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佛山市南海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分析论文_李丽丽

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也促使许多大城市开始日益重视城市内部的复兴和旧区的改造建设,如在大中城市中,旧城改造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建设新增项目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旧城的逐渐老化和基础设施的退化,对旧城区的改造同样成为国内众多城市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佛山市南海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旧区;改造;规划

1佛山新旧区改造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旧”改造是佛山创新发展思路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可以腾出更多的用地,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更新,化解土地资源紧缺矛盾,重新激活地区的活力,引导将来的城市和产业发展走向更高的水平,为实现“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等城市发展定位提供支撑。对于建筑物自身来说,应明确总体规划、施工图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彼此之间的关系,将修建性详细规划作为居住小区中旧区改造的重要一部分,发挥其实用性特征,构建新形势下的绿色、生态、宜居住宅,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可更好地落实旧区改造目标。

2工程项目概况

南海区“三旧”改造项目包括“旧城镇”改造、“旧厂房”改造和“旧村居”改造等共3064项内容,合计用地总规模为12573.37公顷。其中,“旧城镇”改造485项,占地约1887.12公顷,约占改造总面积的15.01%;“旧厂房”改造1950项,占地约7452.79公顷,约占改造总面积的59.27%;“旧村居”改造629个,占地约3233.46公顷,约占改造总面积的25.25%。

3 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原则及总体策略

随着旧城的逐渐老化和基础设施的退化,对旧城区的改造同样成为国内众多城市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南海区旧城改造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旧城改造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及措施:

3.1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原则

(1)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三旧”改造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同时要充分考虑所在地发展的历史事实,科学合理地制定改造方案和配套政策。

(2)坚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三旧”改造必须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总目标,以城乡规划为先导,根据深入推进城市化的要求,积极、稳妥、有步骤地推进,尽量减少对城市社会、经济、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3)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改造的原则。积极开展体制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技术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开展综合改造,既要推动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的空间形态改造,又要推动其环境质量改造、社会形态改造和经济效益再造,以实现旧区改造与城市建设的全面融合。

(4)坚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认识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三种类型的不同特点和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造目标和改造策略,以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

(5)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三旧”改造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目标。珍惜“三旧”地区现有的巨大财富和现实的城镇功能,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要贯彻节约、环保等要求,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

3.2实现南海区“三旧”改造目标的总体策略

(1)规划先行。坚持城市规划对“三旧”改造工作的指导,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抓紧编制规划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和下一层次规划方案,使改造工作有章可循,形成积极的整体效益。加快推进“三旧”改造重点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示范“旧村居”总体规划的编制,并将其作为具体改造项目的强制性依据,以保证改造项目符合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整体开发。实行项目整体开发制度,防止借“分片实施”之名,行“零星插建”之实。通过土地管理、规划管理、计划管理、资金监管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保证“三旧”改造项目的全面实施。

(3)分期推进。加强对“三旧”改造规模的总量调控,严格实施改造工作计划,根据城市重大建设、解决“三旧”实际问题及协调改造工作与城市社会经济运行体系关系的要求,科学制订全区“三旧”改造的年度计划,保障改造工作有计划、分步骤、稳妥有序地开展,避免对城市新区建设、房地产市场等造成冲击。

(4)分类指导。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居民的改造意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三旧”项目确定切合实际的改造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改造目标、实施策略和规划指引。

(5)多方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并组织推动,具体改造项目尽可能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

4 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改造的模式引导

根据佛山市“三旧”改造项目的现状特点、发展程度和改造规模,改造模式可分为整体拆除改造、局部拆除改造、保留整治三类。

4.1整体拆除改造模式

(1)界定。整体拆除改造是指对用地项目的全面拆除改造,包括建设格局、用地功能、配套设施、环境景观等方面的重建。以拆除重建为主,整体拆建率超过30%的,属于整体拆除改造模式。

(2)适用对象。整体拆除改造模式适用于:对城市规划实施有较大影响或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城市功能和定位严重不符或有安全隐患突出的“旧城镇”、“旧厂房”;现状存在问题比较突出,区位优势明显、土地价值较高,规模不大,且村集体、村民有较强改造意愿的,在城市外因和“旧村居”内因作用下自身有更新改造需求的“旧村居”。

4.2局部拆除改造模式

(1)界定。局部拆除改造是指在整体格局和功能不作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对“三旧”改造的局部区域、关键要素进行重点改造。整体拆建率大于5%、不超过30%的,属于局部拆除改造。在南海区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公共和市政设施建设需要存在局部冲突的“旧城镇”改造项目,以及局部地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原村民局部拆除改造意愿强烈的“旧村居”,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城市规划要求实施局部拆建,将部分用地内的建筑物拆除,按照规划要求重新建设。

(2)适用对象。局部拆除改造模式主要适用于:现状整体情况较好,只需要对局部空间和环境进行改造的“旧城镇”、“旧厂房”;村集体经济实力强或能够吸引外来资金投资的,能推动地区的产业更新升级目的,力图改造部分片区,但又难于成片推行整体拆除改造的“旧村居”。

4.3保留整治模式

(1)界定。保留整治是指通过少量拆迁达到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整体拆建率不超过5%的,属于保留整治模式。

(2)适用对象。保留整治模式主要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旧村居”:整体建设情况较好,问题不太严重的“旧村居”;现状建筑密度较大、全面改造难度较大的“旧村居”。

5 结语

旧城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方面出发,切实解决居民的困难,同时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旧城改造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以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力如.对当前旧城改造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4):23-45.

[2]熊邦光.关于旧城改造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2(6):54-34.

论文作者:李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基于佛山市南海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分析论文_李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