性决定了自我的成长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理想的自我意向、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融合和超越,自我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价值实现必须依托相应的社会需求。一个不被“需要”的人无所谓价值。因此,了解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需要,并尝试去满足这种需要,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

首先,志愿者行动为青年提供了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确立理想的自我意象的情境。不容否认,最初参与志愿者行动的许多人只是把它作为“做好人好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随着志愿者行动逐步规范化、持久化、角色化,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意识到,青年志愿者行动并非单向的“付出”,在为社会、为他人付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金钱、不是奖励,甚至也不是赞美,而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感,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高峰体验”。那些开着凌志车,甚至乘飞机赶回救助对象身边履行服务承诺的志愿者,其动机系统肯定不只是做一件好事那么简单,他们在赴一种“心灵之约”,同时也在丰富自己职场竞争之外的心理体验。被社会认可,被他人需要,感到自己的奉献有价值,作为一种“内在奖励”能够带给人持久的激励。这也是青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源泉。

其次,青年志愿者行动广泛传播了“助人自助”的理念,促进了救助对象人格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助人者不是“全能”的,正像对病人的悉心照料不能代替其自身战胜疾病的能力,为下岗职工送温暖不能代替再就业的功能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不仅要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更要激发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的能力,掌握“自助”的本领。许多接受救助的残疾青少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成长为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的事例,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证明了“助人自助”行动对受助者人格成长的积极作用。

最后,志愿行动引导青年志愿者不断“超越自我”。青年志愿者不是“完人”。在坚持志愿行动的过程中,面对社会困难群体千差万别的需求,面对自身能力和条件的局限,他们也会很自然地产生“何必当初”的困惑、彷徨,甚至可能半途而废;他们也要和自身的惰性,和随时可能产生的私心杂念、甚至沽名钓誉等“人性的弱点”做斗争。正因为如此,志愿行动对志愿者本身也是一种人格的塑造和对自我的超越。从要求自己履行服务承诺,到把这种承诺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从履行承诺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志愿者行动从认知与行为层面上促成了青年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志愿者与志愿行动一起成长——对于许多活动组织者来说,这几乎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伦理学视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型伦理关系的有效载体

在我们古老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同社会”的理想源远流长。但在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人定胜天”的狂想,严重损害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贫富”的大同,也影响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通过漫长的探索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我们终于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围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型伦理关系开展的一系列品牌活动,无疑代表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伦理高度,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不愧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有生力量。

首先,青年志愿者绿色环保行动,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环保卫士”,标志着中华民族环境伦理意识的真正觉醒。虽然我国自古就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传统,也不乏为改造沙漠、绿化荒山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奔走呼号的典型,但是,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不仅没有引起一般民众的关注,甚至许多社会管理者在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坚持“经济发展第一,环境保护第二”。青年志愿者的绿色环保行动,对这种思维定势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99年的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中,面对可以给村民带来万元年收入和严重污染的造纸厂,虽然还有8.2%的调查对象选择“继续开工,先让大家富起来再说”,35.8%的调查对象表示“建造处理污水的设施,但不能停产”,表现了农村青年对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污染项目的“宽容”;但选择“为了子孙后代,坚决关掉”和“立即停产,建好污水处理设施再开工”的比例已经达到56%。调查还显示,有92.6%的调查对象认为,对于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而言,保护环境“很重要”;81.9%的调查对象认为保护动物“很重要”。“按照自然界本身的规律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这种环境伦理意识的发展,与近年来青年志愿者植绿护绿、清除白色污染、保护水源、保护濒危动物、治理沙漠等一系列绿色环保行动,无疑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其次,志愿者行动改变了许多青年对个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负面认知,优化了社会的伦理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公民道德水平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悲观论者认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整个社会道德水平都在“滑坡”;乐观主义者认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伦理需要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民族都在“爬坡”。而笔者认为,用一种更为客观的眼光看,“一起滑坡”或“一起爬坡”的表述均不能反映出多元价值观念并存时代的道德格局。事实上,代表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伦理取向和代表人的享乐本能的伦理取向,在当今中国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复杂状态。在所有的社会阶层、所有的职业类别、所有的年龄阶段,甚至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都可以看到灵与肉的冲突,享受生活的激情与人文理性的对抗。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生活中,志愿者行动像一股清风,吹散了屏蔽青年心灵的迷雾,使他们透过人与人之间残酷激烈的竞争关系,看到了人性的尊严、人道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接受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伦理原则。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困难群体无偿奉献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人与人不应当是“狼对狼”;和睦温馨的人际关系与市场经济并非“格格不入”;对困难群体的态度是测量一个社会人文水平的标尺;一个人希望得到他人怎样的对待,就应当首先学会怎样去对待他人。由志愿者行动引发的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深层次思考,对重建一代人的道德大厦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不愧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这是对青年志愿行动道德意义的客观估价。

正如所有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一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第一,要突破志愿者的年龄界限,为各界社会精英加入志愿者队伍敞开大门,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要致力于扩大“注册”志愿者在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中的比例,形成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树立志愿者稳定的社会形象。第三,着手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为扶贫接力、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国际援助等品牌项目提供资助。第四,通过拓展训练、课程指导、心理支持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防止“助人者”自身的“枯竭”,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第五,广泛学习、借鉴国际志愿者活动成功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足社区覆盖困难群体的志愿服务社会网络,充分发挥其“减灾”、“防震”、稳定社会、优化环境的社会功能。

标签:;  ;  ;  ;  ;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_中国青年志愿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