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研究论文_郭新卿

郭新卿

(福建泉州德化县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福建泉州 362500)

【摘要】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对照方法,比较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在SPNSS评分表中评分以及糖尿病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氨磺必利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疗效显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氨磺必利 利培酮 降糖药物 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 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00-02

今年来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成为了研究热点[1]。此篇笔者就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疾病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效果显著,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2.4±12.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平均34.3±14.2岁,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开始给予氨磺必利每天2次,每次0.1g,视情况一周内用药量增至约1.1g/d,并给予甘精胰岛素的注射。对照组患者则开始给予利培酮每天一次0.1mg的量,一周内视情况每天的药量增至3~6mg,同时给予甘精胰岛素(与观察组剂量相同)注射。一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病情状况。

1.3评定方法

一个疗程(2个月)后观察比较病情并制定PANSS评分表,对患者效果进行评分。并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2hPBG(饭后两小时内的血糖浓度)、 FBG(空腹时血糖浓度)、HbAIc(糖化血红蛋白)[2]。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9.0进行计算处理,使用t检验,以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为判定标准。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两组间在阴性症状和总分的差异亦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标注:*p<0.05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表示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明显

3.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若长期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则其罹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就笔者本次研究,在抗精神分裂症上,安磺必利和利培酮均有疗效。由于氨磺必利对靶点的针对性强,不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代谢造成明显影响,而利培酮会影响糖代谢的靶点,会影响患者体内的糖代谢,阻碍降糖药物的疗效。

综上所述,使用氨磺必利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疗效显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许红梅,张建佚,南飞.吡咯列酮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精神分裂症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8(3):15-17.

[2] 王智民,蔡焯基,汤宜朗,毛佩贤,唐永怡,王传跃. 5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糖尿病的调查[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88-90.

[3] 方竞红. 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下):847-848.

论文作者:郭新卿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6

标签:;  ;  ;  ;  ;  ;  ;  ;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研究论文_郭新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